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六日開示

「梵書」時期,影響深遠的「輪迴觀」興起

時間:2021年8月31日

20210828

以吠陀教核心發展的婆羅門文明

上堂課我們把吠陀時代後期,分為了三個部分:四吠陀、婆羅門文明和教派學派興起時期。上堂課已經大概介紹了四吠陀,以及從中發展出的算是比較早期的哲學思想。

那麼,大概在《梨俱吠陀》成書之後,另外的三吠陀正處於成書的時期,婆羅門文明就此在印度興起。婆羅門文明的興起,完全是以吠陀教的發展為核心和基礎。

婆羅門時期的主要文獻

在婆羅門文明時期,主要出現的文獻是:「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以及兩部史詩。下面從「梵書」開始介紹。

一,「梵書」

「梵書」成書背景和內容

到了這個時代,人們將祭祀活動的禮儀形式當成了重點,甚至到了對其他一切事物都置之不理的程度。於是祭司的人數急速增加,理所當然的,他們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大概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些祭司將儀式複雜化、繁瑣化,並把這些祭祀儀式賦予了崇高的意義。

《梨俱吠陀》時代和「梵書」時代的不同之處,就是上個時代的重點是對「神」的崇拜,而這個時代則完全變成了對「儀式」本身的重視因此無論是僧侶還是信徒,都只關注儀式本身,只注重身體行為、語言念誦這些身語的形式,甚至對於神的崇敬跟信心都逐漸消失。那個時候的人們認為,好像整個世界的運作,都是圍繞著祭祀而存在的。所以祭祀變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記錄這些繁雜祭祀儀式的書,就是「梵書」。

「四吠陀本集」用佛教的內容對比的話,就好比是佛陀的經典;而「梵書」就好比是論典。換句話說,「四吠陀」都是用來祭祀的根本頌,而對這些根本頌進行解說的釋義,就是「梵書」。

「梵書」神觀:神之人性化

《吠陀本集》裡面的那些源自大自然現象的天神,到了「梵書」慢慢就轉變為有點抽象色彩的神,比如生主(Pralapati)、祈禱主(Brahmanaspati)、造一切者(Visvakaman)。

不僅如此,那些原來比較低位階的神,地位也都有所提高。總的來說,相較於吠陀時代的歷史,「梵書」時代的神都比較像人;換句話說,這些神的品格也都不再是那麼高尚、神聖;變得有些俗氣、品格有點問題的神。演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印度人覺得那些崇高的神,太難以接近、缺乏親切感,對自己的利益或者生活沒有什麼直接的作用。這有點像是有些人對於三寶的態度一樣,他們信仰三寶,覺得三寶很殊勝,但是這樣的敬畏感,造成自己和三寶之間的距離,最後反倒選擇信仰一般世間的鬼神,以為這樣可以帶來更快速、更直接的好處。

總之,「梵書」這個時代,很多以前的神有了一些變化,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神,比方說:

一、《梨俱吠陀》中的暴風雨神(Rudra),變成了令人畏懼的破壞之神,然後漸漸又演變成濕婆的形象,逐漸深受世人崇拜。因此,最後作為三位一體主神的濕婆,就起源於這個時候。

二、這個時代出現了「摩訶提婆」。有一本梵書叫做《海螺氏梵書》,把摩訶提婆作為最重要的神崇拜。後來,摩訶提婆就演變成了濕婆的別名。後世廣為流傳的神話的根源,都是來自這個遙遠的時代。

三、在《愛達羅氏梵書》和《百道梵書》中,有神話描寫到毗濕奴從阿修羅那裡得到了世界的一部分後,又企圖獲得全世界。此外,《百道梵書》中還有神話記載,雖然毗濕奴有著高於諸神的權力,卻被因陀羅取了首級。

「梵書」版的諾亞方舟神話?

總之「梵書」中的神話非常複雜,而且難以分辨真偽,因為那個時候的祭司們,為了向人們解釋這些神的由來、作用,還有這些神對應到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或者現象等等,就在這些神的基礎上,人為地編撰出很多傳說。這些編撰的故事都很有趣味,這裡就不多講,只講一個比較有名而且重要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摩奴」的神話。在吠陀文獻中,把摩奴描寫成人類的祖先,而在《舊約全書》中也有類似的神話。話說有一天摩奴在洗手的時候,一尾魚游過來說:「請養我吧。總有一天我會幫上您的大忙的。」於是,摩奴就開始養了這尾魚,而且魚越養越大。突然有一天這尾魚說:「這幾年將會發生洪水。您要照我說的做,現在要開始準備一艘船。」後來洪水果然發生了。摩奴就立刻坐上了事先準備好的船。這尾魚就游過來,拉著船越過了北山,最後停泊在一棵樹下。等洪水退了,摩奴下船看到所有的生物都淹死了,只有自己一個人活了下來。摩奴想要傳宗接代,所以就一直祭祀和苦行。過了一年之後,水中出現了一位女子,叫做伊拉(Ila, Ida)。伊拉告訴摩奴:「如果用我來祭祀,你就能夠有後代和家畜,自己也會幸福。」於是,摩奴就按照她的話做了,之後就有了我們人類,按照神話來說摩奴是人類的祖先,人類就稱為摩奴之子。

這個故事跟猶太人的「諾亞方舟」非常相似,而且跟中國的大禹治水好像也很類似。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神話,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過去世界各個地方無法像現在這樣交流,但為何都有類似的神話?這個神話故事為何會出現?這個故事的源頭又是什麼?就很難清楚了。或許古代人類真的發生過洪水,有的人死亡有的人存活下來,可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梵書」的哲學:思想「相當多,又相當少」

「梵書」不是為了討論哲學問題而寫的,它裡面包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祭祀為核心,再編撰出一些神話傳說,因而賦予「祭祀」更多的意義。如果要說它蘊含的哲學思想,可能就跟之前討論《梨俱吠陀》後半部裡面所提到的,「萬物歸一」這樣的思想差不了太多。

「梵書」裡面的思想觀念,可以說是很混雜的,有崇高深奧的哲學思想,也有一些比較普通低俗的內容。而比較低俗的內容,不過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來解釋。

不管怎麼說,「梵書」裡面,無論是內容、名稱、理論、解釋,都是非常非常多的,讓人一下就看得頭暈眼花,但是如果總結起來,其實它的理念、思想、主旨,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德國印度學家多伊森(Deussen)說「梵書」是「相當多又相當少」的這句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影響後世深遠的「輪迴說」

在即將進入「奧義書」的時代,此時的「梵書」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探究,就是「輪迴」(samsara)思想的起源。「輪迴者,回流(sam-sr)之義」,相信人死後會依據前生所行的果報,再轉生他處,如是輾轉生死,永不停止。比方說,佛陀當時離家出走,他的初心就是為了可以離開輪迴。而耆那教的興起、數論派,也都是為了能夠從輪迴中解脫才出現的,另外還有婆羅門教的著名經典《摩奴法典》,也是用法律的角度來看待輪迴的問題。所以說,輪迴思想在後來的「奧義書」時代,就成為了所有印度人共同的信仰,也就是印度的所有宗教、哲學派系所探討和想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那麼,這麼深廣的輪迴思想,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學者對此的見解不一。《梨俱吠陀》時代,人們主要就是對諸神的崇拜和讚歎,不太考慮死後的世界是去往何處,以及活著的意義。所以,沒有輪迴思想的產生。就算是有,也只是種子而已。到了「奧義書」時代,輪迴思想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也不會是「奧義書」時代新產生的思想。所以,這麼看起來,輪迴一說,應該可以說是源自「梵書」時代最為適當。

總之在「梵書」時代,輪迴思想的基礎已經具備,到了「奧義書」時代整體成熟並且架構完整。這其中有關的細節,之後會再講解。

二,「森林書」

還有一種吠陀文學,稱為「森林書」(āraṇyaka」。關於這種文體的說法之一,「森林書」是年事已高的婆羅門或剎帝利人,在隱居於森林時寫的。由於在森林裡祭祀物品不具備,所以不能做非常細緻的祭祀,於是隱居於森林中的沉思就慢慢代替了祭祀。

另外有一種說法,「梵書」是關於在室內進行祭祀儀式的書,而「森林書」的內容,則是如何在森林中進行祭祀儀式。換句話說,「森林書」其實就是「梵書」的最後一個部分,也就是「梵書」的續篇。因為它在吠陀文學當中所占比重不大,而且哲學思想也不是特別突出,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再多作講解了。

三,「奧義書」

開始探討精神本質「我是誰?」

因為人們一直將祭祀儀式全權交給獨攬大權的祭司,聽從他們片面獨斷的說明,導致婆羅門宗教淪落到了一種非常迂腐、死氣沉沉而且只注重形式的委靡氛氛中,缺乏如吠陀時期對神的崇敬之情。

於是王族武士中的一些賢明之士,開始不滿這樣本末倒置、徒勞無功的繁瑣儀式;並且開始懷疑儀式的進行,是否真的有助於獲得真知。於是他們表面上繼續參加儀式,但暗地裡從多角度來思考和探索,並開始探討生命為何?生命如何發生、如何終結?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我是誰?等等問題。因此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思想與哲學。

由於剎帝利王族的探討與思維,進而影響到一向以傲慢自居的祭司,最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膚淺、僅注重形式。其中甚至有人與這些王族武士為伍,一同學習新教派的思想理論。那個時代是印度各種思想與哲學理論萌芽發起的時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哲學思想的產生起源於懷疑,像是對於自我、宇宙的懷疑,如果一開始沒有疑惑,就不會想要去找尋真理。

很多例證可以證實祭司們對「奧義書」中的知識一無所知,真正掌握吠陀的教義,有著深刻理解的人是剎帝利。所以標誌著新思想萌芽的就是「奧義書」,而「奧義書」思想的發起人就是剎帝利。其中一位發起人,同時也是最受人尊敬的一位,就是毗提訶王遮那竭;主要在他的發起之下而開啟了「奧義書」的思想。

到了下一個教派學派興起的階段,出現了現在說的數論派等等。在教派興起這個階段完成了宗教改革,並且產生了佛教和耆那教的領袖,也都是剎帝利出身,這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雖然祭司婆羅門掌握了祭祀的儀式,但其實他們並不懂得真正的哲學思想,對於「奧義書」也一無所知;當時的哲學思潮都是由剎帝利開始的。

人們推測「奧義書」完成的年代,是在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1000年左右,期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才逐漸依序完成的。尤其,後期以「奧義書」為名的書與日俱增,最終達到了兩百種以上。但這些後來的「奧義書」,沒有涉及精神與哲學的內容,而僅是為了宗教的目的才編寫出來。有的「奧義書」甚至是在印度遭受到伊斯蘭教的侵略後才完成的。所以,要辨別這些「奧義書」的創作年代並排出先後順序,無論如何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在課程這裡要討論的「奧義書」思想,主要是根據13部公認的最古老的「奧義書」,作為參考資料來講解的。

就內容或者體裁來看,「奧義書」雖是古代思想的精華,但都是零星思想的彙集,還沒有成為一種完整的體系,並不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內容。可能是當時賢哲知識的思想輯錄起來而已。

「奧義書」的名稱—祕密傳授

「Upanishads 」是 「upa + ni + shad 」(近坐)的合成語,有「近坐」或「侍坐」之義。歐州學者大致採取 「shad」(坐)的字源,但印度學者甚少採用此說。按照語言學來看的話,歐洲學者的說法比較合理。比如這個「近坐」或「侍坐」是針對「會坐」(parisad)或「集坐」(samsad)來說的,「Upanishads 」就是面對面近距離挨著坐。目的是在傳授的時候,不讓旁人知道祕密教義的內容,所以弟子必須很靠近地坐在老師跟前。

「奧義書」的內容本身要秘密傳授,是有證據的。比如,師徒不住在一起的不能傳,不是長子不能傳,戒行不完整者不能傳,就算已經是弟子,但是非寂靜者不能傳等等,不勝枚舉。而且在「奧義書」裡面,「奧義書」也以「祕密」(rahasya),或者「祕密教義」 (guhya adesah) 、「最上祕密」 (paramam guhyam)等等形容詞,作為「奧義書」的代稱。

「奧義書」的哲學:一切皆是梵

「奧義書」教義中最重要的內容,包含那時人們所發現的真理和真知,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即「宇宙精神論」和「終局論」(Eschatologie)。

一,宇宙精神論

「宇宙精神論」貫穿所有「奧義書」的思想,也是「奧義書」的精髓所在。「奧義書」中說,世間萬物和神之間是流轉輪迴的關係。這裡的神,不是天神的「神」,而是「梵」的意思。「梵」是萬法的真實狀態,並非指某個神。

有句話說「一切皆是梵」。這個可見的世界,就是從「梵」中開始,在「梵」中結束的。當時的思想是「萬法皆是梵,一切皆是梵,一切由梵生」。梵就是法性,宇宙精神的核心。他們認為能夠看到、聽到,一切感官經驗到的這個世界,他們不斷思維這些是如何出現的?這世界的一切都有原因,發生的原因就是「梵」。一開始的「梵」是梵天,是一個神的形象,到這時期的「梵」已不再是神,而是宇宙萬法精神的根本。

現在科學家說世界形成的開始是大爆炸,而印度的思想很細微,他們看的是萬法尚未開始前是什麼?他們想得更深遠,這個「梵」已經超越物質,其本質是精神,外表是光,由「梵」產生的思想都是真相。「梵」的本性是空,是遍及一切的空,「空」覆蓋了整個世界,超越了言詞。

他們認為,「梵」就是心中的我。不斷向外去找是找不到東西的,必須向內去找,向內找尋到最終就是「梵」。當你看到我的本質就會看到「梵」,因為他們認為一切皆是「梵」。「梵」比米粒還小,比麥粒還細,但是卻又比地還大,比天還廣,比整個世界還遼闊。當時的思想是如此的。

根據18到19世紀的一位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Takakusu Junjiro)的分類,這位學者是日本最早開始對印度文明及梵文開始研究的第一人,他將「奧義書」中的宇宙精神論分為本體論和現象論。

(一)、本體論:

本體論的意思,應該是說在探討一切的本源是什麼。宇宙之法應該從「我」(Ātman)中探求,這是古「奧義書」的全部。總之並非向外求,而是向內去探求我是誰?我是怎樣的情況?不是說那個柱子、瓶子是什麼?因為外在的東西太多了,這樣探尋不完的。雖然「奧義書」的思想相當複雜,但主旨就是要透過瞭解「我」(Ātman)的真義,而終究參透一切萬物的本源。換句話說。就是透過瞭解「我(Ātman)是什麼」,這個核心問題,而探討出來的所有哲學思想。

這裡的「我」(Ātman),各位應該很熟悉,就是佛教批判的外道「我見」。然而如果只是因為是外道的見解就予以否定,先入為主的覺得外道的思想反正都不究竟,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也應該去了解他們向內深究、探詢的「我」(Ātman)到底說的是什麼。

(二)、現象論:

現象論是在探討我們經驗的世界、外在的感官世界、現象是怎麼一回事。為何經驗到苦、樂這些不同的現象?在「奧義書」中,大概分成三種說法。

1.觀念論:「梵」為主觀,所以萬有是為唯心所造,這裡的「梵」不是指某個神,而是指心。這個和《華嚴經》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似。「梵」是遍一切,遍及萬有的。剛才說科學上認為大爆炸產生了宇宙,另外量子力學的理論認為沒有最小的物質,分析最後都只是能量。就如這裡所講到一切唯心的狀態,就是「梵」。

2. 萬有神論:就是把「梵」分為真相與顯相二方面,「真相」是本體,「顯相」是現象。就此見地而言,本體與現象的關係恰如水與波,波浪雖然出自海水,雖非同一,卻又相即不離。「奧義書」中說「一切實是梵」,就是基於這一個見地而提出的。這樣的說法,類似佛教他空見和如來藏的思想。

3. 實在論:萬有是「梵」所生,而且由「梵」支配,但又有它自己獨立的地位。換句話說,初始,是「梵」造作萬有,然後「梵」和「萬有」有了分別。所以,這一個思想比較屬於二元論的傾向。

後來在《白螺氏奧義書》(Shvetashvatara Upanishad)中,有這樣的敘述:「因於梵固有的無明(Avidyā)力。」意思就是說,「梵」本身就有「明」和「無明」兩面,「無明」在活動的時候,就出現了千變萬化的現象世界。這類似於他空見或如來藏的「客塵所染」的思想。

實在論是為了解決「一元論」的難處而提出的觀點。因為一元論的思想上有無法解釋的地方,所以實在論的二元論就是為了解決一元思想無法解決的地方而提出的觀點。

今天「奧義書」的「宇宙精神論」,到此告一段落。「終局論」的部分下一堂課再講。

不要輕視「外道」,他們是古代智者

古印度的哲學思想非常的先進,如此高深的哲學思想,也影響到後來佛學的思想;換句話說,因為當時印度文明的先進,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佛教的開展。

佛陀在這樣一個時代,要將自身的體悟與智慧告訴當時的人們,就必須符合當時人的思維觀念,說服他們的思想,因此佛法是如此的高深。如果當時印度的文明是落後的,沒有什麼哲學思想的話,相信佛陀也不會說出那麼高深的佛理了。甚至,如果當時印度思想停留在相信神的存在、相信造物主,他們肯定無法接受佛陀對於神和造物主的否定說法,佛陀可能會有性命危險。

而且佛陀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想想當時和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到處都有信仰佛教的人,但是在當時根本沒有所謂的佛教,因此佛陀完全是從零開始說法,因此佛教的建立是極為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由此可見,佛陀他的思想和行為,一定是極為卓越的,他所說的內容,一定是符合真理,才能在那樣一個文明發達、哲學思想豐富的時代,被當時各種學派的賢哲,和無分種族、無分貧富貴賤的廣大的群眾公認為聖者。

之前課堂中也說過,就是我們不應輕視外道的思想,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就像課程中的介紹,不論是數論派或「奧義書」的思想,那些開創這些思想的剎帝利族、仙人們,他們都不是普通人,也是很有智慧的,搞不好他們也是菩薩的化身,才能說出如此深奧的見解。總之,佛教當中蘊藏著深厚的印度文明,如果想要真正瞭解佛教,就不能不去瞭解所謂外道的見解。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7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