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為西藏兒童村代養義母開示慈悲

時間:2016年10月10日
地點:印度 上達蘭莎拉 西藏兒童村學校

2016.10.10-foster-mom

法王噶瑪巴繼續在上達蘭莎拉的西藏兒童村學校(TCV Upper Dharamsala)的訪問,並於下午接見一群該校的代養義母。該校每個寄宿家庭中有一位代養義母,主要在照顧每戶約30位學生的日常起居。

法王開示:「一個人的人格形成取決於童年生長的社會環境,以及與當時的照顧者的親密關係。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和被灌輸的觀念,可能是影響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扮演母親角色的人非常重要。」

「生而為人,我們通常有父母雙親。然而,我們藏人經歷父母與子女骨肉分離的悲劇。之前,為了孩子的未來及西藏文化和佛法的保存,父母忍痛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許多孩子便這樣不畏艱辛地從西藏抵達印度,最後在這裡落腳。在達賴喇嘛尊者的領導下,於是有了西藏兒童村的成立。」

法王接著談到,西藏兒童村旨在以傳統和現代的教育,培養出品性優良的人才。為達此目的,教育必然重要,而同等重要的便是代養義母。由於代養義母的生活和工作態度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代養義母的責任重大。

「通常我們難以說出自己願意承擔重任的話。如果你問別人是否準備好了、是否有勇氣承擔重任時,他們不太容易會說:『是』。就算天生沒有這樣的能力,然而透過經驗的累積,我們的心量還是可以增長。」

「就拿我自己來說,七歲時我被認證為大寶法王噶瑪巴。當時我並不知道噶瑪巴是誰,也不知道成為噶瑪巴後要做些什麼。我們家鄉的人對噶瑪巴有真誠、強烈的信心,而一般藏人對上師都有很大的信心,有時候還會認為他們像是不必吃東西的超人。」

「在被認證為噶瑪巴的那天,我心想:『我可以得到許多的玩具和玩伴。』萬萬沒有想到等著我的嚴峻考驗和困難。」

「我離開家鄉前往拉薩,再從拉薩前往楚布寺;楚布寺是歷代噶瑪巴的法座,距離拉薩大約77公里。即將抵達楚布寺時,按照傳統,我從乘車改成騎馬。沿途僧團成行成列,還有舉著法幢、敲著大鼓的傳統僧隊,放眼望去人山人海,而我騎著一匹馬,感覺一切相當怪異,我心想:『這大概不會太好玩吧。』因為我從來就沒聽過這麼大的鼓聲,而我們一行騎馬的人全部被人群包圍住。『這下可不妙了。』這就是我一開始的感覺;之後,我才慢慢展開學習。」

回到轉世上師的這個主題,法王表示:「一方面來說,許多轉世上師生來便具有前世就有的功德和特質。另一方面來說,也有許多上師——以白話來說,是被教育和培養成他們該擔任的角色,而且他們受囑必須優秀的不得了。」

在談到自己的學習時,法王指出,許多人相當聰明,而他的學科成績還可以更出色。但無論如何,在成長的過程中,他還是繼續一直在學習。

法王簡短地談到前世:「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前世是誰,但如果此生好好做,我們就盡了自己的所能。如果此生沒有好好做,就算前世是天人也沒什麼用。如果好好做,那麼即使前世是鬼也不會有任何的差別。」

法王接著進入暇滿人身難得的主題,說明我們都有自利利他的順緣,不具逆緣:「既然具備這種有用和有利的人身,我們一定要讓此生有意義。」法王表示,意思就是要積極地自利利他。

在回到承擔責任的主題時,法王提出:「要承擔助人的責任,這完全不容易。如果沒有行事慈悲的確實能力,就算口裡吐出好聽的話,但在實際幫助他人時,我們仍會感到困難重重。為什麼呢?因為利他不是我們心裡唯一的念頭,我們心中充滿各式各樣的想法和情緒,有時還因為不知道該做什麼而錯誤百出。」

「認識到這一點後,我們便將自己的權力移交給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慈悲,讓慈悲來掌控、來當權。如果我們做得到,那麼我們的利他慢慢就會步上軌道;否則,事情就會一點都不容易。」

「瘧疾是世上有名的殺手,因為感染瘧疾的孩童死亡率非常高。然而,世界上還有另一個殺手,那就是我們缺乏對彼此的慈悲,而其後果就是:許多人死於饑餓、有些人孤單沒有朋友、有些人無依無靠。如果我們人類可以互相關心、感受彼此的憐憫和慈悲的話,世間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


「有生以來,我們就有關愛的能力。然而,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的思維方式受到環境和經歷的影響,讓我們慢慢地變成一個不太有慈悲心的人。因此,從小我們就應該努力開展本俱的慈悲。」

如果一個小孩獨自成長,沒有跟人有任何接觸的話,他的語言能力就無法開展;同樣地,如果不予以培養的話,我們的慈悲就會衰減,甚至會有消失的危險。法王還給了一個閉關行者的例子:「有些人長期靜默閉關,周圍沒有其他的人。回到人類的社會中時,他們便有說話的困難。」

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把「慈悲」掛在嘴上,藉此培養孩子慈悲的能力:「如果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慈悲心,那麼當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他們就不會覺得這是個沈重的負擔或逆境,反而會有挺身而出的勇氣。」

「如果沒有慈悲的能力,但卻必須承擔利他的重任時,我們會感到負擔沈重,他人的問題難以承受。這種情況下,想要幫助他們就會非常困難。所以,助人必須要有勇氣,而且還必須具足許多因緣和條件。然而,只有正面的心態還不夠,例如六度波羅密中的持戒、忍辱等等,這些也都需要培養。我們必須聚集許多不同的因緣條件,將來才能夠真正利益他人。如果無法達到實際利他的效果,正面的心態本身是幫不了人的。」

「對我們佛教徒來說,尤其是修持大乘的行者,慈悲是我們修持的根本。慈悲在修持之初重要,在修持的過程當中重要,在修持的最後證得佛果時也重要。因此,慈悲的培養非常關鍵。」

「佛教經典中所解釋的慈悲,以及我們通常理解為關愛和照顧的慈悲,這兩者有所不同。例如,當我們在街上走著,看見一隻被車撞到、肢體受傷的狗,我們會對它生起悲憫心。雖然這確實是慈悲,然而佛經中講的慈悲,卻是更積極、更多的付出、更大的犧牲和奉獻。這是關鍵。」

「佛教中慈悲的禪修,意思並不是有個人在這裡觀修慈悲,然後那裡有個所慈悲的對象,這兩者被分開,觀修者的處境相當好,而所觀修的對象處境悲慘。你心想:『我的處境不錯嘛。』然後對於所觀修的對象,你會說:『喔,真可悲,真可憐。』這是一般人認為的慈悲。」


「佛教的慈悲是將慈悲者及其對象的距離縮短,我們會感到自己就是那個我們慈悲的對象。當我們可以進入他人的處境,百分之百地體會他人的感受時,這就是佛教經典描述的慈悲。」

「此外,佛教中還有其他修持慈悲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這麼想:『願一切眾生免於痛苦。』『我要免除眾生的痛苦。』或『如果一切眾生都沒有痛苦,這該有多好!』總之,我們必須有勇氣、有大勇氣,能夠說出:『我要免除他們的痛苦。』這不只是像我們通常會說的:『願他們免於痛苦。』那樣地發個願望而已,而是承諾實際的行動,勇敢地說出:『我會找到方法的。』因此,勇氣和心力是必須。如果兩者兼具的話,我們便可說這是『慈悲』。」

在展望藏人的未來後,法王總結他對代養義母的開示:「未來當繼續持守我們的決心和熱忱,不斷提醒和鼓勵自己。這點很重要。」

開示圓滿後,法王參觀低年級學生的教室,觀察老師如何進行教學,以及學生如何在課堂中學習。在參觀過學校的圖書館後,法王便返回在上密院的暫時駐錫地。

法王噶瑪巴為西藏兒童村代養義母開示慈悲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