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第13堂課

暇滿人身難得(上)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1年11月13日(六)

20211106

大家好!今天是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的第十三堂課。

前兩堂課,我們大概講了一些有關「三士夫」的總體概念。先是介紹了有關「士夫」這個詞的定義,對「三士夫」進行了總說。然後,又分別從「三士夫」各自的目標、發心和修行方法,三個方面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最後,也討論到了三者之間的關係和修行次第。

【培養具器弟子,上師逐步引導】

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去學習呢?或者說,一位具德的上師,應該怎麼去培養一位具器的弟子呢?

噶當派的教言說:上師教導弟子,就像媽媽養育孩子一樣。在他嬰兒的時候,只能給他餵奶水;稍微長大一點之後,可以逐步地餵食一些很軟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根據他的消化能力,小口小口地少量餵食才行。上師教導弟子也是如此,要慢慢來,欲速則不達。養育和成長都是需要時間的,不能著急,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無論是媽媽,還是上師,為了孩子、弟子,能夠健康茁壯成長,需要很有耐心、有信心地去一點一點培養和教導才行。

以前有一個人來拜見噶當派大師夏熱瓦,請求傳授本尊成就法,但卻被大師拒之門外。夏熱瓦的一位侍者就請求說:「看在他這麼懇切的來請法的面子上,請您發發慈悲,傳授給他吧!」夏熱瓦聽到之後說:「這就像媽媽撫養嬰兒一樣,如果一下子餵給他這麼多,他是沒有辦法消化的!」所以,我們現在的程度,就像小朋友一樣。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有限,沒有辦法一下子接受和吸收那些深奧的法門。

竹巴噶舉的大成就者——央袞巴大師說:「通常人們都偏愛那些高深的法門,而對基礎的教法嗤之以鼻。尤其是談到一切皆空、一切皆無,各種高超的大法門時,更是情有獨鍾。這些法確實很無敵,但並不代表修法之人也一樣無敵。雖說,法是大圓滿,但這並沒有用,人也得是大圓滿的水準,才匹配得了。我看過很多人,在講法的時候,一副才高八斗的樣子,但回過頭來,看看他本人的真面目,卻是豬狗不如。所以說,如果只是把法停留在文字上,沒有去實際應用的話,那跟哼哼佛曲、鸚鵡唸經,又有什麼差別。」

雖然央袞巴是八百多年以前的一位大德,換到今天的情況還是會一模一樣。現在很多人都想瞭解空性、實相,甚至有些人開門見山就請上師指引心性,要是自己的心,沒有受過任何訓練,就直接給予空性的教法,那師徒兩人都有可能產生過失。什麼過失呢?師父會造作對非具器弟子,講說空性之罪;而如果弟子對空性產生誤解,甚至邪見,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所以,學習佛法就像吃飯一樣,一口吃不成胖子。剛起步的時候,上師一定要非常有計畫,而且是嚴格且定量的給予弟子教導,不能一股腦把全部內容都灌輸給他。必須得按照步驟、次第引導,不能心急。最終,必定會把深廣的大乘法門悉數傳授給他。這就是從上師教導弟子的角度來講。

【弟子修持,逐步學習】

那麼,作為弟子,我們對自己的訓練也應該如此。就像去健身房鍛鍊,比如說,為了增加臂力,可以從舉啞鈴開始。第一次訓練的時候,只能舉起來五六公斤,隨著日復一日的練習,慢慢增加重量,最後輕鬆舉起三四十公斤,都是小菜一碟。肌肉不是一兩天就能長出來的,還要配合飲食作息,需要時間和有效的方法。假如一剛開始,就想舉起幾十公斤,要嘛就是根本做不到,要嘛就會身受重傷,不僅起不到任何鍛鍊的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修心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急於求成,鍛鍊身體還得講究方法和週期,更何況是修心。

不僅一步一步的次第修行非常重要,而且基礎打得穩固,也是非常關鍵的!之前我們也講過這個比喻,就像在結冰的河上築橋,天寒地凍的時候,看起來穩固,一旦春暖花開,馬上就功虧一簣了。學佛也是如此,沒有基礎的修行者,平時看起來清淨、溫和,一副有智慧的樣子,講起佛法來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可要是遇到情況、坎坷、不順心的時候,馬上就會原形畢露,一點看不到修行人的影子。所以,學佛不僅要從基礎開始,而且還要一步一步學得穩固、修持到位,這樣才能發揮效果。佛法不是旁門左道,不能盲目的去學習,不要總是想著怎麼能夠更快捷、更方便,一步到位、立竿見影,那就像是對速食的信仰,只能解決一時之急。佛法是正信的法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是值得我們用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修持。

【覺沃傑對實修的堅持】

之前說到過,很多人問覺沃傑,哪個宗派的見解他比較推崇?覺沃傑始終保持中立狀態,對每個人的觀點,都應聲附和,表示贊同。但是,一旦講到行持的問題時,他就會判若兩人,不輕易迎合任何人。為什麼呢?因為在他看來,見解或者理論可以百家爭鳴,大家一同探討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真正的實修,就必須從最基本的法門入手。所以說,無論我們屬於哪種根器,從最基礎、下士夫的內容學起,是覺沃傑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原則。

有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誤解,以為下士夫的「下」,就是「低下、低等」的意思,所以一聽到下士夫,心裡馬上就看不上,覺得層次不夠高。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下士夫的「下」,是相對於上士夫的「上」來說的,而以我們的修持水準來說,下士夫實際上就已經是上士夫了,因為我們連下士夫的水準,都還沒有達到。比如,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力這些概念,我們都還沒入心,還沒完全建立起來。所以,要先知道自己的水準,再去學習適合自己的法門。

【夏熱瓦潛心學習道次第】

以前噶當派就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也是關於夏熱瓦大師的。那個時候,夏熱瓦大師還很年輕,聽說後藏密法興盛,就決定啟程前往後藏,去完整系統的學習密法。途中經過一個叫做達隆塘的地方,剛好波多瓦大師正在宣講道次第,夏熱瓦就在那兒聽了一堂課。聽完之後,他馬上意識到,自己這輩子學習密法是徹底沒戲了!於是,他就決定潛心修學道次第法門。那年夏天,就在波多瓦座前,認真學習了《集學論》。當時夏熱瓦正好有一位叔叔,擔任一座寺院的住持,家人們期望夏熱瓦也能夠接任這個住持的位置。可是《集學論》當中有這樣一段話,意思是說,如果成為寺院的執事,總是免不了會造作一些過失。夏熱瓦一想到這,就毅然決然地回絕了擔任住持的安排,從此留在波多瓦大師身邊學習,直到波多瓦圓寂。

後來噶當派的大德是這樣來評價的:夏熱瓦大師是一位真正有福之人,不同凡響!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僅僅是聽到了幾句法,就能下得了這麼大的決心,可是我們這些人,就算聽了一百遍、一千遍,也下不了任何決心。

【法不在高深,在於入心】

所以說,我們不要小看這些最基礎的修行,雖說是基礎,但同時也是可以直接引導成就的法門。法不在高、不在深,關鍵在於有沒有入心。要是沒有基礎的修習,那學習大乘、密法都只是枉然。

波多瓦曾經說過:「以前我的修行不夠扎實,道行不夠深,所以做了很多密法的持誦,做過很多大朵瑪,也觀修過空性,也修過本尊大手印。但是現在看起來,是時候該觀修無常了!」

因此,我們要知道,修法是修給自己的,不是修給別人看的,也不是用來跟人家攀比的。自己什麼水準,要心知肚明,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騖遠。連波多瓦、夏熱瓦這樣鼎鼎有名的大師,都覺得自己高攀不起密法,我們怎麼好意思一直說自己要學習大乘,甚至密法呢?

【三士夫的引導方法】

總之,已經反覆說明了「下士夫」的知識,是必要修行的課程。那對於初學者來說,具體要從哪裡入手呢?從哪一部分的內容開始學起呢?這裡就要談到往昔噶當派不同大師,各自不同的引導方法了。

覺沃傑生前把道次第的法門,傳給了仲敦巴。起初,仲敦巴並沒有傳給任何人,後來由於一些人不斷地懇請,仲敦巴才決定傳授。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對一宣講,比較隱祕。後來,到了仲敦巴晚年的時候,他覺得這樣一個一個教下去,教不完,也來不及,他自己也說:「如今年事已高,上師給了這麼殊勝的法門,不能失傳,要有更多人聆聽和學習才好。」於是,這才開始在大眾場合進行宣講。從此,道次第就成為了大眾的法門。

不管怎麼說,最初的教授都是一對一進行的,仲敦巴根據每位弟子的程度、個性和情況等等不同,進行量身輔導。就拿他三位最重要的弟子——噶當三兄弟來說,每位領受的引導方式都不一樣。後來這三位大師對他們自己的弟子,講說道次第的順序也都不盡相同。比如,普瓊瓦從「十二因緣」講起;堅阿瓦從「四聖諦」開始;而波多瓦早年授課的時候,從「隨念佛、皈依」入手,後來有一段時間從「人身難得」開始宣講,晚年的時候,又把「死亡無常」作為第一課。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每位大師講的都是「下士夫」的法門,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引導方法。

這是仲敦巴傳承中的幾個例子。另外,覺沃傑還有兩大弟子:貢巴瓦和囊久巴。貢巴瓦的講說方式,是從「輪迴生滅」開始;而囊久巴,則是以「如來藏」作為開篇。所以,噶舉派祖師岡波巴大師,作為囊久巴的再傳弟子,沿襲了這樣的講說傳承。比方說,《解脫莊嚴寶論》就是從「如來藏、佛種」開始講起的。

【下士夫:前行和正行】

雖然說每位上師都有各自的引導方式,相關細節先不討論。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他們的方向和主體脈絡都是大相逕庭的。

概括來說,下士夫的修道,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行和正行。「前行」,顧名思義,是在正行之前,類似鋪墊一樣的行持。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正式修行之前,先來觀察和評估自己具備的條件和所處的環境。怎麼來評估呢?這就談到了前行的兩個部分:「暇滿人身難得」以及「依止善知識」。

「暇滿人身難得」,就是透過觀察和思惟,瞭解自身的狀況和本身具備的條件。而「依止善知識」,就在正式修行之前,告訴我們如何去尋找和追隨一位佛法老師的方式。所以說,一方面,我們要瞭解自己所處的狀況;另一方面,要找到一位能夠教導我們的老師。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者,才能踏入正式的修行道路。

【暇滿‧人身‧難得】

今天就先不講「依止善知識」,在《菩提道燈論》的第六和第二十三首偈頌會有提及,到時候再細講。今天就先來講一講「前行」的另一部分——「暇滿人身難得」。雖然前面談到,道次第有不同的引導方式,但是後來很多上師都是從「暇滿人身難得」開始教起,所以這次的課程,也採用這樣的步驟來講說。

其實《菩提道燈論》當中,並沒有詳細闡釋這部分的內容,所以我也不打算完全按照傳統的方式來講解,而是儘量用一些簡單的語言,希望可以引發大家對修行的一些思考,帶來一些啟發。

有關「暇滿人身難得」,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層次來進行探討:「暇滿」、「人身」和「難得」。這三個詞分別可以代表三個問題。什麼問題呢?第一個問題:「暇滿」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暇滿人身」的用處是什麼?或者說,它的優勢是什麼?第三個問題:它為什麼難得呢?

【學佛應具備的條件】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點:「暇滿」的含義。「暇滿」實際上是透過「有睱」和「圓滿」兩個方面,來描述一種特定的人身和狀態,說明什麼樣的人最適合修行佛法。

——異熟八功德——

其實不少經論當中,都講說了學佛、修行,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而「暇滿人身」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比如說,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當中,就有一種說法,叫做「異熟八功德」,文中是這樣說的:
「一者壽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足。」

簡單來說,就是:長壽、容貌好、朋友多、身體強健、生在富貴人家、權財兩得、大公無私、言而有信、有口皆碑,各種學識技藝過人,而且勇健精進、剛毅敏捷,令眾人景仰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菩薩「異熟八功德」。也就是說,一位菩薩或者修行人,由於過去行善的緣故,來世就會具備這些善果,而正是由於具備了這些條件,就能夠更好的去行持佛法、自利利他。

——善趣七功德——

另外,從藏文翻譯成西夏文,由世親菩薩所著的《七功德譚》當中,有另一種說法,叫做「善趣七功德」,分別是:長壽、無病痛、殊妙容色、善緣、高貴種姓、財富、智慧,七種功德。所以說,如果過去世積德行善,來世不僅會投生人天善道,而且還能具備一些人類作夢都想實現的條件。現在經常會說,投胎是個技術活,這應該就是真正的技術所在。

——大乘四輪——

還有,在龍樹菩薩所著的著名的《勸誡王頌》當中,以「大乘四輪」來說明什麼樣的人身,適合修行佛法。偈頌是這樣說的:
「生中依善友,及發於正願,先身為福業,四大輪全獲。」

四輪的第一是出生地比較好,沒有天災人禍;第二個是能夠依止功德殊勝的善知識;第三個是發宏誓願,力行不輟;第四個是有大福報,很有福氣的人。為什麼稱這四個條件為「四輪」呢?因為如果具備了這四點,就像擁有了車的四個輪子一樣,可以在修道的路上,奔馳前進。

——暇滿人身——

以上這些經論中的例子,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什麼樣的人身,適合行善和修持。那麼,在所有這些說法當中,「暇滿人身」可以說是最完整和全面的一種說法,它涵蓋了作為一名修行人應該具備的所有條件。所以,通常在講修行人的「人身難得」的時候,都會特別用「暇滿」來作為衡量的標準。

有關「暇滿」的具體內容,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了。在龍樹菩薩的《集經論》、《瑜伽師地論》,還有寂天菩薩的《集學論》、《入行論》等等很多論典當中,都有相關的描述。今天會把「暇」和「滿」這兩個字分開來,逐字進行說明,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暇」的含義】

首先,「暇」這個字,簡單來說,就是空閒的意思。在這裡特別是指:有空閒來修法,或者說,修法的障礙比較少、阻力比較小。

——八無暇——

在佛經當中,比較常見的,是從反面來形容「暇」的,也就是透過解釋「無暇」——沒有閒暇來修法,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有睱」的人身。比如說,在《八無暇有睱經》是這樣描述的:「於此世間,大師出現,所謂如來……宣說諸佛所證妙法,善除煩惱,能趣菩提,究竟涅槃,盡諸苦際。

……說是法時,有人墮在地獄之中,受大苦惱,是名最初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有人墮在餓鬼之中,受大苦惱,是名第二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有人墮在傍生之中,受諸苦惱,是名第三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有人生在長壽天中,無所知曉,是名第四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有人生在邊地、下賤、蔑戾車中,不識善惡,於我四眾,不聞不見,是名第五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有人雖復生在中國,然受惡報,聾盲瘖瘂,以手代言,於善於惡不能分別,是名第六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說是法時,……然而信邪倒見,作如是說:『無施無受,亦無祠祀,無善惡業緣,無異熟果報,無今世後世,無父母眷屬,無化生有情。於此世間,無阿羅漢,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現法中,得自覺悟,正證圓滿,皆悉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此事皆無。』生極邪見,是謂第七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復次,諸苾芻!於此世間,無大師現,無十號名,不聞諸佛所證妙法,不除煩惱,不趣菩提,不至涅槃,無苦邊際。有人雖復生在中國,不聾盲瘖瘂,不以手代言,於善於惡,悉能曉了,不生邪見,……生極正見;然無將導,開出離門,是名第八欲住聖行無暇修習。」

這裡講說了八種無暇。墮入地獄、餓鬼、傍生、投生長壽天,是前四種無暇,也就是非人的四種無暇;生在邊地、不見四眾、不識善惡,是第五無暇;第六種無暇,指的是盲聾喑啞、善惡不分。《八無暇有睱經》這裡說到的「中國」,不是指現在的中國這個國家,而是相對「邊地」而言的,有點像是有文明,類似都市一樣的地方。第七個無暇,指的是那些心中充滿邪見,比方說不信因果、輪迴等等;第八個無暇,指的是佛陀沒有出世、沒有佛法的情況,就算能夠明辨是非、持正見、五根俱全,生在文明之都,也沒有辦法修持正法。所以,在這部經的最後,佛陀說道:「說是法時,有人生在中國,而所受身諸根具足,了善惡言,乃至生極正見。汝等苾芻當知,是人有暇修習。汝等苾芻,此有暇事,汝等已得。生居中國,逢我出世,得聞聖教,諸根具足,當生勇猛,常勤策勵,修諸善品,於善法律,如說修行,展轉相教,展轉懺悔,常淨三業,恆行十善,勿為無益,致招後悔。」

另外,在《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當中,也有一段非常相似的經文,而且在龍樹菩薩所寫的《勸誡王頌》裡面,也有一段對八無暇的描寫,在這裡就不引述了,因為它們的意思基本上都相同。

簡要來說,「八無暇」是有這八種情況會障礙和影響我們修學佛法,但並不是有這八種情況,就完全不可能修行,歷史上也有一些知名的特例。比如說,馬鳴菩薩早年是出了名的外道,屬於前面講到的持邪見者,但後來改邪歸正、皈依佛教,成為一代宗師。除此之外,在佛陀本生故事當中也有特例,比如說,佛陀曾經投生惡趣的時候,由於過去世修行的習氣和薰陶,在地獄中也生起了菩提心。所以說,特例也是有的,而八無暇指的是一種普遍狀況,並不是絕對的條件。

總之,「暇滿人身」當中的「睱」,指的是以上所講的八種無暇都不具備,也就是八有睱,有空閒、精力、條件和機緣等等來修行佛法。

——第九無暇——

其實在一些教言當中,除了「八無暇」之外,還提到了第九種無暇。這個第九無暇,說的剛好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從早上開始,一直忙到晚上,根本沒有時間修行。雖然前面的八無暇,我們都成功避免了,但是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節奏,導致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都要去做固定的事情,完全騰不出時間來修行,這就是第九無暇。所以,第九種無暇,意思很簡單,就是沒空修行、太忙了,沒有時間,也抽不出時間。其實,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無暇」。

實際上,學習佛法並不是說,一定需要抽出大量的時間才行。如果我們可以好好的去安排一下,儘量想辦法,找到一種平衡,每天能夠留出一點時間來修持,這樣就能遠離第九無暇,成為真正的「有睱人身」了。以上,大概就是有關「暇」的一些解釋。

【「滿」的含義】

接下來,我們來講「滿」。「滿」,就是圓滿的意思,也就是具備修法的條件、順緣。總的來說,這種順緣可以分成兩種:「自圓滿」和「他圓滿」,總稱「十圓滿」。

——自圓滿——

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是這樣說的:「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簡單來說,「自圓滿」就是生而為人,而且生在中土,很多賢者、雅士匯聚的地方;智商沒有問題,身體上完好無損,而且心中還努力向善;聽聞如來所說之法,而生淨信;同時遠離五無間業,和隨一所有無間業障。

——他圓滿——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

「他圓滿」,簡單來說,就是佛陀出世,哀愍眾生而演說正法;佛陀涅槃之後,正法、正行依然常在;後世的成就者們,也都為了眾生而廣轉法輪;各個施主們,出於對行者的哀愍,而善行惠施,提供各種資具等等。這就是五種他圓滿。

總之,透過以上所講的八種有睱和十種圓滿,我們大概可以體會出,「暇滿」兩個字,就是從「修行沒有阻力」而且「充滿順緣」,兩個角度來告訴我們:自己具備了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來修學佛法。

【七個蒙古人的故事】

「暇滿人身難得」的修持,說白了,就是要反觀自己,審視自己的條件和處境。說到這,有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在第五世尊者的那個年代,在青海有七位蒙古僧人,想要去藏地學習佛法。臨行之前,他們各自的父母都一再叮囑他們,路上一定要彼此關照,特別是每天要互相清點人數,數一數是不是一共七個人,免得有人半路走丟,也沒有發現。於是,他們就這樣啟程了。

然而,就在出發之後的第二天,其中有一個人就開始數有幾個人,不管他怎麼數,都只有六個人,因為他沒有把自己算在裡面。然後他就告訴同伴,好像少了一個人。而另外那六個人呢,腦子也不太好使,他們也是不管怎麼數,都少了一個人,就百思不得其解。這一路上也沒有人被水沖走,也沒有人遇害被殺,這第七個人怎麼能就在眼皮底下,憑空消失了呢?於是,他們決定,從現在開始,要好好盯緊彼此,結果,這一路千里跋涉,連睡覺都沒有辦法好好睡。

就這樣,一行人精疲力盡的到了拉薩。他們商議之後,就決定去找尊者,請尊者打個卦,算一算,這第七個人到底去了哪裡。那為了說明情況,就要寫封信,呈給尊者。但是,這幾個人都沒有什麼文化,誰也不知道這封信要怎麼寫?於是,他們其中一個,腦子稍微靈光一點的,就翻了翻《般若八千頌》,看到裡面有一句經文說:「佛告阿難」。他一看到這句,馬上說:「OK,明白了!知道怎麼寫了!」於是,他就在信的開頭寫道:「青海蒙古人告尊者」,然後接著說:「我們離開家鄉時,確有七個人。但是隔天,就少了一個人,既沒有人被水沖走,也沒有人遇害被殺。可無論怎麼數,都是只有六個人。那第七個人是怎麼消失的呢?我們怎麼才能找到他呢?您是遍知的,請您務必告知!」

就這樣,他們就拿著這封信,面見了尊者。尊者打開信一讀,再看看他們,於是,就讓他們幾個在座前,排排坐好,命人上茶,然後請他們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小碗,都拿出來,擺在自己的面前。然後,大家都數一數,面前一共有多少個碗。這麼一數,結果每一個人都數出了七個。所以,他們數外面的東西的時候,都能數明白,但是反過來數自己的時候,就算不清楚了。不管怎麼說,他們終於找到了第七個人,所以特別開心,不禁感歎:「不愧是尊者,果然是遍知!我們怎麼找,都找不到第七個人,而尊者一下子,就能把我們七個人全都找到了!」

【暇滿人身難得,是學會認識自己】

雖然這個故事可能有點誇張,不過話說回來,在那個時代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應該也沒有學過數學,加上腦子又不太好用,所以鬧出這麼一個大烏龍,也是有可能的事情。這個故事雖說有點誇張,但是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總是向外看,看著別人,一到別人的事情,就看得明明白白,可是要是反過來,到了要觀察自己的時候,就是說也說不清,道也道不明了。

因此,瞭解「暇滿人身難得」,實際上就是讓我們開始學會好好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價值和各方面所具備的優勢,這樣才能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之後,才有可能去充分的利用它,從而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取得更高、更好的成就。要是我們連自己的狀況都看不明白,那還想要看清自己的心,甚至還想修心,那不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嗎?

今天就先講到這裡,下堂課繼續!謝謝大家!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