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開示「快樂的藝術」報導 - 1

時間:2014年11月22日
地點:印度 新德里

2014.11.22

法王噶瑪巴應尊者達賴喇嘛所創建的「普世責任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Universal Responsibility)之邀,於印度德里給予大眾開示。今年是法王連續第五年接受該基金會的邀請,法王將依據格西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開示「快樂的藝術」。因應廣大聽眾的需求,這次開示的地點設在生態中心(Habitat Centre)最大的會議廳——史坦廳(Stein Auditorium)。這個可容納400位觀眾的會場雖然寬敞,但仍不失親近感,在演講開始之前,便已洋溢著家庭團聚的溫馨。

主辦單位表示,每年都有許多人列於候補名單,而今年同樣是座無虛席,除了許多當地的印度信眾外,還有來自全球34個國家的國際信眾。有不少聽眾每年都會參加該基金會邀請法王噶瑪巴所給予的開示,但也有許多聽眾在一票難求下得以入場而感到慶幸。

在羅傑.梅羅察(Rajiv Mehrotra)溫馨感人的致詞後,法王便展開上午的開示。法王首先說明,「修心」(藏文:lojong)是西藏噶當派流傳下來的重要修行方法,而修心的主要目在於生起菩提心。菩提心不會即刻在每個人的心中完全開展,而是需要時間刻意地逐步培養。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要旨。「大乘」二字給人一種車乘的印象,傳達的是修行中所承擔的責任之規模。法王指出,正如大象能夠承載的東西多過山羊,不同的人所承擔的責任也輕重不同。大乘佛法中,我們為他人的承擔便是我們修持的動機。通過修行,我們能夠延伸自己的責任範圍,並因此開發更大的能力,讓我們能夠關愛更多的眾生。而小乘或共乘給予我們一個必要的基礎,讓我們開始學習接受更多的承擔。修持大乘佛法的究竟目的,是為了承擔帶領一切眾生成佛的責任。但在修習大乘佛法之前,我們必須先學習共乘的法教。

法王提醒,雖然〈修心八頌〉通常被歸類於大乘法教,但是藉由修持這些法教,我們是否自動變成大乘的修行人了呢?答案相當不確定,因為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動機。所以,我們必須藉由反觀內省,才能決定我們的修行是否真的是大乘。唯有專注於我們的內在,我們才能有真正的修持,也才能真正判斷我們是否降伏了狂野的自己。

開場白後,法王開始解說〈修心八頌〉的第一個偈文:

1。 願我以勝如意寶,饒益他眾之意樂,
時時刻刻倍珍愛,輪迴一切諸有情。

法王指出,他自己花了不少時間思維,什麼是如意寶之涵義的最佳表達。如意寶一詞不禁讓人聯想,為了獲得這樣的寶物,我們必須橫渡大海,然後從龍王的宮殿中將它取出。一旦有了如意寶,雖然它可能無法為我們買來解脫或證悟,但我們可以用它來購買可以想見的任何世間物品。所以,如意寶就等同於是現代的金錢。我們認為錢可以讓我們購買物質上的東西,以及許多其他的東西,例如我們用錢來買名望、舒適,甚至影響力。即使我們的內心深處瞭解錢無法買來快樂,但仍然投注大量精力追逐金錢,似乎將它視為就是快樂的本身。

依著如意寶就像是錢的比喻,第一個偈文將眾生視為比如意寶還珍貴,這提醒著我們,物質和世俗目的的極限,以及遠遠具有更高價值的本初智、慈悲和佛果;而唯有透過眾生和依著他們所生起的菩提心,我們才能得到後者。

我們會毫不猶疑地在上好的地方擺設供桌,安置諸佛菩薩的聖像,然後向祂們禮拜。但當我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骯髒又其貌不揚的人時,我們卻會視而不見,迴避跟他們互動。如果我們去思維陶土的話,我們可以用陶土塑造出一尊佛像,然後恭敬地將它放在我們的供桌上。而基本上,眾生也是同樣的陶土,只不過是目前具有的形狀不同罷了。

第一偈文指出的是,就賦予我們快樂和證悟的能力而言,眾生與佛並沒有差別。因此我們說,成辦眾生的利益等同於供養諸佛。

法王接著開示第二個偈文:

2。 願我交往何人時,視己較眾皆卑下,
誠心誠意又真摯,尊重他人獻愛心。

法王提出,我們當今許多的文化準則似乎與這個偈文相違背,那些源於平等主義的觀念更是如此。雖然我們不一定認為自己比他人優越,但我們確實不願意認為自己低下。因此,要正確地理解這個偈文並不容易。

為了避免誤解修持這個偈文的用意,法王首先對「慢心」一詞的兩種用法進行區分:第一種慢心需要捨棄,而第二種慢心則是對治。我們需要藉由修行而減少的,是鄙視他人的慢心或傲慢;而後者做為對治的,是一種具有信心或慢心的態度,想著:「我不會讓煩惱將我擊垮。我要打倒煩惱。」

通常我們很難遠離自己的煩惱。在受到壓力或處於困境時,我們通常會向自己的煩惱尋求慰藉或支持。這是因為我們尚未培養出其他可供依賴的資源。但是當我們心中具有愛的力量時,我們便能夠漠視煩惱而對它說:「沒有你,我可以活下去。」因為愛的力量賜予我們信心。

如果我們培養內在的功德特質,我們就會具備這樣的力量。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力量,我們便會覺得在沒有其他可依賴之下,我們的煩惱似乎是具有吸引力的友伴,然後覺得自己想要且需要它。因此,我們應該藉由增長內在慈悲的力量, 以減少對自己的煩惱的依賴。

在降低慢心時,我們主要應該減少的,是鄙視或蔑視他人的這種慢心。當我們具有鄙視他人的慢心時,我們便是在為自己的成長設限。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值得自傲的東西,例如我們對自己的長相、社會地位或家庭背景感到驕傲。如果我們在任何這種微小而局限的特點上感到優越或重要,這便會阻礙我們正面功德特質的成長。

接著,法王笑言,「普世責任基金會」今年的安排與過去不同,這次的系列演說是在較大的演講廳中舉行,舒服的椅子會讓大家有打瞌睡的危險。因此,法王建議將這節開示的剩餘時間,用於問題與回答,透過活潑的互動,讓大家保持清醒。接著,法王就聽眾提出的問題予以回答,內容從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修持有成效,一直到大樂與空性的無二無別等。

之後,便是中午的用餐時間。大家在享受印度式自助餐的同時,也藉機與老友敘舊,或結交新知,交換聞法心得。下午的開示前,演講廳內再度滿堂,法王則繼續第三個偈文的開示。

3。 願我恒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法王首先指出「毀壞」一詞的藏文發音為「瑪讓瓦」(ma rung wa),意思是讓某樣東西狂野、粗暴或嚴酷。這提醒著我們,當我們愈來愈習慣於煩惱的生起時,我們會變得粗暴而狂野。我們並非天生惡劣,但重複串習的力量,會讓我們的心變得嚴酷不羈。

佛陀所傳的廣大法教中的每一個法,都是要去對治我們的煩惱,而修持佛法的重點在於降伏自心。我們的修持是否有成效,最終要看我們的心是否不再那麼嚴酷狂野,是否變得更加柔和調伏。這在聲聞、緣覺、大乘或是密乘的任何佛教傳統,都是如此。因此,這個偈文總攝一切法乘為此一要點。

法王接著開示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與修持菩提心的關係。法王指出,這分別與三個法乘有關的三層戒律,目的在於規範我們的身、語、意。

藏傳佛教的特點之一,便是同時修持三乘的法教。而為了達此目的,行者必須持守這三種戒律。對一個人來說,只持守一種戒律相對直截了當,但如果要同時持守三種戒律,並維持它們之間的和諧且不相矛盾,這就非常具有挑戰性了。

由於此處會有很多的疑惑,因此經教傳統投注大量的精力,以澄清出現在實修中的明顯矛盾。基本上,一切的戒律都是用來對治我們的煩惱:別解脫戒幫助我們立下並持守誓言,讓我們身體和言語的行為不受煩惱的驅使,尤其是貪欲的驅使;菩薩戒主要防止的是瞋恨的煩惱;密乘戒對治的主要是無明。

法王特別強調,偈文第一句話中的「恒常」提醒我們,在一切的行為、每個情境和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要培養美德。類似地,我們必須精進地減少或清除煩惱,不只在上座正式修持時如此,任何時間都應如此。

為了讓佛法能夠真正對治我們的煩惱,我們通常會安排時間進行特別的修法。但如果在下座離開佛堂之後,我們放逸或忘記運用對治的話,我們就無法開展能力、毅力和動力等這些能夠成辦自己修持目的所需要的功德特質。

因此,法王衷心勸誡聽眾,要將佛法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而且將它視為是人生的重要目標。這並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擺出一副我們是佛教徒的樣子,而是應該將生活的各個層面與我們的修持相結合。煩惱不會只在我們上座禪修時生起,因此只在正式修持時生起對治是不夠的。

法王同時也警醒大家,第三偈中將煩惱「立即強行而斷除」,意思並不是說煩惱必須以強制力來對治。運用對治並不是刻意壓抑我們負面的煩惱。例如當我們怒火中燒時,它並不是要我們將憤怒悶在心中,不讓任何人看見,因為這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反而,我們必須認出煩惱本身對我們有害,會讓我們惹上麻煩。單單具有這樣的覺知,就足以減低我們的煩惱,因為我們不會再毫無質疑地向它們投懷送抱,或是視它們為對我們有益的盟友般的歡迎它們。

在面對煩惱時,我們需要的援助有兩個基本來源:內在的援助和外在的援助。法王舉例,這就好比是一個國王準備向另一個國家宣戰時,他會設置能夠作戰的軍隊,同時會派遣間諜前去搜集情報。如果他想要征服的國家的經濟繁榮,人民非常愛戴他們的國王,那麼他便會散播不實的謠言,敗壞這些老百姓對自己國王的支持。

如此一來,在開戰時,他便已經為這場戰爭製造了裡應外合的條件。類似地,我們要減弱自身煩惱的內援基礎,強化我們自己內在的決心和確信,並且以外在強大的佛法修持來武裝自己。而強大的佛法修持指的是,我們進行正式的修持,祈請上師,培養我們的善業,以這樣的外援來讓自己做好準備。

但是同時,如果我們對煩惱沒有由衷的厭惡、覺醒以及生起遠離的心,那麼無論我們做多少修持來創造外援的條件,我們也無法打贏這場戰爭。

對治煩惱的這個過程可能令人感到困惑,因為煩惱是我們的一部分,而與之作戰的也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在內心深處,我們可能覺得這些煩惱一直以來確實對自己有益、對自己有恩德,因此,我們無法將它們置之於死地。我們可能受到它們的吸引,覺得它們是我們忠實的朋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清楚深刻地認出,煩惱確實完完全全對我們有害,而這樣的認知是我們修持佛法不可或缺的一環。

4。 願我目睹惡劣眾,造罪遭受劇苦時,
猶如值遇珍寶藏,以難得心愛惜之。

這個偈文敦促我們,對於惡劣的人或傷害我們的人,我們應該要改變自己慣有的反應。通常我們會討厭這樣的人,覺得他們受到任何的痛苦都是應該的。我們必須將這種態度取代為一種覺知,認識到這個人應該是我們修持的對境。對於我們喜歡的人,或是非常照顧我們的人,我們要生起慈悲很容易,但是我們需要將自己的慈悲擴大,超越這種局限且容易修持的目標。

當我們的敵人或討厭的人遭遇困難時,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反應。事實上,這是一個評估自己慈悲程度的便利方法。在這個時候向內進行審視,評估我們慈悲的程度,這非常重要。修持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進展誠實。我們可能會發現,經過一切努力後,我們對傷害我們的人並沒有真誠的慈悲,這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試過了,但我的努力沒成功。」

但如果我們不夠努力,我們也不需要譴責自己。而且,我們也用不著對自己或他人假裝慈悲,然後這麼說:「哦,真可悲呀!嗡瑪尼貝美吽。」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反應視為是一種指標,它為我們指出自己的修持需要改善的地方。

就渴求快樂而免於痛苦的願望上,壞性格的人和好性格的人,是完全一樣的。無論人格特質的好壞,每個人都有獲得證悟的相同潛力。如果我們能夠培養自己的慈悲和智慧並且達到一定的程度,讓它具有將壞性格的人轉化為好性格的人的力量的話,這就真的是殊勝且善妙的佛法修持。
當別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往往忘記了他們也遭受著痛苦。尤其,如果對方長期持續地以嚴重的行為來傷害我們時,我們更會覺得自己難以做到這點,但這也不至令人驚訝。但如果我們是大乘的修行人,我們一定要付出真誠的努力,記住對方是正在受苦的眾生,然後儘量尊重他們,善待他們。

別人傷害我們時,如果我們對他們生起瞋恨或其他煩惱的話,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便犯了一個錯誤。而且,如果我們還忘記他們也是受苦的眾生,覺得他們不值得我們的慈悲的話,我們便是錯上加錯。因為,我們總有對他們感到慈悲的理由,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覺得他們值得讓我們生氣或憤怒。但這都取決於我們的選擇,由我們決定以那個理由做為自己行動的基礎。

法王另外花了半個小時,回答聽眾陸續不斷提交上來的問題;有些問題是現場觀眾所提出的,有些問題則是來自線上觀看網路直播的法友。這群聞法心切的國際弟子們散發著法喜,滿心歡喜地期待隔日更多的開示。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