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季課程:唯識三十頌」/第3天開示紀錄

#「瑜伽師」是怎麼來的?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2年1月26日(三)

20220123

今天是第三天的課程,先複習一下前面的內容。之前課程提到過,唯識說成立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一,唯心:從原始佛教以來都具有唯心的傾向;
二,阿賴耶識:是部派佛教時,在承認有輪迴但又說無我的情況下,對輪迴主體的探求,由瑜伽行者探求出「阿賴耶識」的主體;
三,三性:《般若經》中空性的思想,透過唯識解說,就是以「三性、三無性」來詮釋。
四,瑜伽:就是對禪定的重視,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因為瑜伽行者對禪定的重視,而形成了瑜伽行派及唯識思想的建立。

#四,瑜伽:重視禪定的「瑜伽師」

形成唯識學派的瑜伽行者,就是「yogacara」,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瑜伽」。

廣義上來講,「瑜伽」指的是包含了「禪、三昧、觀佛」等等專一心志的修行方法;所以,可以廣義說「所有佛教的修行者,都是瑜伽師」。比如,我們會說密勒日巴是瑜伽士當中的頂嚴。因此,現在很多人誤以為「瑜伽士」就是指在家的修行人,這是一個誤解;廣義來說,應該是指所有修持「禪、三昧、觀佛」等等的修行者。

而且不僅是佛教,連印度教的很多教派,也都是透過瑜伽作為解脫的修行方法。因為他們所修行的是「與神合一」,而「yoga」就是結合的意思,所以從這樣的理論角度來講,即便是這樣的外道行者,也可以稱為瑜伽師(yogacara)。但是,在後期的佛教當中,也包括現在的佛教,當我們說「yogacara」時,特別指的就是「唯識」的瑜伽師。

▍從經論看「瑜伽師」定義

#「唯識最重要論著」《瑜伽師地論》:指一切佛教修行者

這些創立和傳承唯識學派的瑜伽師,是怎麼來的呢?或者說,最初的瑜伽師是如何從眾多修行者當中獨立出來,自成一派的呢?他們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那我們就得從《瑜伽師地論》這部論講起。

《瑜伽師地論》的梵文是「Yogacarabhumi」,這是唯識最重要的一部論著,也可以說是唯識瑜伽師的傳承所依。有關《瑜伽師地論》的具體內容,我們在後面會再作講解,在這邊先大概介紹一下《瑜伽師地論》這個名稱的由來。

《瑜伽師地論》的梵文是「Yogacarabhumi」,白話的含義就是「瑜伽實踐的各個層次」,或者也可以說是「瑜伽實踐者所達到的不同階段」。《瑜伽師地論》這個名稱的漢譯、藏譯,採用的都是後者「瑜伽實踐者所達到的不同階段」的含義。但是,從這部論的內容來講,還是前者「瑜伽實踐的各個層次」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瑜伽師地論》的開篇〈本地分〉當中,就包含了「十七地論」的十七個層次、階段:

一,一般心識:第一、二地

「十七地論」最初的兩地,也就是「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描寫的是一般普遍的心識結構。

二,禪定:第三至九地

接下來的七地,從「有尋有伺地」到「無心地」是談禪定的各個階段。從最初的兩地到接下來的七地是前九個階段,也就是瑜伽行者觀修的內容。

三,加行:第十至十二地

第十地到十二地,這三地是三學的階段,也就是修行的準備階段、加行階段。

四,三乘:第十三至十五地

第十三地到十五地,是對應於修行者根機的三乘階位,也就是「聲聞地」、「獨覺地」和「菩薩地」。

五,二種涅槃:第十六、十七地

最後第十六地、十七地,就是得到果位的二種涅槃地——「有餘依」和「無餘依」。那麼,後面的八個地,可以認為是包含了「行」和「果」的各個階位和路線(道)。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瑜伽師地論》裡就包含了三乘,也就是佛教修行者所有的「道」。換句話說,這部論典當初著作的目的,是想要含攝佛教所有一切修行體系的構想而完成的,所以可以說《瑜伽師地論》當中的這個「瑜伽師」,指的就是所有的佛教修行者,並不是特別指大乘,也不是某一特定的族群,比如唯識當中的修行者。

然而,我們不是剛剛才說過,《瑜伽師地論》是瑜伽行派的傳承所依嗎?那是從其他的角度來探討《瑜伽師地論》,所以才把它歸類為瑜伽行派的傳承論典,不可混為一談。因為這裡是從這部論典創作的出發點來看,著作的構想是想要含攝佛教所有一切的修行道路,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論的論名中的「瑜伽師」(yogacara),代表的就是所有的佛教修行者。

# 梵文同名的漢傳二經:指所有瑜伽、禪定修持者

在漢譯的大藏經中,和《瑜伽師地論》有同樣梵文名稱為「Yogacarabhumi」的經典,還有另外兩部。

一,《修行道地經》

一部是西晉法護所翻譯的「Yogacarabhumi」——《修行道地經》,在這部經的序言裡,明確記載著:「榆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這部經是根據二世紀時安息(波斯)帝國的太子——安世高所譯的《道地經》增廣而成的。這部經內容,包含了不淨觀和其他一些觀法,以及這些觀修方法的指引,是指引禪修的典籍,如身體的坐姿、眼睛怎麼看等等。從內容來看,這部經跟後漢天竺支曜所譯的《小道地經》可能是同一部經典。

二,《達摩多羅禪經》

另外,第二部跟《瑜伽師地論》梵文同名的經典,則是東晉佛陀跋陀羅譯的《達摩多羅禪經》。在這部經書譯序的末尾記載:「庾伽遮羅浮迷,譯言修行道地。」由此根據譯名也可以看出,這是一部禪修引導書。那為什麼經名為《達摩多羅禪經》呢?因為作者就是達摩多羅。而剛才講的第一部由法護譯的同名經典《修行道地經》,作者是眾護。

總之,透過這兩部梵文同名的「Yogacarabhumi」,我們可以看出,論典的名稱是可以通用於各種瑜伽、禪定、修持相關綱要的書籍名稱,這也可能是由於印度過去的傳統,關於瑜伽、禪定、修持相關的書籍,都可以稱為「瑜伽師地」。因為這些典籍內容與名稱都一樣,有的時候就會透過加上作者的名字來進行區別,比如《達摩多羅禪經》就加了作者的名稱,還有第一部的《修行道地經》,就會說是眾護所著的「Yogacarabhumi」。

#「有部必讀經典」《大毘婆沙論》:多指修四諦、不淨觀的行者

這兩部與《瑜伽師地論》梵文同名的經典作者,眾護和達摩多羅都是屬於小乘的有部。「有部」是上次講到部派佛教當中,從上座部枝末分裂出來的一個部派,所以這兩部「Yogacarabhumi」,也應該是屬於「有部」部派系統修持的綱要書。不僅如此,有部中基本且重要的典籍《大毘婆沙論》,裡面也經常出現「瑜伽師」的稱呼。但是,這裡說的瑜伽師,大部分是指修持不淨觀、四諦現觀、四沙門果等等有關的修行者。

現在這部《大毘婆沙論》的梵文本已經失傳,所以其中「瑜伽師」的原詞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因為《大毘婆沙論》的漢譯者是唐代的玄奘,而玄奘也翻譯了《瑜伽師地論》;那麼推知他在《大毘婆沙論》當中譯成「瑜伽師」用詞的梵文是「yogacara」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講到這部《大毘婆沙論》,原本藏文並沒有翻譯這部論典,後來是由法尊法師從中文翻譯成藏文,但是整部兩百卷當中,缺了幾卷;總之,如果想要好好了解有部的思想,這是一部必讀的典籍。

再來我們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yogacara是有部專有的詞彙,那就是在屬於南傳巴利聖典當中,並沒有「yogacara」這個詞出現過,所以可以認為「yogacara」是屬於「有部」的特有詞彙,這是非常有可能的。雖然在南方上座部系的論典中,也有類似的詞,像是「yogavacara」一詞,但是在南傳巴利聖典中確是沒有「yogacara」這個詞的。

回到「yogacara」這個詞的探討,在《大毘婆沙論》當中,有提到過這樣的一個場景,是當時的瑜伽師和阿毘達磨論師的辯論。當時的瑜伽師認為,眼、耳等五識都是從前一剎那的意識生起的,並不是由五識它各自自體的心識輾轉而生起的。例如,眼識不是由眼識而生起的,而是由意識的前一剎那而生起的。對於這樣的主張,阿毘達磨論師批判說,眼等五識都是無間生起,也就是連續於次第剎那而生,否則就是違背根蘊說的。
另外,《大毘婆沙論》當中,還有提到南方和北方的瑜伽師不同,舉例來說在比喻「白色」的時候,北方瑜伽師用的字是「雪」,而南方瑜伽師用的字是「白糖」等。之所以舉這兩個例子的目的是為了說明:

1. 同一個宗派當中,比如有部裡面,也分為論師和瑜伽師兩派。

2. 南方瑜伽師和北方瑜伽師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每個地方、宗派,都有自己的瑜伽師。

所以,「yogacara」的用法,在十八部派佛教的時代,是具有普遍性的。無論是哪個宗派,是北方或者南方,所有的修行實踐者都可以稱為「yogacara」——瑜伽行者。

#有部的論師與瑜伽師

回來接著說印度北方的「有部」。因為唯識最開始是從「有部」開始,在部派佛教時期,在北印度各個部派當中,「有部」勢力是最強大的,尤其在阿毘達磨中是最厲害的,《大毘婆沙論》二百卷就是有部集其學說大成的論著。

所以,阿毘達磨論師是有部教學的主流,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阿毘達磨,而與他們相對的以禪修為主的人,就稱為瑜伽師。這些瑜伽師基本上一樣也信奉「有部」的學說,但是由於修持時實際的體驗而出現不同的見解、覺受,而有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剛剛談到「意識」的論點,也是討論的重點,而瑜伽師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於這些瑜伽師透過禪定的體驗,有的時候有了「瑜伽師的意樂」,在討論到有關「青遍觀」的解釋時,就和後來的唯識學有關,這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值得我們注意。

當然,在部派佛教的時代,除了「有部」之外,其他任何部派內,都應該有「論師」和「瑜伽師」,或者說見解和實修兩派的。但是,從這些部派的學說,或者從當時北印度「有部」強大的影響力來看,瑜伽行派的「開山祖師」們,例如無著、世親等等,可以說都是從廣義的「有部」土壤中誕生的,不僅是思想上,他們也都是生活在北印度的人。然而,他們建立起的唯識理論,與其說是「有部」的內容,不如說主要是建立在他們自己的實修體驗上的。而這個體驗是從何而來的呢?可能就是當時已經成形的大乘的禪觀,也就是空性的觀修,於是就產生了大乘的瑜伽師,而這些大乘瑜伽師特有的觀法,就是「唯識觀」。

▍總結唯識興起成因

現在將前幾堂課和今天講到的「唯識說」成立的各種原因,總結如下:

在部派佛教時代,很多人因為不滿足於只有理論,而想進行實修,他們覺得學習理論後,必須實修證得果位才有效用。總之,他們因為受到了以下幾點影響:
一,理論上:輪迴主體是什麼的問題;
二,文獻上:《華嚴經》等等經典當中的唯心說法;
三,體驗上:禪定的體驗等。

由於以上這種種原因的驅使,逐漸從說一切有部所代表的實有論中脫離出來,而傾向唯心論。同時,也採取當時大乘正興隆的空性思想,重新加以組織,而確立以「阿賴耶識、三性、三無性」為理論構架的唯識思想。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志在把這些思想架構徹底完成,形成了一個名為「瑜伽行派」的學派。

▍唯識的開展

接下來,是講解唯識思想的開展,會分四個部分來說明:
一,唯識在印度的開展
二,唯識在中國的開展
三,唯識在日本的開展
四,唯識在藏地的發展

但是,在藏地的發展,其實只是有經典在藏地翻譯出來,但是唯識的思想在藏地是不是有真的發展起來,這個之後會再討論。

#印度無史,依經論溯源難度高

之前也說過很多次,印度沒有文字的歷史,所以,一切著作、年代、作者,甚至思想的發展和演變,都得靠近代的學者,根據經論著作、口傳故事等等現有的文獻,進行比較、考察,然後推理、推斷得出結論。因此,想要了解真正的唯識思想發展史,就得先了解最初的唯識思想是怎樣的,也就是唯識思想的雛形,然後再去追究和考察它是如何演變、發展、完善,直到最後定型,形成了現在完整的一套理論思想的。

而想要了解唯識思想演變的過程,方法很多,比較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現有的唯識相關論典,對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甚至包括詞彙的運用、語法的變化等等,在不同的論典中進行比對和觀察,最後才能判定哪部論典在先、哪部在後,確定順序。

但是,印度的歷史又有一個問題,所有的著作不會記錄寫作年代,很多甚至連作者也都不寫。以前中國的畫家會在一幅畫的角落寫下名字,這樣就會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但是藏族的唐卡畫師不會在唐卡上寫名字,覺得這樣好像會減損自己的福德,所以藏族很多的藝術品、唐卡等等,都不知道創作者是誰,只能從地區去推測那個地區有可能的作者是哪些人。

印度的著作,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印度著作的梵文本早已失傳。同一部論典,不同譯師的譯本,翻譯的內容還有差別,有的時候還差別還很大,所以很難確定哪一個譯本更接近原典。如果有梵文原典,那還容易評判,但連梵文原典都沒有的情況,加上有的還是譯自不同的原典,可能一個梵文原典出自東印度,一個出自西印度等等,所以光是譯本的差別也就會這麼大。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同的譯本,寫下的作者名字也都不一樣。比如說羅頗迦羅蜜多羅譯的《大乘莊嚴經論》,寫的作者是無著;而藏、漢文獻記載的作者都是彌勒菩薩;根據安慧注釋的《大乘莊嚴經論》的長行,以及《布敦佛教史》的目錄,又都說《大乘莊嚴經論》是世親造的。

所以,要想了解唯識思想發展的過程,就要透過現有經論內容的比對後去排序,再以這些歷史人物,比如論師的個人大事件作為線索,追溯發展的歷程。

總的來說,有關瑜伽行派思想的發展歷程的研究,基本上是從19世紀末開始,由日本和歐美佛教學者以探討世親的年代為主開始了這項研究,至今一百多年,雖然有定論的內容不多,但是也算是成果豐富,讓我們現在對唯識思想發展有個大概的脈絡和概念。

從這點來看,藏傳佛教在唯識的研究就很落後,甚至國際都已經研究百年了,我們還不知道。有一位旅居日本的藏族學者Khangkar Tsultrim Kelsang,在這一方面就做出許多貢獻,很多研究和著作都到達國際學術水準。除了這位藏族學者之外,其他藏族學者對於唯識的研究或著作,能夠達到國際水準的就比較少了。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有所警惕的地方。

一,唯識在印度的開展

唯識在印度的開展,之前講到最早說唯識思想的經典是《解深密經》。和它同時代的經典有《大乘阿毘達磨經》,但可惜的是這部經沒有中譯本、藏譯本,梵文本現在也找不到了,那為什麼知道有這部經呢?因為在其他一些典籍裡面有引用過這部經,所以同時期的唯識經典就剩下《解深密經》了。《解深密經》被認為是在龍樹菩薩圓寂後不久著作的,可以說那時唯識思想的發展已經完善,時機也已經成熟,所以把教理大綱整合起來後,就編輯成了這部《解深密經》。

#唯識大師「彌勒」是否真有其人?

唯識思想能有系統的整理、發展,主要是由彌勒、無著、世親這三位優秀的大論師完成的。

先說彌勒菩薩,或稱彌勒論師也好,有關彌勒是否為真的歷史人物,學者提出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 彌勒不是真實歷史人物。因為無著是在彌勒信仰很興盛的北印度成長,因而受到這種信仰的影響,自然就把彌勒奉為信仰或尊為師長,所以在自己的著作當中會附上彌勒之名。

2. 彌勒是真實人物,是無著的上師,也就是說彌勒是真的曾經存在世間的歷史人物。

第一個觀點的立論根據,是因為在印度、中國、藏地的各種文獻當中,都有「無著入禪定而得大神通,升到兜率天,服事住在哪裡的彌勒菩薩,接受他的教導」類似這樣的記載內容。也就是說彌勒是無著在禪定中,經驗到的一種體驗,是顯現在無著心中的淨觀影像而已,所以彌勒不是真實人物。

其實,這種說法其實由來已久,不是憑空而來,而且在印度、中國、藏地都有這個說法。

而日本近代唯識宗大學者宇井伯壽(Ui Hakuju),在1922年提出第二種觀點說「彌勒為歷史人物」,並且推定他的生存年代是公元270-350年左右。這個觀點提出來之後,一直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支持兩種觀點的人爭論不休,直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看法。

#這些大論,到底是不是彌勒所著?

不管怎麼說,雖然還不確定彌勒是不是真實人物,但是有一些著作卻是被歸類為由彌勒所造,而且其中幾部著作持有的觀點,也是比較相近並且相互關聯的。彌勒的著作,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的說法不同,以下列舉雙方同意為彌勒的幾部著作:

1. 《大乘莊嚴經論》
2. 《辯中邊論》
3. 《法法性分別論》(傳統亦譯《辨法法性論》)

接著,漢傳佛教認為是彌勒所造,但藏傳不認為是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幾部:

1. 《瑜伽師地論》
2. 《分別瑜伽論》,這部論只知道經名,並沒有翻譯成中文。
3. 《金剛般若經論》,這部有翻譯成中文。

而根據藏傳佛教的傳統,認為是彌勒的著作有(同樣漢傳並不認為是彌勒著作的):

1. 《現觀莊嚴論》
2. 《究竟一乘寶性論》

對《現觀莊嚴論》、《究竟一乘寶性論》這兩部論,僧眾應該都很清楚了,希望大概這一兩年講完唯識之後,如果講如來藏的思想時,再來講《寶性論》。《寶性論》的內容非常廣泛,如果按照我現在講的方式,大概得講一、二十年,我也還沒決定,但是希望未來可以講《寶性論》。另外,《現觀莊嚴論》最初也沒有漢譯,是後來才有漢譯。

關於彌勒菩薩的著作,漢、藏同時都承認的著作很重要,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因為現在的學者也特別重視漢藏共同承認的彌勒著作。但是,關於《瑜伽師地論》,藏傳認為是由無著菩薩所造,而從它的內容上來看,和其他唯識相關的《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和《法法性分別論》有一些差異,所以把它斷定為彌勒所造,的確是有不少疑問的。

如果從用詞的角度來舉例的話,除了《瑜伽師地論》之外,現在歸類為彌勒菩薩所造的另外三部論書《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法法性分別論》當中,無論其中的任何一部,都大量使用了「虛妄分別」(abhuta-parikalpa)、「所取、能取」(grahya-grahaka),「顯現」(pratibhasa)這三個概念。所以,如果從用詞的角度來看,這三部論跟《瑜伽師地論》是不太一致的。

因此,現代很多學者認為,《瑜伽師地論》不是彌勒所做的。

日本佛教學者袴谷憲昭(HAKAMAYA Noriaki)認為,有很多傳說都指出,《瑜伽師地論》是由無著在禪定中見到彌勒所說,然後自己筆錄下來,成為文字的。美國佛教學者魯格(D.S.Ruegg)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無著在編撰過去傳統教法、思想的過程當中,從彌勒菩薩那裡得到了啓示、加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瑜伽師地論》。這種說法是建立在「彌勒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基礎上提出的。從兩位學者的說法來看,無著身為一位作者,同時具備了「受到啓示、加持的編撰者」和「純粹的作者」兩種角色。

然而,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瑜伽師地論》是由多人合作編寫而成的。當代德國著名唯識學者蘭伯特·施密特豪森(Lambert Schmithausen)認為,《瑜伽師地論》是經過後世幾代,長期逐漸編撰出來的作品,而引用了《解深密經》的《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也是比較晚期才完成的,而包括〈攝抉擇分〉等大部分《瑜伽師地論》的完成,是比彌勒的其他三部論典——《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和《法法性分別論》——更早的時期完成的。日本學者勝呂信靜(Suguro Shinjo)也主張《瑜伽師地論》是很多人一起完成的著作。總之,近年來很多學者都普遍認為《瑜伽師地論》非出自一人之手。

如果仔細分析《瑜伽師地論》當中每層理論內容的發展,都可以發覺是很多實踐修行者的實踐過程。從這點上來說的話,這部書的形成就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一般認為,《瑜伽師地論》中最早成文的篇章是〈菩薩地〉,根據日本幾位學者花了40年的各自研究,可以確認〈菩薩地〉與《大乘莊嚴經論》的部分章節之間,具有很多共通性。日本學者小谷信千代(Nobuchiyo Odani)在1987年論述研究史的時候,論證了〈菩薩地〉是《大乘莊嚴經論》的先行文獻。美國學者Wayman於1961年提出,以〈菩薩地〉中有《莊嚴經》作為根據之一,來認定《大乘莊嚴經論》影響了〈菩薩地〉。但是德國學者施密特豪森(Schmithausen)於1969年指出,《莊嚴經》僅僅是指一種「alamkara」的修辭法(…’Siitren-Schmuck’(siitrfilaqikara)eher als Charak terisierung einer bes timmten Litera turgattung…)並非指特定的經典,從而批判了美國學者的說法。

1984年,小谷信千代(Nobuchiyo Odani)以安慧的注釋為根據,決定了〈菩薩地〉、《大乘莊嚴經論》的先後關係,從此至今,學界把〈菩薩地〉視為《大乘莊嚴經論》先行著作的公認論典。總之,從兩部文獻中,有相同的理論可以看出,〈菩薩地〉的內容比《大乘莊嚴經論》更為古老。也就是說,從前者到後者,是唯識理論進一步發展了;從文獻的成立上來看《大乘莊嚴經論》,它應該是在《瑜伽師地論》篇章的基礎上,編撰而成書的。而如果說《瑜伽師地論》是無著的著作,《大乘莊嚴經論》是彌勒的著作,那麼時代的前後關係就有問題了。因為《大乘莊嚴經論》在後,《瑜伽師地論》在前的話,難道要說彌勒是以無著的著作為基礎再來撰寫《大乘莊嚴經論》的?

#《大乘莊嚴經論》又是誰寫的?

那麼,這裡就衍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大乘莊嚴經論》又是誰寫的呢?

在這個問題上現在學術界爭議很多,尚無定論。總的來說,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說共有以下四種:

一,(德國)Levi:主張《大乘莊嚴經論》的偈頌和長行都是無著寫的。

二,(日本)宇井伯壽:主張《大乘莊嚴經論》的偈頌是彌勒寫,長行是世親著。

三,(美國)Wayman:否定《大乘莊嚴經論》的偈頌是無著寫,而且認為長行一定是無著或者世親兩人中一位。。

四,(日本)山口益:主張《大乘莊嚴經論》的偈頌是無著,長行是世親著

在此之後,有兩位日本學者細心調查了《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的作者問題之後,論述了一個觀點:如果不把彌勒視為歷史人物的話,那麼瑜伽行派實際上的開山祖師就要歸無著了。

其中一位學者表示說:彌勒只是瑜伽行派的實踐修行者心中幻想出來的人物。對於熱心的實踐修行者來說,他們並非是在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是透過修持以及彌勒的加持,記錄為彌勒所寫,這是理所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而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這種說法就太科幻了。也就是說,對於有實際修行體驗和沒有體驗的兩類人來說,他們所認為的「實在」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現代人在爭論作者是誰的時候,都是以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類為前提的,若非如此,那這裡討論的作者問題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如果想要瞭解彌勒、無著等論師,他們之間的關係的話,《大乘莊嚴經論》的作者到底是誰,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法法性分別論》是後代彙編?

另外,《法法性分別論》的作者和成書年代的問題,日本學者袴谷憲昭(HAKAMAYA Noriaki)主張是後代彙編而成的,這個觀點得到日本幾位學者的贊同。這種觀點的理論依據跟其中的「轉依」思想,在《瑜伽師地論》是沒有的。總之,根據多位學者的各自研究和論述,現在不少學者認為,《法法性分別論》是相當後代的論著,它並非由彌勒所寫。

# 幾點結論

說了這麼多,大概各位聽的人都快睡著了,我是講的人不能睡,總之,現在學術界的結論有以下幾點:
1. 彌勒是否真實存在不確定
2. 《瑜伽師地論》的作者有爭議,有彌勒說、無著說
3.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完成時間早於《大乘莊嚴經論》,這是確定的
4. 如果《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是無著造,後者《大乘莊嚴經論》是彌勒造,要如何解釋兩者的年代順序
5. 近年來很多學者都普遍認為,《瑜伽師地論》非出自一人之手,而且成書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
6. 《大乘莊嚴經論》的作者爭議,有現代四種代表性說法,分別是Levi、宇井伯壽、Wayman、山口益
7. 《法法性分別論》是由後代所做,並非彌勒所寫

(編譯註:本次課程因為口譯之便,對於如彌勒、無著、世親等古德先賢,直接稱呼名號以便討論,未加「大師」等敬稱,對先賢並無不敬之意)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2年2月1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