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季課程:唯識三十頌」/第2天開示紀錄

#唯識思想為何興起?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2年1月24日(一)

20220123

▍瑜伽行派與唯識

今天是冬季課程第二天。昨天對唯識、瑜伽行派的思想及開展,作了介紹。唯識的梵文有「vijnapti」或「vijnana」兩種說法,大概的意思是「一切法不外乎識」,換句話說,就是一切的現象都是心所現。這兩個梵文字在唯識的典籍中會交替使用,但兩者的差別到底是什麼?之後會再說。

這樣的主張或學說,梵文是vijnanavada,習慣上就稱為「唯識說」。而創始、發揚、繼承這個學說的人,一般稱作「瑜伽行者」(Yogacara)或「瑜伽行派」。

這個和以龍樹《中論》為根本聖典的中觀派,因主張空性說而被稱為「空性論者」Sunyatavadin,情形是類似的。

昨天課程中提到中國的譯師義淨,他的著作《南海寄歸內法傳》提到,大乘主要有兩個派別,就是「中觀」和「瑜伽」。在義淨的這部著作當中把「yogacara」縮為「瑜伽」二字,然而「瑜伽行」才是完整正確的翻譯。因為「瑜伽」是「yoga」的音譯,「acara」是「行、實踐」,所以「yogacara」完整的意思應該是「瑜伽行」。

之前夏季課程時也有提到,印度六派哲學當中有一派稱作「瑜伽派」,所以如果只稱「瑜伽」的話,就會跟這個印度的派別混淆了,因此,為了避免混淆,近代中國和日本都會使用「瑜伽行派」。另外,有時「yogacara」也被翻譯成「瑜伽佛教」或者「瑜伽唯識」。

#沿襲「空性」思想,承認「識」存在

日本學者橫山紘一(Yokoyama Koitsu)認為,瑜伽行派的唯識思想,一方面是沿襲了般若的空性思想,另一方面是藉著承認「識」的存在,修正「空」思想的虛無面。其實,瑜伽行派教理架構,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阿毘達磨」的思想,再進一步組織成完整的「唯識」思想。因此,從教理上來看,唯識思想可以說是最完整以及最高度發展的佛教思想。

▍唯識興起的時代背景

那麼接下來,來講一講唯識是如何興起、建立和發展的?

之前在夏季課程提到過,印度古代的歷史是沒文字記錄的,所以會說古印度是沒有歷史的國家,因此印度的歷史人物或是高僧大德,他們的生卒年,甚至是否確實存在,都不是很清楚。就像雖然我們都聽過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但他們是不是真實存在的都不確定,也都還有不同的說法。

因此,很多印度典籍的年代都是靠近現代的學者研究、推論出來的,因為也實在沒有其他方式能確定,比如《華嚴經》或某部論典真正的成書年代也很難確定,再比如像《瑜伽師地論》的作者,中國佛教認為是慈氏彌勒菩薩所作,但是藏傳佛教則認為是無著論師所作,這也是有爭議的,至今很多學者都還在研究探討中。

所以,課程這裡所講到的大師、論著等等,他們的年代或先後,都是以近年來學者研究的結果來說,但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不同的學者也還各自有一些不同的見解與研究結果,如果未來有進一步的發現或研究,我們可以再學習和討論。

總之,大家要知道這些唯識的論師及其著作,先後順序或年代是不確定的,加上各學者的不同見解,所以接下來要講唯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可能會有一些混亂,但是我會儘量清楚的講解。

#《瑜伽師地論釋》這麼說

在玄奘大師所譯,最勝子等諸菩薩所造的《瑜伽師地論釋》之中,有一段文字說明唯識思想的因緣(白話解釋如下):

佛陀去世後,(弟子之間)發生意見的對立,許多部派競立,互相抗爭,但他們大多執著「有見」——主張事物存在的見解。

因此,龍樹從大乘無相空教的立場造作《中論》等,宣唱空的思想;提婆更造《百論》等,把那個空思想向世間弘揚。

然而,世人因而落入「空見」——主張事物完全不存在見解。職是之故,無著修禪定,得大神通力,服侍彌勒,懇請彌勒說示瑜伽唯識的論書。

這一段文字簡潔的敘述了從部派佛教的成立,到中觀派、進而到唯識派的開展。

#一,有見:

剛提到有很多部派的對立,其中部派佛教的「有見」是以「說一切有部」(saravasti-vada)的思想為主。從這個部派的名稱,就可以看出是在說「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性」的主張,他們把宇宙萬物共分成75類,並認為這75類都是實際存有的。

#二,中觀:

中觀派是依據《般若經》的「空」思想,和說一切有部的「有」的思想剛好相反。中觀的空性思想,是徹底否定一切事物、事象的存在性,龍樹菩薩則是把空性思想完整組織起來。龍樹菩薩透過《中論》詮釋何為「空」,並以「八不中道」解釋。從「八不中道」可以了解「空」並非是單方面否定一切事物的虛無,而是不落入任何一邊的中道思想,不落入有、無、常、斷等等。

#三,唯識:

一般談到「空」,就會覺得是相對於「有」的,但龍樹菩薩所說的「空」並不是這樣。雖然萬法的本質的確如同《中觀》「八不中道」所說的「空」一樣;但是在顯相或表現方式上,如果將所有的存在(一切諸法)都說為空、無自性,並且加以否定,那麼如果有一點差錯,就很容易落入虛無,也就是落入斷邊的危險。

事實上,當時印度很多人對中觀的思想,就是這樣的誤解,認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因果、輪迴、善惡……都沒有了。唯識思想就是在這種時代潮流的背景之下,想要修正《中觀》或說對「空」所產生的誤解而興起的思想。

因為「空」會有落入虛無主義的危險,或是因為想要修正虛無主義(空見)的思想,確實是唯識思想興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還有其他原因是不可以忽略的。

▍唯識成立的內在因素

唯識思想的發展,還有許多重要的因素發揮了作用,才得以成立。簡略來說,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唯識:第一個原因是「唯識」,這是說從原始佛教以來就開始有的唯心傾向。

二,阿賴耶識:第二個是「阿賴耶識」,這樣的思想起於部派佛教內,對於輪迴主體的探求。

三,三性:第三個是「三性、三無性」,這是唯識為了解釋《般若經》的空思想而開展出來的。

四,瑜伽:最後一個是「瑜伽」,也就是因為當時的瑜伽師們,對於禪定修持的重視,而非只是經教的思惟或分析。

# 一,唯識:佛教唯心的傾向

首先簡單介紹第一個因素:唯心的傾向。

昨天談到過心的內容,也就是心很重要的思想——唯心說,並不是到唯識瑜伽行派才突然提出來的。其實,任何宗教在本質上都具有認為心很重要的唯心傾向。佛教當然也不例外,從佛陀自身的法教中來看,都離不開心,都可以看到唯心的說法。《法句經》是一部最古老的佛教經典,內容是以最接近原型的形式,記錄佛陀所說的教理,在《法句經》中有一段經文如下: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這段經文意思是說「心」是最重要的,是一切事物的重心、根本,由於我們的起心動念,造了善業或惡業,因而隨著心的狀況感受到痛苦或快樂。

另外,可以稱為是佛教綱領的〈七佛通誡偈〉,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偈頌,也提到「自淨其意」很重要: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以,如同《法句經》的經文,或是這首〈七通佛戒偈〉,都提到修行佛法的重點,就是「心的淨化」。

可是,在提到「唯心(唯識)」這個詞語的時候,白話來說就是心很重要、只有心,但還要區別其中有兩種不同的含義或層面:

1. 重視心:善、惡或苦、樂等等,都是由於心的狀況所致,因為動機造成苦樂。

就像《無垢稱經》中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任何時候,人們經驗到的任何事善惡、苦樂,都是心造作出來的,因此心很重要。

但是,這樣的說法,跟唯識所談的「只有心存在,外境不實存」的嚴格意義下的唯心思想不同。剛剛提到的《法句經》、〈七通佛戒偈〉以及《無垢稱經》所說的,都是比較屬於第一種含義,也就是「一切的善惡、苦樂都是心所現」。這樣的第一種含義,與其說是唯心思想,也可以說是一種很重視心、強調心的思想。

2. 心現萬法:宇宙萬物都是心造出來的。

到了第二種唯識的含義,人們的視野從善倫理狀況,逐漸擴展到萬法的存在性,也就出現了佛教所說的嚴格意義下的唯心論。這樣的唯心思想,也就成為探討自心和外在世界相互關聯性的主體。從《華嚴經》的〈夜摩天宮品〉和〈十地品〉中很有名的二首偈頌,清楚的說明了唯識的這種見解,也就是萬法都由心所現的思想,可以說是代表唯識宗思想的兩首很重要的偈頌。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華嚴經‧夜摩天宮品》

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華嚴經‧十地品》

〈夜摩天宮品〉的偈頌說,畫家能畫出各式各樣的圖畫,而心就像畫師一樣,能造出世界中的所有顯象或存在。〈十地品〉的偈頌意思是,三界都是心造作的,而十二因緣也都是依於心。這兩首偈頌共通的意思就是,自己和萬法都是心所現,從這兩首偈頌,可以徹底表彰唯識的思想,後來很多唯識的論著也因此以《華嚴經》作為教證及引用。由此可知,這兩首偈頌,對唯識思想的建立及影響非常大,希望各位也都能背頌這兩首偈頌。

接著,我們來看在闡述空性思想的《般若經》中,也可看到唯心的思想。龍樹菩薩在《中論》中闡述空性時,也會說「一切是空」: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龍樹菩薩確立了這種從「因緣生」到「無自性」再到「空」的理論,但是在《般若經》可以看到更簡單地說「一切事物並不存在」:

一切事物只不過是「概念性的名稱」(namadheya)而已,而且那些名稱都不是真正存在,因此,由它們所指示的事物也不是真正存在。

這段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事物都不過是在自己的心內被概念所設定出來的,從這裡就能看出也是一種唯心的說法。在《大般若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內容表現出唯識的思想。

總之,從理論上將空性的思想組織化的龍樹菩薩的身上,也可以發現很多跟唯識得傾向。龍樹菩薩的代表作《中論》,雖然主要是在詮釋空性的理論,幾乎沒有談到唯心的思想,但也被歸為是他的著作的《大乘二十頌論》、《六十頌如理論》,就都有清楚的提到唯心論的思想。

《大乘二十頌論》中說:「這一切都是唯心(cittamatra),如幻相而生。」

《六十頌如理論》中說:「法無生無我,智悟入實性,常無常等相,皆由心起見。」

在《六十頌如理論》的藏文版本中,並沒有提到中文所譯的「心起見」,但是在梵文版本中有提到「心」這個字。所以即便是空性大家龍樹菩薩的重要著作中,也是可以看到唯心思想的內容。

以上就是唯識思想先做的概要介紹,因為在講說《唯識三十頌》之前,我們要對唯識思想先有整體的認識。要知道在唯識思想真正建立以前,本來就有唯心思想的傾向,從原始佛教,到部派再到中觀,也都可以看到唯心的內容,而到了瑜伽行派才將這種延續的內容串連起來,建立出徹底而完備的唯識思想,也就是「一切存在都是源自阿賴耶識」的論述。

#二,阿賴耶識:輪迴的主體「業相續」

這裡有一個部分要再補充說明,就是唯識的思想也不只是在說心很重要,更特別重視的是「阿賴耶識」,這才是唯識思想很重要的部分。

「阿賴耶識」是在心的深度層面不斷活動著的狀態,一般聽到「阿賴耶識」就會覺得跟佛教說的「無我」有衝突?所以這就是我們對唯識思想要進一步探討的地方,「阿賴耶識」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來的?

佛陀所說的「三法印」或「四法印」,其中之一就是在說「諸法無我」。「無我」的梵文是「anataman」,也是佛教的基本教義。無我的「我(atman)」,也就是一般外道說的有一個恆常的「常一主宰」的「我」,就是佛教所要否定的。「諸法無我」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沒有常一主宰的我。」

佛陀駁斥當時印度主流有「常、一、主宰」的我的思想,而提出「無我」的思想,但是當時印度的「輪迴」思想,又為佛陀所納入,一方面承認「輪迴」,另一方面卻又說「無我」,對佛弟子來說,在這兩者之間就產生了互相矛盾的感覺。如果具主體性的我不存在,到底誰在輪迴呢?不斷生生死死的又是哪一個我呢?

當時很多弟子問佛陀這個問題,而佛陀的回答是——「業相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種種苦樂等經驗,是過去行為——業(karma)的結果;而現在的種種行為,就是未來的因,會決定未來的狀態。換句話說,過去、現在、未來的行為造成的影響是持續不斷的,就是「業相續」。

佛陀涅槃後,喜歡做理論性思考的阿毘達磨論師,提出了疑問說:「業(行為)的影響到底儲存在什麼地方呢?」如果造了這麼多的業,沒有一個儲存的地方,就不可能會有業持續的情況,所以必得是有這樣一個儲存業的地方。就像電腦,我們建立了各種的檔案,但是要有一個地方儲存這些檔案,如果沒有儲存的地方,這些檔案就無法存在。還有,電腦如果記憶體太小,也儲存不了太多檔案,所以儲存的空間還不能太小,這樣來說的話,我們從無始以來造作的所有的行為、印記、業,必得有一個儲存的地方,而且是到了來生,都還會繼續存在著的。因此,阿毘達磨的論師歸結出來,就提出是有一個主體儲存業的地方。

上節課說過,佛涅槃後百年,僧團分裂成上座部和大眾部,其中也可以說大眾部具備了濃厚的大乘色彩,雖然當時還未發展出大乘,但大眾部主要關心的是「解脫」的問題。而上座部關心的是「輪迴」,也就是關注論典、分析思考的阿毘達磨論師,經過不斷地思考,而提出我們在身體和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深處,有一個輪迴的主體,也就是業相續的主體。

針對這個主體,不同的部派,就使用了不同的代稱:

1.有分識(上座部和說假部)
2.窮生死蘊(化地部)
3.非即非離蘊我(犢子部)
4.細意識(經量部 ),據說大眾部也主張是有細意識,並把它稱為「根本識」。

阿毘達磨論師提出,必須有「業」的儲存體,但是「業」不是一種純的非物質體,也不是純物質體,如果以現代來解釋的話,「業」就像是一種能量(energy)的狀態。比如,「光」是一種能量,是非物質的狀態,但是組成「光」的「光粒子」又具有物質性的層面。同樣的,「業」就像「光」一樣,是具有一種能產生很多力量的能量狀態,是在六識深處存在的一種根本相續的心,這個組成「業相續」的主體就是「阿賴耶識」。

# 三,三性:新的空思想的展開

很多人會有一個誤解,以為「唯識的思想就是承認『識』的存在,因此,它完全與以《般若經》主張的『空』思想的中觀派是對立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唯識思想其實是完全承繼般若的空性思想之後,加以實修印證後,一方面彌補中觀易落入頑空的缺陷,一方面在空性的基礎上確立新的空性的理論的唯識思想。
唯識的主要經典《解深密經》,其中〈無自性相品〉中提到「三時教判」,就是將佛陀一生的教法內容分成三個階段——三時,並且判定三時的優劣。根據這個教判,佛陀的教法分成如下三個階段(三時):

第一時:為聲聞乘宣說「四聖諦」之教。

第二時:以隱密相為大乘宣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教。

第三時:以顯了相為一切乘宣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之教。

玄奘弟子窺基對於第二時與第三時的判定,是認為第二時是以「隱密相」宣說空性,第三時以「顯了相」宣說空性。這樣的說法跟藏傳佛教一般的說法不太一樣。總之,這三時當中,前面的二時之教,是還沒有完全清楚說出教法真意,也就是「不了義」,到第三時才全部徹底說出佛陀教法的真意,也就是「了義」。

如果把第二時的般若的空思想,和第三時的唯識三性、三無性思想相互比較的話,兩者同樣都是在宣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但是第二時是以「隱密相」宣說,第三時則是以「顯了相」宣說,這是兩者最大的差別所在。換句話說,可以說「唯識」的思想和「空」的思想,依據的都是同樣的教法,然而卻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而已;至於什麼是隱密相、顯了相之後有機會再細說。

《解深密經》可以說是唯識思想最重要的經典,所以我們對於這個說法,應該特別的加以留心。我們由此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唯識思想確實是空性思想的直系。

那麼,第三時的以「顯了相」宣說空性的思想,這個「顯了相」就是指三性、三無性說。在唯識瑜伽行派中,「三性、三無性」說是和「阿賴耶識」說是同等重要的論說基礎。而「三性、三無性」就是《般若經》「空性思想」的新開展。從如下的引證可以說明此一論點:

(1)《大般若經‧卷4、480》:「實有菩薩……(乃至)不生執著。」這一大段經文,在《攝大乘論世親釋‧卷4》、《攝大乘論無性釋‧卷4》和《大乘阿毘達磨雜論集‧卷14》中,都歸納整理成「十種散動」的分別,也都是依據唯識三性來解釋、說明內容。

(2)護法造的《大乘廣百論釋論‧卷10》也同樣以唯識的三性解釋《般若經》的「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色自性空,自性空故無生滅,無生滅故無有變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和「善現當知:色名諸色無性之性;受想行等廣說亦而」這段經文。

(3)安慧造的《中邊分別論譯疏》中說提倡三性的理由之一,是「為了借三性之門無迷誤地了達本性甚深的般若波羅蜜相」,意思就是如果要了解般若波羅蜜的意思,就要透過三性去了解甚深空性的義理。

(4)無著造《金剛般若論‧卷下》則以三無性來解釋《金剛般若經》的「須菩提,若聞此修多羅章句時不驚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的經文。

從以上的引證,可以看到唯識瑜伽行派的重要論師,如無著、世親、無性、安慧、護法,都不只一次的在不同著作中,以三性或三無性來解釋《般若經》的經文。由此可知,唯識思想,其實就是空性思想新的詮釋方式,或說是更進一步的論釋方式,只是唯識對空性的解釋方式跟中觀不同,但他們所解釋的內容,本質上是一樣的。這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的一點,今天就講到這裡。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2年1月27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