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五堂課

實修慈悲法教,報答祖師恩德

時間:1月12日早上八點半至十一點
地點: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翻譯:堪布丹傑

第七品 宣說慈心與悲心

現在宣講著寂滅安樂的對治:觀修慈心和悲心,其中所謂貪著寂滅安樂者,亦即僅僅希望自己獲得涅槃,並且因為對眾生缺乏悲憫而不能承辦利他,即是諸小乘,此亦如云:由為自利故,捨眾多他利,知為自利大,故自利最勝。

若相續中生起慈心和悲心,就會耽著眾生而不會獨自解脫,因此應觀修慈心和悲心,阿舍黎蔣華扎巴也教誡:大乘人剎那也不應離開慈心和悲心,又說,他利是由慈心和悲心所攝持的,非是以嗔心。

其中首先是慈心。攝頌:類別所緣及行相,修法修量與功德,如是以等此功德,廣攝無量之慈心。其初者類別分三:緣眾生之慈心、緣法之慈心和無緣之慈心。此等亦如聖無盡慧經所云:緣眾生之慈心,乃諸發心菩薩,緣法之慈心,乃諸入行菩薩,無緣之慈心,乃諸已證無生法忍菩薩。

其中本節宣說彼第一種慈心,其所緣境為一切眾生。行相,及願值遇安樂之心。其修法,應觀待憶念根本恩德思維眾生的恩德。其中此生恩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母親。

母親的恩德有多少呢?有生身恩、難行恩、賜命恩和訓世恩四種。此亦如《勝般若八百頌》云:何以故?乃此母初生我等,做此難行、賜我等命,普訓世間。

其中生身恩:我們的這個身體並非最初就是一發育完全、肉體健壯、容色美好者而出現的,而是在母腹中漸次由羯羅藍、韽部陀之本性,以母親的血肉精華而長成,以食物的精華而養育,忍受所有羞愧、病痛和痛苦而成辦。

出生後,也是由小髮髻許養護至大犛牛般,難行恩,我們並非最初就是穿著衣服、配戴飾品、持有財物,攜背口糧而來的,除了嘴和肚子兩者外,空空如也沒有任何財物,來到一個沒有熟人的陌生之地時,母親不讓挨餓而賜予食物,不讓乾渴而餵以飲料,不讓受冷而給予衣服,不使貧窮而給予財物。

這也並非好像她自己不需要而與的,而是自己不敢吃、不敢穿、為了今生的安樂也不敢享受,為了後世的受用也不敢布施。實際上是不願自己今生、來世二者的安樂,而養育子女的。這也非好像以安樂閒暇而獲得,而是以種種罪苦艱辛承辦而賜予子女的。

造罪惡業,即從事漁夫、圖夫等種種不善而養育子女,感受痛苦,即從事經商、農耕等,盡夜腳踏霜靴,帶啟明帽,乘小腿馬,揮線為鞭、脛肉施狗、臉面施人而積攢著以賜予子女。另外,比起我們的父母、上師等恩人,這個將來成為何人尚不一定者更被珍愛。

以慈眼凝視,以溫暖呵護,在十指上捧玩,以悅耳之語呼喚,即說,嘎喔、阿歐、巴熱、歸色、勒勒、阿媽的乖寶寶等等。

賜命恩:我們並非最初就像現在一樣,乃一口、手靈活、任何男士也能作的大力士而出現,而是一僅如小蟲般弱不禁風、無有能力、矇矇懂懂者而出現,母親沒有拋棄並侍弄他,抱在懷中、從水火中救護、在險處把持、消除災禍、做經懺祈福、憂慮死亡、憂慮患病、做打掛、曆算、囊解、唸誦、法事等不可思議、不可估量之事而賦予子女生命的。

■身為大乘人,剎那間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

昨天已講完《解脫莊嚴寶論》第六品,今天進入第七品「宣說慈心與悲心」。

其中「善知識口訣教授」的部分,包括「無常」、「輪迴過患」、「業力因果」、「慈悲」、「菩提心」等,今天講的部分是「慈悲」。如同阿闍黎蔣巴札巴提到,大乘人剎那也不應離開慈心與悲心,若生起自利之心,就很難成為大乘行者。

對於「大乘」和「小乘」差別,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首先「乘」的意思,平時會以能夠承擔、背負不同物品的馬、驢子、騾子、牛等動物作比喻。比如「騾子」能夠承擔比較重的東西,但「羊」就無法承載重的東西,因此我們將「騾子」比喻為「大乘人」,「羊」比喻為「小乘人」。

若和我們的心相結合,「乘」指的是「承擔力」,例如小乘行者主要負責自己的利益,大乘行者則能承擔利益無量眾生的責任。因此大、小乘的差別在於自己的承擔力之差別,若我們不去瞭解,覺得這只是名詞之分,覺得只想要得到大乘的名號就夠了,這就產生錯誤了。

以觀音菩薩的成就法為例,此法本身為大乘法,同時也是密乘教法。修持它等於同時修持大乘法門和密乘法門,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修持了此法的人,就因此變成大乘或密乘行者,這主要還是由修行者的發心所決定。

若行者的動機只是擔心自己來世落入惡趣,或者想要投生天人,此法就無法幫助這個人成就佛果;若行者的發心是希望自己脫離輪迴,得到涅槃的果位的話,雖然觀音成就法是殊勝的大乘、密乘法門,但修持的利益,僅能幫助他得到聲聞的果位,因此對於他來說,這個法門並不是大乘法,而是小乘法。

■大乘最重要的是「為眾生的發心」

因此,修持大乘法門最終並不一定會產生大乘之果。是否成為大乘法,取決於修持時的發心和動機,這也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做到的。

而當我們修持大乘法門時,僅停留在「心向於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法向於道」,而讓「法」能轉向「道」的關鍵,就是以上講到的「希望一切眾生得到究竟快樂」的發心,若不具備此承擔的思維和發心的話,那就不是大乘法。

之前提到,只求自身得到寂靜涅槃安樂的對治法,就是觀修慈心和悲心,所以接下來,我想講一下什麼是「輪迴邊」與「寂靜邊」。

過去的祖師對此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所謂的「輪迴邊」,是指在業力和煩惱的驅動下,所陷入的無分晝夜、持續在輪迴中流轉的情況;而「涅槃邊」指的是斬斷了輪迴的續流,卻陷入了寂靜安樂邊的情況。

至於如何會落入這兩邊?智者們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主張,當一個人對輪迴生起貪執時,就落入了輪迴邊;而對於自身的涅槃寂靜安樂生起貪執時,就落入了寂靜邊。

又例如「凡夫菩薩」,由於是「凡夫」又是「菩薩」,因此以「他是凡夫」的角度而言,可算是同時落入了輪迴邊和涅槃邊,但其心中的道法,也就是佛法的善巧修持,卻並未落入任何一邊。

另外,例如以聲聞行者阿羅漢來說,雖然未落入輪迴邊,但卻落入了涅槃邊,而其心中的道法,有些祖師認為是同時落入了兩邊。這些內容對於經論的深入學習是有幫助的,但這裡就不細講了。

■三種慈心:緣眾生、緣法意、無所緣之慈心

《解脫莊嚴寶論》將慈心分為三種:

其中首先是慈心。攝頌:類別所緣及行相,修法修量與功德,如是以等此等六者,廣攝無量之慈心。

其初者類別分三:緣眾生之慈心、緣法之慈心和無緣之慈心。此等亦如聖無盡慧經所云:緣眾生之慈心,乃諸發心菩薩,緣法之慈心,乃諸入行菩薩,無緣之慈心,乃諸已證無生法忍菩薩。

接著談到慈心。平時談到發心的時候,會提到「七重因果」的發心方法,也就是知母、念恩等等七個次第的發心法,或是透過自他交換的觀修而發心的方法。

慈心分為三種:緣眾生而生起之慈心、緣法意而生起之慈心,和無所緣之慈心;另外,慈心也可分為單純的慈心、無量的慈心與大慈心三種。

慈心,是指希望眾生得到快樂,或幫助眾生得到快樂的心,依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分為「得樂多好」、「祈願得樂」和「實踐得樂」等等部分。而無論是慈心或悲心,不僅是在嘴巴上說,而是真正能從心底感受到:「若眾生都能快樂有多好啊!」

慈心較為詳細的定義是:「以不快樂的眾生為對境,生起希望他們得到快樂的心願或感受。」之前提到過,因為不同角度,「慈心」大致分為三種感受,第一是「若他得到快樂有多好」,第二是「祈願他人得到快樂」,第三個是「我要幫助他得到快樂」,大致有這三種。

慈心是不可能無因、無緣,自己憑空生出,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去培養修持慈心的緣。《解脫莊嚴寶論》提到「慈心」的對境是眾生,心願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這裡的對境,可以說是所有「不快樂的眾生」,並發願他們能夠得到快樂。

在這之前,必須先看到、先瞭解到他們不快樂的情況,或缺乏快樂的原因等等。而快樂分為「有漏」和「無漏」兩種,這也都是需善加觀察的。眾生不但不具備無漏的快樂,連有漏的快樂也付之闕如,多少人百般努力地尋求快樂,但最終得到的還是痛苦。

我們在開始練習慈心時,可以先從自己關心的人開始,這會比較容易,之後再逐漸練習,對於不親的或不喜歡的對象生起慈心。比如先以自己的「母親」和「親友」為觀修慈心的對象,當然,前提並非指那些不照護孩子的母親。

■僅修「慈」與「悲」,自有「喜」與「捨」

阿底峽尊者曾說:「在一切經續典籍或者儀軌中,最開始都提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觀修,就算是最簡短的密乘成就法,也一定會有這麼一段。」然而尊者接著說:「當一個行者修持『慈」和『悲』時,其實並不需要另外再修『喜」和『捨』,因為『喜、捨』已被包含於『慈、悲』當中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所謂慈心與悲心,就是「希望盡虛空的眾生離苦得樂的心」,因此,這樣的慈悲之心,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也無種族、類別之別,而是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因此,同時也就具備了「捨」心,也就是「平等心」。另一方面,由於希望眾生得到快樂,自然會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感到快樂,因此也具備了「喜心」。這是阿底峽尊者獨特的修心傳統。

總而言之,練習慈心時,先從親近、喜歡的對象來觀修,如《般若八千頌》中提到:「初生我等,做此難行、賜我等命,普訓世間。」等等,也就是思維母親對於我們的各種養育之恩,進而對母親生起祈願她能得到快樂的心。

訓世恩:我們並非最初就是一個學富五車、見多識廣、能力非凡者來到這裡的,而是除了對親友們哭啼叫喊、揮動手足外,什麼也不懂的一個,不會吃時教吃、不會穿時教穿,不會走時教走,不會說時教說,所謂者,阿、阿媽等等。

教以工巧明等種種知識,不齊者使齊、不等者使等。而且不僅是做過此次的母親,因自無始輪迴起即流轉,所以已經做過無數次母親了。

此亦如《無始輪迴經》云:一人將世間所有的土石、草木與森林轉成棗核許,第二人計算他們的數量可能有窮盡之實,而一有情作自己母親的數量卻無髮髻算。《親友書》亦云:地土轉成核棗丸,其量不及為母數。

如是輪流做過母親的恩德乃如前安立。因此那母恩是無量之數,應觀修怎樣生起願其歡喜利樂的真實心意,然而不僅如此,一切眾生都做過母親,做過母親者就如前一樣具有恩德。

再者,眾生的範圍是多大呢?虛空之邊週遍則眾生週遍,此亦如《普賢行願品》云:虛空無邊難可量,眾生無盡亦如是。因此觀修對愚週遍虛空邊際的友情怎樣生起一個願其利樂的真實心意,若能生起就是真實的慈心。

《莊嚴經論》亦云:菩薩念眾生,大慈鍥骨髓、橫時欲利益,猶如一子故。若慈心之力使得熱淚盈眶、汗毛直豎,就是大慈心了。如是當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慈心時,就是慈無量心了。修量,當沒有為自己求安樂之心,唯一希望眾生安樂時,就是慈心已經成熟了。

《月燈經》亦云:俱胝那由他剎土,所有無量諸供品,恆時以此供勝土,不及慈心之一分。觀修片刻的慈心也是福德無量的。《寶幔論》亦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不及須臾間,修慈一分福。

在未證菩提之間也有八種功德,《寶幔論》云:人天等慈愛、彼等亦守護,意喜身樂多,無有毒刃害,無勤事得成,趕生梵天界,縱然為解脫,亦得慈八德。復次,若守護自身也是此觀修慈心為善妙,就像大施婆羅門一樣,守護他人也是此觀修慈心,就像慈力王一樣,如是因成熟慈心,成熟悲心就不困難了。

悲心攝頌:類別所緣及行相,修法修量與功德,如是以此等六者,廣攝無量之悲心。其中類別分三:緣眾生之悲心、緣法之悲心和無緣之悲心。

其初者,即目睹眾生惡趣的痛苦等而生起悲心;次者,即自己(暗)熟四聖諦時,了知因果二相,內心遮止了對常與一的執著,對其他人不了知因果,執著常與一的諸有情之顛倒心生慈憫,三者,及自己在入定後,證悟了諸法空性時,對於諸實質有情產生增上悲心。

如云:菩薩入正定,串席力圓滿,實質魔所執,復生聖悲心。此三者中本節觀修第一種悲心,其所緣境為一切眾生。行相,即願其遠離痛苦和苦因之心,其修法,應結合母親而觀修。

復次,自己的生母在此處被他人砍殺、割截、蒸煮或焚燒,或因為極度寒冷而身體起泡,穿漏洞裂,非常可憐!如是墮於地獄的這些有情決定是自己的母親,被那樣痛苦折磨,怎能不生起悲心呢?應觀修願彼等遠離痛苦及苦因的悲心。

又,自己的母親在此處衰老而贏弱,毫無自由的被他人役使、鞭抽、捶打、殺害、割截等,非常可憐!如是墮於旁生的眾生也決定是自己的五親,被那樣的痛苦纏困。怎能不生起悲心呢?應觀修願彼等遠離痛苦及苦因的悲心。

又,自己的母親在千由旬的危險大懸崖,不知防護,前往懸崖沒有指路者,由此將剁入那一旦墮入就會經歷大痛苦且無有出期的懸崖,非常可憐!

如是天、人、非人三趣也是處於惡趣大懸崖,不知防護罪業斷除不善,沒有善知識的的攝持,若墮落就將改受三惡趣的痛苦且難以脫離,怎能不生起悲心呢?應觀修願彼等遠離痛苦及苦因的悲心。

修量,當斬斷了我愛執的繩索,非唯口說而生起願一切眾生遠離痛苦及苦因之心時,就是悲心已成熟了。其觀修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觀世音菩薩演說解悟經》若具一法則所有佛法如置掌心,一法者云何?即是大悲心。

《佛說法集經》亦云:是尊,如是轉輪勝王所乘輪寶隨往和物,一切四兵皆於彼處。如來秘密經亦云:秘密主,遍智智慧從大悲之根而出生,如是以慈心願一切眾生獲得安樂,以悲心願其遠離痛苦時,不喜個人獲得寂滅安樂,為了利益有情而樂於成佛是貪著寂滅的對治。

如是因相續中生起了慈心和悲心,對他人的愛執甚於自己時,如云,自續之痛苦,欲徹底消盡,所有他痛苦,此為聖士夫。所宣說的即是發殊心之士夫。譬如,如大施婆羅門一樣。

《妙法如意解脫莊嚴寶論》第七品、宣說慈心與悲心

■觀修慈心的三種方法

慈心的觀修也有多種方法,例如透過不同的「對象」、「地方」、「方位」等做觀修。

首先,以不同「對象」的眾生觀修慈心,這部分的觀修法包含「思維具備恩德的母親」等。而與自己有關係的眾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親人、陌生人及敵人。親人又可分為一等、二等、三等親等等,接著是無特殊關係的陌生人,而第三類的敵人,也可以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的敵人等等。通常,我們會先從親朋好友開始觀修。

第二種觀修法是從「地方」著手,藉由地方的不同來練習觀修。一種是從自己現在的住處,一直延伸到虛空界的眾生,例如我們現在在菩提迦耶,我們可以就所在地周圍一切正在受苦難的眾生,來開始觀修慈心,再慢慢擴大到整個虛空界。另一種方法是從倍受痛苦的三惡道開始,再擴及六道,逐步將慈心的範圍擴大。

第三法,是透過「方位」來觀修慈心。這比較容易理解,指的是東、南、西、北各個方位。首先從東方的眾生開始,再擴及十方一切眾生。一些口訣中提到,早上太陽從東方生起時,我們面向太陽,隨著光芒,想像我的慈心也隨之照耀四方,想像著「慈心的光芒,隨著陽光照耀眾生」。之後,當一天過去、夕陽西落時,我們面向西方,從西方開始想像這光芒照耀一切眾生。此外,由於中午的日光太強烈,所以中午不方便這樣的觀修。

以上講到觀修慈心的方法,種類確實繁多,但實行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自己不想修,懂得再多方法也無益處,但若真的想要修持,就不要只把「慈心」與「悲心」掛在嘴邊,而是應該認真去實踐,或至少也該嘗試一下。實際的觀修非常重要,不然有時我在想,別說「觀修慈悲心」了,就連嘗試都不嘗試的話,那就更別提「實修」了。

過去祖師傳授了如此多的法門,就是希望我們能因此具備慈心和悲心。所以,最重要的是,基於對祖師菩薩恩德的憶念,我們至少應該嘗試這些方法,去練習看看,看是否真的能夠幫助自己生起慈悲之心。

今天講授至此,明天講授「悲心」部分。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