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嘎拉法會‧系列之三:正行修法.遣除障礙

瑪哈嘎拉法會‧系列之三:正行修法.遣除障礙

時間:2012年2月16-21日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瑪哈嘎拉正行:每日17小時 馬拉松式修法    

    16日上午9:00,所有與會僧眾進入德噶寺大殿內,舉行「入座典禮」(gral ’dzin)。超過千位的僧眾和尼師在大殿外等候入場,糾察師唱名宣告修法時擔任不同任務者的名字,這些僧眾便一一入場坐在事先規劃好的座位上。

    這份名單以大司徒仁波切為首,依序完整列出所有擔任任務者,包括上下跑動奔走、負責供茶的年輕僧眾。唱名結束後,其餘的僧眾快速進場找到空位坐定。糾察師在大殿內視察規劃是否適當,並等大家都依序入座後,宣布法會規範(tshogs gtam),也就是為僧眾宣說法會期間的注意事項。

    當法王噶瑪巴進入法會現場時,他戴著專門為特殊場合所著的事業黑寶冠(
    The Activity Hat,las zhwa),顯示著在法王的心中,這次瑪哈嘎拉法會有多獨特且意義重大。就在這一天清晨,瑪哈嘎拉長軌《盡焚嗔恚》儀軌被一一分送給大殿內的僧眾,這部儀軌是法王復興此項修法的核心,正如同《大祈願法會課誦本》是法王重振第七世法王的「祈願儀軌二十支」的心髓。僧眾迅捷傳遞著藏紅色與金色的儀軌,接著大殿內揚起傳承儀軌的唱頌,在大殿內的僧眾與數百年前的先賢之間,建立起一道時空之橋。

    法王法座前,僧眾在大殿中央排成兩列,左列以大司徒仁波切的法座為首,接著是被視為「秘密主金剛手菩薩」的嘉察仁波切,仁波切也是此次法會的主法上師;右列則由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為首,來自世界各噶舉中心的仁波切和堪布則接續而坐。

    僧眾後方桌上排列著三十多個綠茵色、長柄的中鼓,架設六尺高並與兩個主要大鼓和諧共鳴。大鼓圓形的鼓身幾乎頂到大殿的天花板,象牙色的鼓面寬達七尺,鑲嵌在滾金的深色原木框架上。這些從台灣訂製的大法鼓,是喇嘛梭多(Sodo)發願置辦、由德噶寺的華人法友所供養,這位明就仁波切的老侍者數週前剛過世。

    大殿的前方,壇城高台上法王的法座後面,陳列著五幅金框的大幅唐卡,佛陀唐卡位於中央,由四大教派傳承祖師的唐卡所圍繞;四大教派傳承祖師的上方是該傳承的本尊,其下則是他們的主要弟子。這些唐卡深刻反映出法王噶瑪巴對弘揚佛法、無分別尊重所有教派的決心。

    法王法座左後方,是第十六世法王讓炯日佩多傑的等身坐像,這塑像如此逼真,讓人一看到就會毫不遲疑的合掌鞠躬。第一世法王杜松虔巴的塑像也是如此栩栩如生,安坐在度母殿的另一側,這尊塑像也是去年在德噶寺舉行的、噶瑪巴九百週年慶典的重心。大殿中央金身佛像旁,是瑪哈嘎拉的護法壇城,第一個供桌是依照《三時供品》(藏文sKabs gsum ma’i mchod pa)經文所載,在黑布上以金線精繡出各式供品,包括各種食物、衣物和兵器,此外還有以金屬複製而成的供品。第二個供桌則是四個大型紅色朵瑪,這些雕塑出的供品足有四尺高。主要的一尊心型朵瑪,是瑪哈嘎拉的本尊朵瑪,其他三座代表向瑪哈嘎拉獻上的藥供、朵瑪和血供。

    離護法壇城不遠處大殿的右側,立著一尊瑪哈嘎拉頭像的朵瑪,十分傳神,令人一見而生敬畏之心。這尊屬於火供(rgyag gtor)用的朵瑪,藏文稱為「哈俠兒」(Ha zhal),意即「開口笑」,呈忿怒像。這座朵瑪被放置在兩層線織而成、象徵瑪哈嘎拉宮殿壇城的傘狀物上。瑪哈嘎拉頭像下方的四方空間象徵著世俗界,其四周紅黑相間的尖棍圍牆,是用來阻止拘禁於其中的任何邪魔逃逸,它的最下方則是由五大元素形成的觀修壇城。

    瑪哈嘎拉法會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及法教。瑪哈嘎拉會摧毀對法教和正法修行者的一切違緣與障礙,將一切的障礙,特別是過去一年的障礙遣除。壇城這尊瑪哈嘎拉的頭像朵瑪,將在2月20日火供,那天適逢藏曆二十九,是藏曆的護法修法日。

    2月16日午後,僧眾以短軌的《盡焚嗔恚》開始,進行為時三個半小時的唸誦,這部儀軌也被稱為「硃紅版」(mTsal ma),因為它是在完整的長版法本中以硃紅標示出需要唸誦的部分所成的版本。中軌則被稱為「黃金版」(ser ma),因為它是在完整的法本中以金色標示出需要唸誦的部分所成的版本。長軌指的則是《盡焚嗔恚》(sDang ba rnam sreg)的完整法本。

    短暫休息後,嘉察仁波切主持一個短暫的儀式,加持瑪哈嘎拉的頭像朵瑪。仁波切全程參與這尊朵瑪的製作,從一開始的製作到成品的加持儀式,一直到圓滿《盡焚嗔恚》的前行修法。

    2月17日到19日,僧眾每天從凌晨4:00開始,一天六座法,一路修持直到夜間9:30。僧眾在大殿內用早膳,並依照傳統,首座供茶與供僧早齋是由法王所供養。

    2月18日,嘉察仁波切和蔣貢康楚仁波切也出席了法會,法王則在最後一座法時加入,並與僧眾共進西藏麵食(thukpa)。接著幾天也是相同行程,僧眾受到多項供養。通常在供茶時,糾察師站在兩個大鼓之間,手中拿著平放的黃色尖帽,帽上放著一張紙,上書供養目的的詩體偈文:為了上師的長壽、法教弘揚,以及順利找到轉世仁波切,例如波卡仁波切等而做此項供養。這些善願在僧眾當天的行持下獲得了數倍的增長。

    2月21日是瑪哈嘎拉修法最後一天,漆黑夜空中、星辰依然閃耀,鼓聲與繚繞的鈸聲劃破了平靜的田野,在多日長時間的修法後,今日是僧眾獲取成就的日子。巨型瑪哈嘎拉的朵瑪由壇城中抬起,送至法王座前,法王以頭觸碰朵瑪並嚐了一小塊以為加持。接著朵瑪被供養給蔣貢康楚仁波切及嘉察仁波切。眾多的吉祥祈願散佈至天地間。

    短暫休息後,僧眾接著進行煙供法會,也就是一般為人所知的「甘露雲集」煙供,通常在新年前的法會尾聲時,會修持這項煙供,目的是遣除所有障礙,並對從上自佛陀下至護法等所有不同位階的本尊,進行廣大的供養。當法王和僧眾唸誦煙供儀軌時,如雲蒼煙從德噶寺大門旁的兩個大爐間冉冉升起,漸次融入初放燦爛的朝陽中。

    (英文報導:蜜雪兒.馬汀/中譯:馮復華/中文編輯:黃靖雅/攝影:噶瑪善治、噶瑪多傑嘉晨、Filip Wolak、Palten Nyima)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