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七堂課

文殊、彌勒兩大發菩提心傳承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時間:2016年1月21日上午
地點:菩提迦耶 德噶寺

 

今天會簡略介紹發菩提心的儀軌。《解脫莊嚴寶論》提到二個傳承:一個是從文殊菩薩傳到龍樹菩薩,再到寂天菩薩的傳承;還有一個是從彌勒菩薩傳到無著菩薩,再到金洲大師的傳承。巴沃祖拉成瓦所寫的《入菩薩行疏》中也簡略提到這二個傳承,我會依據這本疏論做一個解說。

兩大發菩提心傳承的異同

文殊菩薩傳承下來的儀軌,前行有六個部分:供養、皈依、淨罪、隨喜、請轉法輪、祈不入涅;正行有二個部分;結行部分有自歡喜、他歡喜二個部分。傳承自彌勒菩薩的發菩提心儀軌,前行有三個部分:祈請、積聚資糧和皈依;正行的部分只有一個,就是發起菩提心;結行有二個部分:生歡喜、說學處。以上提到的都是發起願菩提心的儀軌。

發起行菩提心的儀軌,也有不同的前、正、結行。前行有七個部分,例如祈請、去除共同障礙、去除不共的障礙等等。正行部分就是領受行菩提心戒。最後結行有五個部分,例如講說利益和開示學處等等。這兩個傳承的儀軌也稍有不同,以上主要依據的是巴沃祖拉成瓦的《入菩薩行疏》。

有些大師認為,以上兩個發菩提心的傳承,不只是儀軌文字上的不同,而且內容意義上也有差別。但也有一些大師認為,其實二者沒有任何差別。認為這二個發菩提心的傳承有所不同,並分別稱之為中觀和唯識傳承的,主要是薩迦班智達和他的弟子們。薩迦班智達在《三律儀釋》中說:「大乘發心軌,中觀唯識二,此二見相異,儀軌亦有別。」

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的嫡傳弟子第二世成列巴,或稱貝康譯師,他在所撰寫的一部顯密總義《噶瑪車乘》中很清楚地提到,這二個傳承在內容意義上有中觀、唯識的高低之別。他認為,這兩個儀軌在戒師、戒子、戒本、學處和還淨方法上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中觀、唯識見解上的差別而造成的。他還進一步解釋說,因為中觀見較為深奧,也因此要求比較寬鬆、善巧。而唯識相對於中觀來講,它的見解比較低劣,因此儀軌內容比較嚴格。這個說法跟薩迦班智說法大致相同。

然而阿底峽尊者認為,這兩個傳承沒有任何的差別。同時,阿底峽尊者所寫的發菩提心儀軌涵攝這兩個傳承。宗喀巴大師的《菩提大道》教言中提到,這二個傳承的願菩提心儀軌,只是在文字上稍有不同而已,其本質內容上是一樣的。宗喀巴大師並進一步說明:有些人把這二個傳承儀軌貼上了中觀、唯識的標籤,然後認為兩者在戒師、戒本和根本墮罪上有所不同;但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缺少了觀察。

之前提到的巴沃祖拉成瓦在《入菩薩行疏》中的看法,基本上和宗喀巴大師一致,也就是這二個傳承儀軌在文字上雖有些不同,但是內容意義上是一樣的。然而為什麼會有文字上的差別呢?主要是因為弟子根器、喜好的不同。舉例來說:一個喜歡簡略的弟子,可以用中觀的發心儀軌,而喜歡繁冗的弟子,可以用較為繁冗的唯識儀軌。

總的來說,在噶舉派當中,尤其是噶瑪岡倉來講,很少會用中觀、唯識的名稱來區分這兩個發心的傳承。我們不這麼標識的原因在於,這樣做會讓人產生誤解:由於傳統上認為中觀見比唯識見更加殊勝,所以有人可能會因此認為這兩個發心傳承有優劣之分,或者會特別輕視由唯識派無著論師傳下的發心儀軌。因此,我們噶瑪岡倉不會將這二個傳承稱之為中觀派和唯識派,而是會說它們是深見派和廣行派。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教言集當中收錄了一部〈發菩提心的儀軌〉,其中提到:「現在一般人稱之為中觀傳承和唯識傳承的發心儀軌 …」我們從當中的用詞「一般人稱之為」,就可以推測第八世法王也不那麼認同。

勝義菩提心可否透過儀軌生起?

另外有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勝義菩提心是否能夠透過儀軌生起?西藏第一部翻譯的佛經是《諸佛菩薩名稱經》。這部梵文佛經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藏王拉托托日年贊時從天而降,另一種說法是由一位印度的班智達帶來西藏。總之,這是一部很重要的經書,受到歷代藏王的重視,因此許多藏王詔書、寺院的碑文,尤其敦煌出土的文獻當中,都使用了與這部經書相同的文字和語法,例如七支供養文等等,而且這部經也提到了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的用詞。另外,收錄在阿底峽尊者著作的《百段略法》當中,由龍樹菩薩所撰寫的一篇〈發菩提心文〉中,也有提到發起勝義菩提心的部分。

在密乘來講,不論在上下部密續當中,有提到生起「月輪金剛之心」,月輪代表世俗菩提心,月輪上的五股金剛杵代表著勝義菩提心。因此,密乘普遍認為,勝義菩提心是可以透過儀軌生起的,這比較沒有爭議,主要問題是在於經乘。在經乘當中,對於勝義菩提心是否可以透過儀軌而生起,有的說可以,有的說不可以。認為不可以的,主要是薩迦班智達和他的弟子們,薩迦班智達在他的《三律儀釋》中提到:「勝義菩提心,依止修力生,非依儀軌生。」

另外在寧瑪教派當中受到重視、由阿里班千.貝瑪旺吉嘉波撰寫的一部有關三種律儀的著作當中提到:「『勝義菩提心可以依靠儀軌而生起』的說法,是站在密乘的角度而說的,經乘並不這麼認為。從經乘的角度而言,透過儀軌而發起的只是一個承諾,而勝義菩提心唯有透過實修之力才能生起。」

然而,有一些大師認為勝義菩提心能夠依靠儀軌而生起。岡波巴大師教言集當中提到:「願、行,世俗、勝義菩提心的生起和儀軌是有關連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僅有願、行等世俗菩提心的儀軌,也有勝義菩提心的儀軌。昆謙貝瑪嘎波的《三律儀廣解》中提到:「要依照龍樹菩薩的發心儀軌所說,次地領受世俗、勝義菩提心。」換句話說,他也認為勝義菩提心可以透過儀軌生起。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在《知識寶藏》中提到:「不應該斷然否定勝義菩提心能夠依靠儀軌而生起。四灌頂當中的第四灌頂即是依靠文字而得到,因此沒有理由說勝義菩提心無法透過儀軌的文字而生起。」

總之,勝義菩提心可以依靠儀軌而生起的根據,從經據上講,就是佛所說的《諸佛菩薩名稱經》,以及龍樹菩薩所著作的《發菩提心儀軌》。從邏輯推理上來講,就是依照蔣貢羅卓泰耶著作的《知識寶藏》的理路。

接下來,我想講一個跟這個有關的歷史故事。有次竹巴昆列大師到了貢波地區,他跟隨第七世法王噶瑪巴確札嘉措學習《甚深內義》和《心氣無二》等等法門,法王也慈悲給予他衣食上的照顧,整個求法之行很是圓滿。有一天,法王提出一個問題,也就是勝義菩提心可以透過儀軌而生起嗎?法王身邊有一位來自波沃地區的一個名叫噶具瓦的行者——「噶具」的文意是十部論,意思是他學習過十部論,他回答法王說:「聽說依照薩迦派的看法,勝義菩提心無法透過儀軌而生起,但是對於我們師徒來講,其實沒什麼差別。」意思是說依靠儀軌生起也可以,否定也可以,沒什麼差別。

當時並不出名的竹巴昆列也湊著熱鬧發言:「勝義菩提心一定要依靠儀軌生起,而且是要透過這個儀軌的精隨生起。這個儀軌的精隨是什麼呢?就是上師的加持。如果說加持不是儀軌,那還有什麼真正的儀軌呢?」竹巴昆列背得出整部《喜金剛續》,接著又引用其中一偈說:「遠離言詮之俱生,任於它處不可得,依師教示時方便,自身福德而得知。」意思是這個無法言說、形容的俱生智慧,用任何其它方法都不可能生起,唯有依靠一位知道恰當時機教授的上師,以善巧方便給予教授,再加上自身福德的積聚,才有可能生起俱生智慧。接著竹卓巴昆列又補充道:「儀軌不是把鈴搖地叮叮響,把鼓敲地咚咚響,若想參透甚深法義,就必須透過儀軌,因為儀軌就是幫助我們領會甚深法義的方法。除此之外說再多『儀軌、儀軌』,皆是空談而已。」大家聽完都很驚訝,覺得他很有學問,因此隔天就禮請他上座。

我覺得竹巴昆列大師說得很有道理,儀軌的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表相文字的儀軌,另一種是實相意涵的儀軌。有些人認為勝義菩提心無法透過儀軌文字而生起,唯有透過實際體驗才能領悟,而世俗菩提心其實也是一樣,只是唸唸「我從今天起發誓生起菩提心」等等的句子,也並不一定能夠真正發起心來。世俗菩提心需要有紮實的修心法門作為基礎才可能生起,像是七重因果教授、自他交換等等修心法門。這些修心的基礎穩固了,菩提心才有可能生起。因此,無論世俗或者勝義菩提心,其實都必須依靠實修才可能生起。

現在很多人喜歡唸誦儀軌,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唸的是什麼,講的內容是什麼。在這樣糊裡糊塗的狀態之下,我覺得這很難真正得戒或得法。過去噶當派的善知識博多瓦大師曾說:「我最早的確是在戒師跟前領受了出家戒,但卻是之後在熱振跟隨老居士仲敦巴大師時才真正得戒。」因為他透過仲敦巴大師的開示,才生起真實的出離心,所以說那時才真正得到了出家戒。

這段故事跟上面的說法是一樣的,如果只是跟隨戒師唸誦戒文,但是沒有生起出離心的話,也就無法真正得戒,那麼這時所唸的儀軌,就是表相文字的儀軌。而任何幫助我們生起了出離心的方法,就是實相含義的儀軌。

總之,勝義菩提心能否透過儀軌生起,有以上幾種不同的說法。但是我覺得眼前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世俗菩提心。要生起世俗菩提心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是具備了五眼、五通的聲聞、緣覺聖者或者阿羅漢們,也都很難生起菩提心,更不用說身為凡夫的我們了。例如佛陀的上首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經典記載說他在生起菩提心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且之後還壞失了菩提心。所以不是簡簡單單向戒師回答一聲「磊梭」(善哉)就能生起菩提心的。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生起世俗菩提心呢?我覺得之前的準備一定要做足,一個是要好好修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練習菩提心,要做到連二乘聖者、阿羅漢們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修持。再一個方法就是努力地積聚廣大的資糧,因為如果資糧不具足,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生起的。

是否具備菩提心的檢驗

有沒有具備菩提心,其實從一個很簡單的問答中可以得知。例如如果有人問:「你的宗教信仰是什麼?」,通常很快就能回答是佛教徒。再進一步問:「那你屬於哪一個乘法?」,可能回答說是大乘弟子當中的密乘等等,你可以回答地很快,幾乎不用思考。但如果換另外一個問題,其實是比較簡單基礎的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是一個好人嗎?」或者說:「你相信因果嗎?」這時可能會有點猶豫,不敢像之前回答地一樣乾脆。之前回答是佛教徒時很乾脆,但在面對是不是好人,心是不是很善良的問題時,回答卻有所遲疑,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狀況,因為當你回答是佛教徒的時候,就應該已經說明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啊!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敢回答是善良的人時,又怎麼可能敢回答自己是佛教徒,甚至是大乘的佛教徒呢?因此,僅僅是身為佛教徒,都很不容易了,何況是生起菩提心呢?

有的人會說:慈悲喜捨也沒什麼了不起,外道也有慈悲喜捨的法門。是的,佛學名相誰在嘴上都能說,重點是自己是否真的懂得其中的含義,並且有沒有試著去實踐。因此我們也該好好想想,到底什麼叫做悲心?很多人以為悲心只是面向他人、對於他人要慈悲,其實對自己也是要有悲心的。我們會說悲心包含了兩個面向:對自己的叫做出離心,對他人的叫做悲心。

出離心和悲心是一體的兩面。為什麼對自己的悲心是出離心呢?因為對自己的悲心,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痛苦,並想從中解脫出離。有了這樣的出離心時,也比較容易生起對於他人的悲心。換句話說,如果連自己都沒有想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又怎麼可能對於他人在輪迴中的痛苦、磨難感同身受呢?因此,以後在想到悲心時,我們應該先反省自己是否生起出離心了,接著再想想他人的痛苦,生起利他的悲心。因此,這二方面我們都必須要具備。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