2023「讖摩春季課程:第八世法王傳記」/第5天開示記錄

莫觀眾生過,因為你不知誰是菩薩!

主講: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3年4月8日(六)

20230320

首先,要問候讖摩春季課程所有的尼眾、觀看直播參與的所有法友,大家好!這幾堂課的時間,我的身體不太好,因為感冒了,本來好了一些,但身體比較沒有力氣,沒有恢復得很好,所以沒辦法上課。今天也還是沒有完全的康復,快要上課前,又比較沒有力氣,可能是一些障礙吧!無論如何,今天原訂是讖摩辯經活動的最後一天,所以還是照原訂計畫上課。

▍正文:實踐上士道之法

今天會講解27和28首頌文。依照桑傑巴珠注解(哲蚌版)的科判,「實踐上士道之法」的部分,分為三部分:

一,動機——發菩提心之法
二,行動——觀修兩種菩提心
三,學修兩種菩提心學處之法(下分七,前三為:)

(一) 學修六波羅蜜之法
(二) 學修淨治自心之法
(三) 隨學一切菩薩行誼之法

我們講到了第三個「學修兩種菩提心學處之法」,這其中分為七個,第一個「學修六波羅蜜之法」講完了,今天是講第二個——學修淨治自心之法。

(二) 學修淨治自心之法

頌文是:

故而,若自身惡性仍在,便難調依我之人。
為增所化有情心之集資淨障,
將修行之要,歸於集資淨障己心。(27)

#《桑傑巴珠的注解》

在法王米覺多傑自傳的33首頌文中,這是第27首頌文,上次已經講過米覺多傑《學習傳記之教授》的內容,今天來看桑傑巴珠的注解是怎麼說的。

過去到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大力鼓吹別人去侍奉三寶、利益眾生的大人物、大上師、大善知識;當然有很多上師是名副其實的,但這裡要說的是那些名實不副的上師。一般來說,讓別人去做好事的時候,理應對於什麼是不善要有所認識,但這些名實不相副的上師,卻是完全的無知。這些徒有虛名的所謂的善知識,在一開始為他人開示十善,當自己得到了別人的恭敬、信仰和名聲之後,卻又讓弟子們或別人去行持不善,這都是因為沒有看清楚自己的不善即是過患而造成的。

#調伏他人前,要先調伏自心

因此,法王米覺多傑認為,應該先調伏、清淨自心,否則無法去調伏他人。同時如果完全沒有考慮來世的安樂,只在乎今生短暫的利益,相似的利他行為,就像痲瘋病人教導金翅鳥法門一樣,是徒勞無益的。上堂課曾提到這個比喻,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痳瘋病了,這個病都已經能治療了,但過去這是很嚴重的病,需要隔離起來。藏人傳統的說法,得痳瘋病是因為受到龍族的侵擾,要對付龍族,就要修持金翅鳥的法門。這裡就是比喻如果自己得了痳瘋病,怎麼可能還去教導別人怎麼消除痳瘋病的金翅鳥法門,這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的事。換句話說,別人會這麼想:這個人自己都得痳瘋病了,如果自己很厲害懂得修持,或這個法門很有用的話,他自己怎麼都沒康復!所以,對方可能也都不會相信或是不放心。

因此,一位要說法的人,內心如果不是真的捨棄今生,還執著今生,只在乎今生短暫的利益,沒有完全考慮到來世,卻還做著相似的利他行為,所做出來的行為,其實也沒辦法真的利益到別人。因此,法王認為無法調伏自心的話,是不可能真的利益別人、幫助別人調伏自心。

#捨棄今生,是解脫煩惱的關鍵

法王深知在利益眾生解脫煩惱的各種方法當中,關鍵就是「捨棄今生」。

如果要很好的指導他人的修持,就要告訴他關鍵是什麼,無須瑣碎的解釋,因為只要掌握了一個關鍵,就等於是一通百通,這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掌握一個口訣,等於掌握了一切口訣;掌握了一個對治法,就能對治一切的煩惱;依對治法斷除了一個煩惱,也就能斷除一切煩惱。

因為這個修行關鍵和要訣是如此細微,對於那些缺乏精進、下根器、愚笨和懦弱的凡夫來說,是根本無法想像的。如此甚深的關鍵,法王是知道的,還自己親身實踐,得到體會,而且不只是一點點的感受,是真的完全與心契合,產生確信,然後才去對別人做開示。然而很多時候,很多人不要說體會或契合,而是根本自己都沒好好想過、沒能理解清楚,就急著去跟別人講佛法了。

如果自己都不在心續上切實修持佛法,心續當然也就不可能和佛法相契合。完全不去嘗試,甚至根本都沒有去花時間靜下來思惟過佛法的道理,覺得只要得到過一點灌頂口傳,或者只要是看過一些文字和佛法內容就好,就覺得我懂佛法了,我知道修行了,然後覺得自己可以去哪裡教授冬季課程、夏季課程,或者可以去為哪些閉關僧眾做封關指導等等。很多善知識就是這樣說大話地說去哪裡上過哪些課了,不用說他跟佛法契合,甚至很多佛法的道理都沒有真正瞭解,而只是自己文字上懂一點皮毛,就誇大說自己懂這些道理。

#「上師沒體驗、弟子沒虔誠還教學,就是教法衰落時。」

總之,他們關注的都是自己上過多少課,因此增加了多少學生、財富和名聲,比如給了多少灌頂、口傳後,得到了多少財富、名聲等等。法王說,這樣是很不好的,而且他們還完全不在乎弟子的心有沒有和法契合、相應,不在乎弟子的修行有沒有進步和收穫,煩惱有沒有少一些,只在乎學生的人數,還有供養有沒有變多,自己有沒有變得更出名。帶有這種惡習的人,就是佛教的盜匪,是在敗壞佛教,不是弘揚佛教。法王米覺多傑深知這樣的行為是非常糟糕,所以一直很謹慎,避免造作這樣的行為。

過去祖師大德帶領徒眾時,也特別強調要避免這種情況,弟子的心有沒有和法契合、相應,這才是最注重的,尤其達波噶舉具德上師們教導有緣弟子們的教育方式,也是特別注意這點。

岡波巴大師曾說:「未來當上師沒有體驗,弟子沒有虔誠,但還是給予教學和口傳的時候,就是我的教法是衰落的時候。」意思是未來會有這一種情況,就是當上師自己的心沒有和佛法相應的體驗,聽法的學生對上師也沒有任何虔敬、信心,但還是給予教學和口傳的這種情況發生時,就是達波噶舉的教法衰落的時候。換句話說,教法興盛的時候,就是上師有體驗、弟子有虔誠,並且所傳授的是初、中、後都是善的法,的時候。杜松虔巴、帕莫竹巴師徒也曾這樣說過。

#「自己沒實修的法,一句也別多說。」

郭倉巴師徒曾說:「自己沒有實修、沒有體會的法,一句也不要跟別人講說。」也就是說,任何只要跟別人講過的法,都是自己經驗、體會過的法。

法王米覺多傑也總是一再提醒弟子過去噶舉祖師的告誡,並以此為典範。由於他非常重視自己對於弟子所做的開示以及內容,這些佛法內容都是對於此世和來世都有利益的法,所以法王一定首先以身作則,切實地瞭解佛法的內容,並且去實踐和體會。因此,有福氣的弟子,對於法王米覺多傑的每一句教言和開示,都會非常的珍惜。

特別是為了讓弟子能夠成為接受佛法的法器,法王會讓弟子大力修持積資淨障,而他自己也一樣這麼努力去做到。比如他在禮拜或供曼達時,表現出對於三寶的恭敬和承事,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但只要當時身邊的人看到,就能讓人生起極大的信心,知道原來禮拜、頂禮就應該是要這樣子,自然就會生起對三寶的恭敬心。因此,可以說法王讓弟子修持積資淨障上的努力,是非常善巧的!

#連作夢都要擔心,弟子有沒有降伏煩惱

法王米覺多傑曾說一段話,我覺得滿重要的,這裡就不一字一句說,大意是:要成為一位上師,總是要擔心著弟子到底有沒有降伏煩惱。擔心到什麼程度呢?連作夢都要擔心「弟子有沒有降伏煩惱」。

不然,如果擔心的只是他們此生的禍福、苦樂,這連世間的老闆也做得到,或是我們的父親、母親也會擔心孩子的快樂跟痛苦;就古代來講,主人再怎麼樣,也會在乎僕人生活上基本的苦樂,所以,這不是上師的事情。米覺多傑說,最重要的上師,是在乎弟子有沒有降伏煩惱,如果只是在乎世間食衣住行一般的快樂,這是一般人也做得到的。

接著他繼續講到弟子的責任,就是一位弟子對於他的上師,必須具備真誠和專一,有著「我就是您的弟子,您就是我的上師」這樣完全的皈依和信賴。這種皈依不是短暫的,而是生生世世的信服與皈依。如果弟子沒有這種心,他就不是真正的弟子,無論是供養如虛彌山高的供養那也沒用,或者是一字不剩的求得所有三乘的教法那也沒用,因為真正的修行,必須是為了來世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成就今生,那麼要成就人天善道或成佛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都是在來世才能成就的;雖然有即生成就金剛持果位的說法,但這也絕對不是為了獲得今生的快樂和受用。

總之,法王不只這樣告誡別人,他自己也努力止息對於世間妙欲的貪執,避免放逸,警惕自心受到八法的侵擾,保持自然真誠、不造作,同時「不妄說上人法」(未證說證)欺騙他人,也絕對不說異端邪說。

#法王個性坦率,在著作中直接認錯

法王也會坦誠認錯,當下懺悔,性格是非常坦誠直接的。舉例來說,我們在他的著作當中可以看到他對於藏地許多學者的看法加以駁斥,但是也同時會看到他坦承自己的見解哪裡有誤,並且和大眾懺悔。基本上滿少人會這樣寫的,大部分都寫自己是對的,很少會說自己錯了。他坦誠錯誤的方式,並不是寫一些漂亮的文字,而是大白話的直接說自己錯了,自己的理論寫錯了,這是很特殊的一個地方,能在學術上直接認錯。總之,對弟子的開示,他是不會教導弟子自己沒有經驗過的教法的。

米覺多傑對於少數有緣人才會開示,很少隨便給予,因此一些邪知邪見的人說:「這位上師對灌頂要求特別高,講究太多,不隨便灌頂;聞思也不夠廣博,不像其他上師學問廣博;教導上也不是很完整,只對少數人上課,也不隨便上課。」

侍者桑傑巴珠說,這樣批評的人很多,然而有福緣的人認為,僅僅是米覺多傑少部分的傳記,哪怕是他所說的一兩句話,就能獲得極大的啟發,幫助修行者徹底瞭解並相信何謂出離輪迴、尊重三寶、取捨因果、修煉菩提心以及地道的修持。因此,如果好好認識到法王米覺多傑的佛行事業與教導弟子的方式,就會確信在這世上,唯獨他能帶領我們前往遍知果位,然而能做到如此的弟子並不多。

#學生真的想修行,就會陪伴並開示

另外,我們可以從什麼樣的徵兆,看出法王米覺多傑一心想的就是利益眾生出離痛苦呢?我們看到他對於那些在佛法和財富上有希求的人,會盡其所能的以佛法和財富守護他們,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或者任何行持的時候,他都會這麼去努力滿足眾生所需。

因為法王當時很出名,所以一些並不真心想要學佛修行,而是為了世間名聲裝模作樣來求灌頂,因此沾光得到名分的人卻不少;他們會裝模作樣的供養承事、求到更多的法,法王對這些動機不是太好的人,會暫時給他們一點面子,但不會把時間浪費太多在他們的身上,讓自己和他人無法累積資糧,因為這樣反而讓他們造作很大的惡業,所以法王米覺多傑會以平等心對待他們。

對於那些真心想要學佛修行的人,或者說修行有緣分的人,或許現在不見得時候到了,但未來可能會有緣修行的人,法王都會願意花時間陪他們聊天和說一些玩笑話,更不用說是為他們開示佛法了,因為法王知道他們是真的願意修行學佛的人,因此這麼做都是為了利益他們。透過這段敘述,我們可以看到法王米覺多傑是怎樣的一個人。

(三) 隨學一切菩薩行誼之法

「隨學一切菩薩行誼之法」就是要學習菩薩的一切行為,菩薩怎麼做,我們就要跟著怎麼做。第28首頌文:

故而,菩提道上所行,實乃不可思議!
常願追隨一切菩薩之大行,此謂我妙行之一。(28)

#米覺多傑《學習傳記之教授》

米覺多傑《學習傳記之教授》中說到,要調伏、清淨別人的心之前,首先自己的心要調伏、清淨,不然就是傲慢;有了這樣的了悟之後,對於自己的過患和功德就有了清楚的認識,不僅自身要盡力斷除過患,還要成就功德。因此,首先要向內看看自己、認識自己,斷除自己的過患,同時看哪裡不足,要增長功德;接著是向外,如果看到別人的過患要怎麼辦?這時不要去看別人的過患。很多時候我們會有一個危險,是不看自己的過患,總是看別人的過患;不看自己的問題,總是看別人的問題;問題總是別人的,跟自己沒有關係。看別人問題的時候,也總是覺得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還要指出他人的過患,覺得自己比較了不起、高人一等,這就是其中一種傲慢。如果很不幸的,被你指正的人剛好又是菩薩的話,那你就會很慘了!

因為菩薩以大悲心毫不遲疑利益眾生的行持,一般眾生是不會瞭解的,反而會不恭敬而生起邪見,這樣就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只會將自己積聚的一切善根摧毀而已。除非具備神通、他心通,真的能看到他人的心是什麼?動機是什麼?證悟程度如何?很多時候一般人就是眼見為憑,但不見得眼睛看到的都是真的,而有時是被我們自己的感官欺騙了,現在的科學家也認為感官所感受的並非就是真實的情況,所以不要太相信我們的感官,就很直接、很快的下判斷。喜歡到處去說他人的過患,是不好的事,要儘量去看別人的功德、好處。看別人的問題很容易,看自己的問題很難,我們真的應該多花點時間看自己的過錯是什麼,總是看別人的過錯是不好的,尤其對菩薩的話,那很容易就造業了。

眾生具足如來藏的功德,這本身就足以成為我們尊敬眾生的理由。前面說,菩薩以大悲心利益眾生,所以是非常珍貴的,或許有的菩薩還未登地,還未具備善巧,智慧還未圓滿,還是凡夫菩薩,所以也還可能犯錯;但即使菩薩還只是凡夫,都不應該去看他的問題而批評他,因為無量的眾生都具備如來藏,因為我們認不出哪位是菩薩,所以尊重每一位眾生才是好的。

#米覺多傑《百段教言集》

法王米覺多傑的《百段教言集》中提到,世間人的各種缺失如肢體殘缺,比如如果直接說這個人是瞎子,是很不禮貌的不好的事;同樣,他人佛法上的缺失,像是犯戒等等,這些都不要去說。總之,他人的過錯一概不要去想。如果見到他人的過失,就要發願:「希望其他人未來不要有這樣的過失,自己未來不要見到這樣的過失。」

如果從唯識宗的見解來看,因為我們現在有這樣的業力所以才看到過失,但不見得所有人都會看到那是過失。每個人業力不同,每個人的看法也不同,比如藍色,一百人看到的藍色也可能都不一樣,就是因為每個人的習氣、業力、煩惱不同,所以見到的也都不同。如果自己現在看到的是過失,無論對方是否有錯,但佛經中說:「斷盡惡業的佛菩薩們,他們的一切經驗都是清淨的,也就是說不會看到這樣的過失。」因此講到底,我們之所以會看到過失,代表是自己不夠清淨,所以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記得要發願:「希望自己以後不要看到這樣的過失,能夠見到的都是清淨。」

#修行像打仗,要裡應外合

總之,要努力去清淨的是自心中最重的那個煩惱,例如傲慢心強的話,就要從這裡先下手對治。同時也要將這最重的煩惱跟上師坦白報告,不要藏起來;上師也要想方設法地為弟子開示對治的方法。

修行就和打仗是一樣的,打仗是怎麼樣的呢?是有戰術的,有從外部發動軍隊的包圍戰,和從內部驅動的叛變。面對煩惱的時候,從外部我們可以以噶舉上師、正法等軍隊對治,從內部我們就要驅動自心叛變來對治。如果內心跟煩惱很團結,不覺得煩惱是不好的話,就永遠沒有辦法消除煩惱,永遠沒有辦法打敗你的煩惱,所以自心要具備對治的決心、虔敬、精進等力量,讓法在心中生起。

《百段教言》中接著說到,有些人會生起疑惑說:「沒有錯的人說他有錯,那是會有惡業的;但是有錯的人說他有錯,這是哪裡不對呢?」一個人造惡業,的確應該譴責,但他也有造一些善業的,所以要將人和事分開。不能因為做了錯的事,而否定了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心中還是有善業的,如果徹底否定這個人,等於就是否定了這個人的善一樣。

舉例來說,這就像是破壞了一尊泥塑佛像的同時,也造作了破壞無為佛身的惡業一樣,這裡的意思是說,首先泥塑佛像當然不是真的佛,但為什麼說破壞這樣的佛像也有惡業呢?因為就算是一尊泥塑的佛像,它也具有無為佛身(的善)。

還有的情況是:世間上的一些好人,他們以極大的惡行,卻為眾生帶來了極大的利益和快樂;還有世界上的大惡人,他們做出再大再多的善行,帶來的卻都是災難,毀壞了佛教。因此,我們對於善惡不要太輕易的下評斷或批判,因為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們沒有辦法判斷誰是菩薩,因此不要妄下評判,尤其要避免帶有強烈負面情緒如瞋恨心的評判。

#不要以嗔心對待菩薩

《入定不定印經》說:「妙吉祥!假使有人以瞋惡心挑出十方一切世界有情眼目;若復有人以瞋惡心於菩薩所不欲眼視背之而去,其罪重彼無量無數。」意思就是「以瞋惡心白眼對菩薩」,會是比「以瞋恨心把十方一切眾生的眼挖出來」的惡業還大,所以真的不要以瞋惡心對菩薩,因為我們不知道像是蟲蟻、貓狗等眾生當中有沒有大乘菩薩。因此,不要去看任何眾生的過錯,避免帶有貪瞋等負面情緒的評判,而要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

格西涅烏蘇巴有一段話,我覺得應該放在心上,他說:「現在很多人好像都在焦慮佛法快沒了,再沒有可以修持的法了,所以他們怎麼辦呢?就是到處拚命、死命的求一大堆的法。然而這些盲目著急的人,都沒有好好靜下來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哪些法修了,哪些法還沒修?就好像很多人覺得只要得到了灌頂就好,只要上師將寶瓶碰觸到自己的頭頂就夠了,或者哪裡有上課開示,就著急著跑去聽課,好像覺得只要坐在現場就安心了一樣。然而這樣到處急著去接受灌頂口傳和上課,自己卻一點也不修行,從來不覺得自己獲得了這麼多口傳灌頂和教授,如果不修的話就是一種浪費。」

「同時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人把『皈依三寶』掛在口邊,唸唸有詞,但是實際生活當中,嘴巴說不停的卻是各種對於上師、阿闍黎和僧伽的毀謗。因此,光是那邪惡的嘴巴,就能把他們帶到地獄裡去。如果有人可憐我的話,最好就把我這個嘴給鎖起來,然後鑰匙交給他保管,吃飯的時候才能打開。」

今天先講到這裡。讖摩辯經活動今天是最後一天,課程會繼續,但會先休息幾天,因為辯經結束,尼眾還要花幾天的時間回到各自的寺院,所以4月13日再恢復課程。上課的時間會改變,再提早一點,之後也會公布。總之,這次課程會講完,這樣才會比較放心一點。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3年4月30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