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課程:菩提道燈論(第一天)

法王課程:菩提道燈論(第一天)

原著:阿底峽尊者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
2010年12月10日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德噶寺
祈願法會舞台
翻譯:堪布丹傑
聽打︰雷雅惠
校稿︰噶瑪樂說

12/10

 

讓慈悲像氧氣,充滿著地球!

一念捨棄眾生,就破了菩薩戒,哪怕只是一個眾生。

前言
在往年的祈願法會期間,我們都會舉辦課程。最早,當我們還住在大乘旅館的時候,地下室有一個還算寬敞的空間,主要針對外國法友的課程,在那邊舉行。之後學員愈來愈多,原有的場地不敷使用,我們陸續改換到雪謙寺的大殿,和台灣佛寺的大殿舉行課程。

沒有多久,這兩個地方也不敷使用,所以又換到怙主明就仁波切的德噶寺大殿舉行課程。這一次,在座的僧眾和在家法友如大海一般眾多,於是換到了這個更寬敞的祈願舞台。

這次課程主題是阿底峽尊者所撰寫的《菩提道燈論》。選擇這部論典的原因有幾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岡波巴大師開始依止的就是噶當派傳承,修持噶當派的教法,並且成為了該派的善知識。

之後,大師跟隨密勒日巴尊者,得授實修加持的傳承;如同兩大河川的匯流一般,岡波巴大師兼修噶當派和大手印法門,創立了達波噶舉傳承。大師如黃金般的心子──康巴三士當中的一位,即是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

杜松虔巴誕生在今甘孜縣生康區哲謝地方。十六歲出家,跟隨阿底峽尊者的親傳弟子──玉確旺等多位大師,聽聞諸多噶當派口訣。十九歲時前往衛藏地區。二十歲 時,親近堆龍甲瑪瓦大師和洽巴確吉森格大師,學習「自續派東方三師」的論典和「因明七論」。之後在大覺者夏惹瓦大師和他的弟子達篤瑪二人跟前,聽聞與實修 噶當派法教七年。

三十歲時,前往親近岡波巴大師。岡波巴大師說:「我最開始是這樣修持的,你也應該如是修持。」因而傳授了「道次第」法門。之後,次第地將耳傳的口訣,傳授給第一世大寶法王,法王噶瑪巴也因此而成為兼修噶當派與大手印法門的行者。

雪域西藏的達波噶舉派,首創兼修噶當與大手印法門的傳承。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也以修持噶當派的道次第為主,並且廣學當時西藏所能學到的各種法門,尤其是 馬爾巴傳承的密集金剛等等續典和大手印法,進而開創了「甘丹噶舉」的傳承。以上是對於兼修噶當與大手印法門的兩個傳承的簡略介紹。

噶瑪巴杜松虔巴誕生於1110年,到今年2010年,剛好是九百年整。適逢如此難得時節,正應該來講佛陀正法的醍醐──《菩提道燈論》。我自己並不是很精 通這部論典,但是為了不要讓噶當與大手印的合修傳承失傳,希望藉此論典的講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鼓勵眾人修持與弘揚這個傳承。

如果我講解的內容,有任何的錯誤或矛盾,先祈求各位的寬恕。希望不要因為我個人的疏失,而使各位心生煩惱。有時我可能會說錯,但是心上,我總是盡力做到如 法,因此,請各位不要心生煩惱。如果有任何利益或者善的部分,也希望各位能夠好好深思法教,並且和朋友分享這份法喜。

這次主要說法的對象是喜馬拉雅地區的在家眾!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一點!

「人身難得」偈,一天要念五遍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
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具備暇滿條件的難得人身,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僅僅是知道還不夠,應該更深刻地體會、思維:「我現在得到了難得人身,未來再次得到是很困難的。」經典中說,可以透過因、比喻和數量等等各個方面,來思維難得的道理。

 

許多外國弟子無法理解人身難得,他們問我:「世界上的人不是愈來愈多嗎?許多地方甚至人滿為患。」其實,去思維世界上人口多少,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幫助,這個思維是要用在自己的身上,幫助自己珍惜人生。

 

因為要得到暇滿難得人身的果報,需要具備很多功德的善因,和持守清淨的戒律等等條件。有時想想,要能夠持守一條戒,都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圓滿持守能夠投生為暇滿人身的戒律,因此,自己具備了這樣的善因,得到了人身,是很不容易的。

 

「既得能辦人生利。」這裡的士夫,意思是好漢。這是一個讚嘆的詞語,例如稱讚一個人是大丈夫。梵文的士夫稱為「布汝須」,意思是「有能力者」。

 

平時我們會認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是一個有膽識的勇者。我曾經看過一張照片,在外國有一個地方,他們有一種傳統,就是會用鐵鉤等器具殺害海豚,血把整個海灣 都染紅了,他們認為能夠殺愈多海豚的人,就是勇士;這樣的畫面真是讓人傷心難過,我們應對這樣的愚癡行為生起慈悲心。

 

(此時陽光照在法座上的法王身上,法王開玩笑說,我設計舞台只想到大家別曬太陽,倒忘了自己,再曬下去就會像比哈爾省的人一樣黑了。)

 

所以,到底具有怎麼樣的能力,才能稱為「有能力者」(大丈夫)呢?意思是,能夠善用難得人身,而得到人天果報,或者二乘自利的果位,不僅如此,甚至能夠成 就圓滿的佛果;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士夫。這樣的大丈夫,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得到成就;這種人身極為難得,這是我們必須認知的。缺乏了 這樣的認知,我們就是在浪費人生。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我們不應該把這難得的人身,白白用在得到今生各種短暫的快樂。什麼叫短暫的快樂?就是衣食、名聲等等。我們應該努力 幫助自他得到究竟快樂,這才是難得人身真正該做的事情;不要入寶山卻空手而回。如果虛擲人生,以後想要再次得到,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明辨善惡、懂得取捨的智慧;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有害。我們雖然有這種明辨善惡的本能,但是卻將它用在自私 自利的事情上。情況好一點的,會多照顧一點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但也僅此而已。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的過度自私,傷害了很多生命。例如吃葷的人,有多少 魚、雞、牛、豬等等生命,為了我們的口腹之欲,而受到傷害、宰殺。

 

我們擁有這樣的智慧,卻沒有用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面,對於其他生命的苦樂,我們總是漠不關心,從未好好思維:「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會傷害眾生?」只是眼睜睜地看著眾生受苦痛而已──我們的心自私而且封閉。

 

如果把心擴大,不只為自己,也不僅為了自己的家人;但如果一開始就說「利益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可能又太空泛。我們應該就從週遭實際發生的事情去思維,看看有什麼傷害是可以預防的。如此,取捨的智慧才算有作用、有意義。

 

不然,如果將難得的人身用在自私自利的事情上,那麼,還不如不要擁有這樣的人身來得好。從某些角度來說,人有時候還真可怕,我們認為獅、虎、熊等動物很可 怕,但事實上,人類比他們可怕上萬倍──世界上各種戰爭的武器,並非獅子老虎製造,而是人類所製造。同樣地,世界各地的戰爭,或者各種的疾病,各種四大不 調的災難,是誰造成?大部分也是因為我們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

 

人類如果錯用自己的智慧,將對整個地球,和地球上每一個生命,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應該靜下來想想,身為人的責任是什麼?

 

我們被稱為佛弟子,也被稱為大乘、密乘或者某某教派的行者,但是光有稱謂是不夠的,不僅如此,僅僅是對三寶、佛教有些信仰,也還是不夠的,這是我個人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僅僅是這樣,你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

 

看看現在的佛教徒,其實跟非佛教徒沒什麼差別。同樣大乘佛教徒和非大乘佛教徒,好像也看不出哪裡不同了。剩下的只是各種不同的虛名,而不具備任何實質,這樣只是空過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身為人的責任是什麼?

 

從思維人身難得開始

 

我們應該盡量成為一個能夠負責任的人。就像之前所說,為什麼最開始要思維「轉心四思維」,其中又要從思維人身難得開始?首先佛教沒有一開始就要你信仰三 寶,而是要你了解身為人的珍貴和能力,進而了解我們和其他生命的共存關係。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在行善、修行,但是總覺得好像沒什麼進展,為什麼會這 樣?

 

過去祖師說,這就是因為沒有對:「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人身難得的道理好好思維的結果。

 

所以,至少每天應該念誦這個偈文一百次。不只念誦文字而已,更應該好好思維分析這個道理。之後再去次第學習利益一切眾生的方法,這樣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圓滿自利、利他的大丈夫。

 

如果連基礎的思維都沒有,要想馬上成就金剛持的果位是不可能的;連一個善人都做不到,怎麼可能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善人。在善良的基礎上修持佛法,才有可能成就其他法門;如果不具備好的人品,修再多的佛法,有時只會讓你變得更奇怪。

 

我們得到了難得的人身之後,要如何讓它有意義?就像之前提到過,名聲或錢財,不會讓你的人身變得有意義。因此,我們至少要用這個人身,成就來世人天的果報。透過行善,才能投生到善道;要有善因,才可能有善果。

 

佛法當中的善因,主要是指十善,而十善主要在於我們的動機必須是善因。例如第一個不殺生,主要指的是不要有殺生的動機,所以什麼稱為善?就是改變我們的 心,我們要讓自心變得寂靜、調柔,不再讓煩惱作主。做得到這樣,就是向善。外在的裝模作樣、花言巧語,並不是真正的善。這是為什麼十善都會強調動機,它指 的是心態的轉變。

 

法的意思是改變、整治。我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心?你需要工具,工具就是佛法。佛法在藏文叫做「卻」,「卻」的意思就是調治、調整。想要修持佛法,調整自 己,就必須要知道「道次第」。沒有道次第,你會不知道如何修持。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我們的根器、能力、心力都有差別,所以,我們必須按部就班地改變自 心,不可能一蹴可及。

 

現在很多修行人,沒有具備道次第的基礎,就想直接開始學習密乘。剛開始好像還蠻新鮮,對於密法也蠻有信心,但是慢慢的各種問題就會浮現。所以,我們應該要 從基礎做起,依照道次第,按部就班地修持。密乘有很多儀軌,還有禮拜、繞塔、念咒、課誦等等的修持方法,這些當然都是佛法,但是如果沒有道次第做為基礎, 會只是隨聲附和、做做樣子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法修持。

 

正文
這一次,我在這裡要給予「菩提道次第」的教學,「菩提道次第」是三世一切諸佛共同唯一行持的大道,是龍樹和無著兩位大乘師的軌則,是證得遍知解脫聖者的傳規,是阿底峽尊者和藏地祖師心意的精髓。

 

欲對「燈論」生信心,先了知兩種殊勝
按照超戒寺的智者們的傳統,首先是講解作者的傳記,藉此表示法源清淨的殊勝。接著要講解法的殊勝,藉此表示此論的意義殊勝。第三會講解如何藉由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起信心。

 

一.作者殊勝
首先講解的是這部論的作者的殊勝。此論的作者是阿底峽尊者,尊者出生於印度邦嘎喇地區,應該是現今的加爾各達附近,尊者出生於當地的薩霍爾王室。尊者圓滿學習三藏典籍,並且生起殊勝的證悟。

他的事業當中最特殊的,也是對於我們最有恩的,就是尊者來到西藏,傳播甚深和廣大的佛法,使佛教在西藏得以興盛。尤其,傳下了這部《菩提道燈論》,讓佛陀正法傳承得以延續。如今我們能夠在這裏講說、聽聞這部經典,都是阿底峽尊者的恩德。
班智達那措大譯師在《八十讚頌文》中說:「如果尊者不到西藏,藏民將如盲人一般。」當時西藏的密法興盛,但是很多人都錯誤地修持,因此亂象頻生;顯乘修持 方面來說,也只剩下一些過去祖師的零星筆記,學修的傳統都已敗壞,可以說一切顯密的修持都已式微。因此當時的藏王──菩提光王,以過人的膽識,至誠邀請尊 者入藏,重新恢復了佛教。

所以,印度的班智達們對藏地有很大的恩德,尤其是阿底峽尊者,對於藏傳佛教的興盛,更有著無可言說的大恩。就像之前提到的,噶舉整體,尤其是達波噶舉當中的實修噶瑪噶舉派的學人,都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恩尊者。

二.法的殊勝
接著談到第二個:法的殊勝。就像先前所提到,阿底峽尊者是一位心量開闊,沒有偏私的聖者。所以當時尊者在超戒寺──圓滿具備了佛教根本四部的寺院──受到 寺中各部所有僧眾,共同地愛戴與讚嘆。尊者到達西藏之後,也對仲敦巴大師說:「我是大眾部的僧人,你是說一切有部的僧人,另外還有犢子部和上座部,我想應 該在藏地,建立起四部圓滿的僧團。」

但是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原因是大眾部的戒法當中提到,如果犯了四根本戒,可以從其他部派重新領受。但有鑑於當時的西藏,在修持上非常的混亂,許多密法也遭到濫用濫修,因此,不應該在這種時刻,引進大眾部的戒法。也有人認為,同時建立四部僧團的話,會造成紛爭。

面對各方的說法,尊者的態度都是「道括四方」。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有三藏十二部經、四部續典的分別,但是這一切都是佛法,因此應該平等、無有偏私地去修持。這些在尊者的傳記當中都有清楚的記載。

我們看到阿底峽尊者的心,總是以整體佛教為重,同時平等地結合不同的教派和傳承。尊者將他對於佛教的通曉,撰寫成此部道次第。同時,尊者也彙整龍樹中觀和 無著唯識這兩大傳承各自菩提心戒的戒法和學處,成為一套完整的菩提心法門。尊者融合開闊的思想,遍及他的所有著作。

《菩提道燈論難處釋》是否為尊者自己對於《燈論》所寫的自注,至今仍舊存在著許多爭論,有的人說《難處釋》是尊者所寫,例如噶當經典派的善知識─ ─ 夏惹瓦曾經援引「自注」的內容,論述兩大傳承的菩提心戒無有違背,所以許多著名的噶當派大師,承認有此自注;然而宗喀巴大師則認為,尊者曾經在透領寺撰寫過燈論的自注,但是後人在其中又添加了很多內容。

無論如何,《燈論》是一部圓滿闡述三種士夫道次第的典籍。所有顯密、大小乘的內容全都融攝其中,它的文字不多,但是內容卻包含了一切佛典的內容。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講,你也不需要閱讀太多經典,僅僅是學習這一部論典,也就足夠了。

聞法方式和說法方式

接著談到的是如何透過對於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起信心。其中提到了聞法的方式和說法的方式。

如何聽聞才如法?

傳統上有所謂的「斷器三過」: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意思是,聞法時我們不要成為這樣三種人:
覆器:聞法者要避免不專心(如同一個倒置的容器)、漏器:不憶持(如同一個漏底的容器)、毒器:夾雜煩惱(如同一個有毒的容器)。同時要具備三種想法:
一.覆器:
說法者如同醫師,佛法如同醫藥,自己則如同病人。總之,說法不是為了打發時間,也不是無論講者或聽者有沒有心,都得舉辦的傳統,如果是這樣的話,聽者和講者都有過患。
二.漏器:
聽法者要有強烈的想要求法的動機,就像是一個口乾舌燥的人,快要取得水源一樣,他會瞪大眼睛、張開大嘴,準備喝水。聽法者不能像吃飽撐著,然後還很不甘願 地再吃再喝,如果聽法變成這樣的話,那就很奇怪了。但是很多人的心態的確如此,他們心中想:「自己佛法也懂不少,經典也讀很多,修行也不錯。其實,我不需 要來聽法的,但是不去又怪怪的。」然後,勉強自己坐在聽法席,心中對講法者卻一點恭敬也沒有,對說法的內容也毫無興趣。這就好像勉強餵食一個我慢驕傲過盛 的胖子一樣,是很奇怪的。
三.毒器:
多竹千仁波切曾說:「縱然說者充滿罪過,修持其意無有錯謬。」意思是,縱使一位說法者他被煩惱牽引,身口意被罪過染污,而且他不甚了解經典的涵意,也不具 備任何的實修。雖然他具備這麼多罪過,但是透過他的口所講述的內容,是佛陀所說的正法,也是過去祖師大德的教言,他可能只是口上唸唸,這些內容卻是正確無 誤的。
因此如果能夠正確理解這些內容,並且實際修持,就算說法者有問題,但聽法者無誤的話,也還是可以的。就像俗語說:「凡夫口中出箴言」一樣,就算是凡夫,偶爾也會說出一些有道理的話。請大家謹記在心。

如何說法才如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方式,我自己的心態是,希望能夠利益到每一個人的心,這是最主要的。我不想示現成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好像格西一樣,能夠條理分明,旁徵博引。首先我也沒什麼學問,同時我也懷疑這樣的說法方式,是否真正能夠利益到大家?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沒學問,卻喜歡引經據典。」這句話是說,你對於浩瀚的佛經沒什麼理解,也沒有閱覽過,但是卻背下很多經典文句,例如《入菩薩行論》、 《入中論》、《大乘莊嚴經論》裡怎麼說等等;現在時常看到一些節錄佛經的小冊子,好像變得你不再需要去看整部經,只要看這些輯要就好。不去閱讀祖師辛苦撰 寫的典籍,只看那些名句輯要,這會養成不好的習慣。

總之,我自己也沒什麼時間從頭到尾閱覽整部典籍,也沒試著那麼去做,所以我也沒法旁徵博引,我會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些自己覺得受用的、有感覺的內容。

平時,跟大家分享的時候,我會講解自己所能理解的,並且是一些實際能夠修持的方法。如果太多超出我能力範圍的、自己做不到的內容時,我覺得並沒有意義。

什麼是佛教?過去的祖師告訴我們:「佛教就是了解到佛教的典籍,不是用來做學問或辯論的,所有的典籍,都是幫助我們實修。」一切的典籍,都是用來降服自 心,我們應該如此去實踐。就算只是學到一個法門,你都應該將它用來降伏自心;你可能只有機會聽到一座法、一堂課,但是你也要讓這堂課變成是你降伏自心的方 法。

所以,重點不是內容如何?而是聞法之後,有沒有用在自己的心上,這是最重要的。與其去想:「這個人說的真無聊,都是些沒什麼用處的話。」還不如自己好好善 加思維,反省自己有沒有實踐道次第,這是更好的。總之,現在我們的身體已經坐在聽法席上了,我們就不應該散亂,而應該專心聞法。

此論的講述, 開始先是總說,之後是別說,今天早上先說總說。

從聲聞乘的角度來說,教主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是以百劫的時間積聚資糧,但是以大乘來說,佛陀是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圓滿積聚了資糧。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誕生於印度,之後在聖地菩提迦耶示現成道,為眾生開示能夠得到人天善果和究竟佛果的正法。

佛陀從開始,中間的過程,一直到最後,沒有任何作為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最開始的發菩提心,就是為了眾生而發。

佛法無深淺,人心才有深淺

講到這裡,我想說一下現在的一個現象。我們都會學習四部的宗義,也就是有部、經部、唯識、中觀的義理,我們會說「跨越宗義的大海」,所以在佛學院裏面,僧 人都要廣學各部宗派,同時也要學習外道的宗義,就算無法透徹了解,至少也要對於佛教論典當中提到的外道宗義,有所了解。

現在這些外道是否還如此講解他們各自的教義,我們不得而知。總之,經典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學習:學習外道見解時,不會覺得不對。對於佛教四部宗義存在的許 多矛盾和爭議,也不會覺得奇怪,但是奇怪的現象是,現在很多佛弟子對於去學習、思維或修持同樣是佛教,又同樣是屬於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卻會覺得無法接 受,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們不是都說想要成就「遍知」的佛果嗎?也就是要遍知「一切的知識」,只要是知識,無論佛教的知識或者外道的知識,無有迷惑的智慧,都會去追求。因此,無論是噶舉、寧瑪、格魯、薩迦,或者是苯波、覺囊等等教派的宗義,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知識。

尤其現在這個時候,我們身負延續和教育藏族人民的關鍵時刻,如果把雪域西藏珍貴的文化和法教,當成餵食牛羊的雜草一般來捨棄的話,實在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這其實就是在障礙遍知佛果的證得。

看見眾生苦,如見鍋中燒,剎那不能忍

佛陀為什麼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目的也是為了要幫助盡虛空一切眾生。如果是緣覺或阿羅漢的二乘行人,不需要像佛菩薩一樣花那麼長的時間,經典說只需要三生的時間;同樣地,最後佛陀成就佛道,也是為了眾生。

噶當派祖師說:「我們凡夫的輪迴是暫時的輪迴,是小小的輪迴;佛陀的輪迴是大的輪迴,是常住於輪迴。」經典也說每位眾生,都有可能解脫輪迴而成佛;然而佛陀,卻完全沒有時間只安住在法身的寂靜界中,因為佛陀總是不斷地示現色身的莊嚴,利益眾生。

經典中對於佛陀的形容,永遠不是安住在寂靜當中的那個人,他必須利益眾生:對於上根器、清淨的眾生,他示現報身相;對於一般的眾生,示現化身相,佛陀的示現是無量的。我平時常說,佛陀的辦公室是在哪裏?就是輪迴,他就在輪迴裏面辦公呢!
所以,佛陀從最開始的發心,中間過程的積聚資糧,一直到最後的成佛,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由於沒有任何一刻,不是為了眾生,所以最後當他成佛之後,他所開 示的佛法,也都是幫助眾生的。佛陀沒有刻意想要利益眾生,但是因為他的菩提心和願力,一切自然而然地就是在利生;由於過去的大悲願力,所以,就算沒有想要 利益眾生的分別念,但是一切作為自然就會利益眾生。

對於眾生的利益有二種,一種是暫時的,一種是究竟的。在《寶雲經》等佛經中提到:「為了只想到今生短暫利益的眾生,菩薩也會幫助他,告訴他得到今生利益的 方法。」所以菩薩的心真的很開闊,他是無我的。菩薩會幫助只想到自己今生得到利益的眾生,那更不用說會幫助那些想要得到人天果報的眾生了。

 

「道次第」的修持:
大小乘的分別,是取決於心量的大小。只想「自利」,就是凡夫與小乘;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就是大乘。
所以, 依照「燈論」的分類,「士夫」分三種:
下士夫:凡夫,但已能行持善業,希望來生投生善道。
中士夫:二乘人,想要超越輪迴,得到寂靜涅槃的解脫快樂。
上士夫:菩薩,發菩提心,希望自己成佛,也要幫助眾生成佛。
一、只顧今生享樂和利益,這是「凡夫」;
二、希望來生投生善道,這是「下士夫」;
三、希望自己解脫輪迴苦,得到寂靜涅槃的快樂, 這是「中士夫」。
能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並依此行持,才是「上士夫」。
道次第當中提到下、中、上三種士夫,指的都不是那些只為今生利益的人。下士夫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一種是一般的。一般的下士夫,指的是那些滿心只 有今生短暫利益的人,這樣的人不能算是修行人,也不能算是三士夫的下士夫。所以道次第的下士夫,是指真正的下士夫,是指想要追尋來世人天果報的人。所以道 次第的下、中、上三士夫,都是指修行人而言。

接著談到下士夫。就像之前提到的,真正的、特殊的下士夫,他不會貪著今生,他希求的是來生能夠投生到善道,因此他會在今生當中努力積聚各種善因。

我們應該要好好省思一下,自己心裡程度的深淺,這是非常重要的。噶當派善知識敦巴瓦說:「不是佛法有深淺,而是我們的心有深淺。」但是我們誤以為深奧的法 教,能夠讓一個人變得有深度,所以我們都喜歡修持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大斷境等等有名的法門,然後對於一般的法門,碰都不想去碰。

仰昆貝大師也曾說:「我們都只喜歡那些甚深的法,尤其是那些無、空的內容。但是,就算是大圓滿法也沒用,重點是人要大圓滿才行啊!」這句話是說,法本具廣 大功德,大圓滿法本身就是圓滿的,不會因為我們的解釋,而讓它變得更好,或者因為我們的錯誤理解而讓它變得不好。重點是什麼?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我們要透 過修持,開展自心,直達大圓滿的境地;如此大圓滿法對我們才是有用的。

平時我們只要一聽是密乘、大乘的法門,二話不說就去修持,也不會想想自己到底夠不夠資格修持那些法門。不是說不准修持什麼法,任何人都能成佛,不會有不被 准許修持的密法或者大乘法門,但是,要問問自己的是,自己是否已經具備可以修持某個法門的基礎,這是我要說的意思,我並不是說你不能修持密法、不能修大乘 法,我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希望能夠看看自己,因緣到了沒有?準備好了沒有?

譬如一個走鋼索的人,他手上會拿著一根竿子平衡身體,而且身上沒有綁任何保護的繩索,如果我們想:「哇,這個人真帥氣!」然後自己也跑去跟他一樣走鋼索的 話,那麼前方大概就是閻羅王叔叔在等著你了。所以,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技藝,都必須要長時間的練習和累積,才能熟悉,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修持佛法更是 應該如此!

所以真的要請求大家,轉向自心,去看看自心的情況如何。如果不在心上修,日後會有很多問題產生,例如有些人自以為修持大乘了不起,愈修愈傲慢,甚至允許自 己,可以為了利益眾生而殺生,這可是很糟糕的。或者修密修偏了,然後傲慢的說,為了守護佛教,而說某個人是十惡怨敵而該殺,這也是很糟的!

佛陀的確在大乘法中提到對於七所斷(身三、語四)的允許,但先決條件是,這個人的心,是要完全的利他,毫無私心,並且不能夾雜任何煩惱,同時他做的事情,不會傷害到其他人。總之,是要在如法、眾緣聚合的情況之下,佛陀才會允許,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的。

剛剛提到過,希求的兩種果位,一種是人天果報,一種是解脫。希求人天果報的,是屬於下士夫。希求究竟解脫道的,又分為希求解脫輪迴的,和希求遍知佛果的兩種類型。所以,聲聞乘的所有法教,是屬於中士夫,也屬於共法。

中士夫的法門屬於共法的原因是,這些法門菩薩也需要學習,所以稱為共法。從中士夫開始,對一切輪迴生起厭離,一切輪迴指的是觀見到生滅遷流的行苦,知道輪迴是因為業和煩惱而產生,體悟輪迴的本質是苦,因此希求解脫輪迴的寂靜涅槃。方法就是透過三學的努力而得到。

接著,什麼叫做遍知?指的就是成佛。成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顯乘,一種是密乘的方式。這兩種都屬於上士夫的道法。什麼是上士夫?首先他被「利他」的大悲 心所牽引,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大悲心的趨使之下而去做,所以都是為了消除眾生的痛苦,而希求成佛。以上是一般的顯乘的說法。

就密乘來說,是指在希望消除眾生痛苦而發願成佛的基礎上,加上我要「快速地」利益眾生,「快速地」除滅眾苦,成就佛果。快速的意思是指一生當中成佛,或者在八生或十六生當中成佛。

「快速」這個詞形容的很貼切,有時我自己也感覺,很多時候不見得真正能夠給予他人什麼幫助,但是,每當自己看到眾生的痛苦之強、危險之大的時候,真的很想馬上做些什麼?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

密勒日巴曾說:「心生真切大悲心,如同身處火坑中。」一個人如果身在火坑當中,是一刻也忍受不住的,同樣,當我們看到眾生苦的時候,你是一剎那也按奈不住 的,你會想要快速地、馬上地為他們做些什麼?由於這種感受是如此的強烈,所以想要修持密乘,這才是修密真正該有的心態。

我們現在修密都很輕忽,只是覺得:「喔,密乘不就是比較快速,比較容易的方法嗎?」或者想:「因為它容易,我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修了;聽說是快速道,好像修起來比較快!所以我趕快修這個法吧!」這些心態都是不正確的,根本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態。

 

我從密勒日巴大師的傳記當中,得到了許多啟發。當時尊者請求馬爾巴大師,傳授他一生成佛的方法。尊者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提出這樣的請求,他可不是開 開心心的去發願,也不是像一位充滿野心的國王,或者像有的人剛開始只是個地方小王,他還不滿足,想要統御四大洲,這還不滿足,更想要成為梵天王。

 

尊者不是這樣,他是迫不得已的,因為他殺了三十五個人,他造作了深重的罪業!他知道來世一定會墮惡道,所以他沒辦法了,他一定要求得一生中成佛的方法。
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學法的心態又是如何呢?我們比較像是那個永不滿足的國王一樣,總是要大的,要大圓滿、大手印。

 

再講到大悲心,大悲心是一切的根本,如同經文說:「前、中、後對我們都具備大恩, 就是大悲心。」大乘為什麼殊勝?就在於它有大悲心。如果沒有大悲心,大乘如何能夠承擔那麼多的東西?這是因為有大悲心的力量,才有無量的承擔力。乘的意 思,白話來說,就是承擔責任。小乘指的是,只能承擔利益自己的責任。我們會用羊和大象的比喻,來區分小乘和大乘。羊的力量不小,不過跟大象比起來,羊只能 乘載一些比較小的東西,大象則能承擔更多。

 

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不往內在看自己的承擔力,反而向外去分別評論這是小乘、那是大乘,那樣做是不對的。真正的大小乘可不是這樣,你不會在某個人的臉上看到貼著「我是大乘」的紙條,同樣也不是蓋個章,就能證明自己是大乘。

 

其實,大小乘是要看自己有怎樣的承擔力,如果自己具備利益眾生心力的話,無論有沒有「大乘」的標籤,你也是大乘行者了。如果一個人只能利益自己,卻想貼上 各種厲害的標籤,例如:「殊勝乘」、「國王乘」或者「最勝乘」,實際上他可能只是個最劣乘的人。所以,所謂的大小乘,是指自己的承擔力,不是外在的任何圖 案或者標籤。大乘之所以莊嚴、殊勝,就是因為大悲心。

 

什麼叫做大悲心呢?就是因為看到了眾生的痛苦,心中生起強烈的念頭:「他們如果能夠出離這些痛苦,該有多好!」並且想:「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 們?」大悲心不是坐在那兒想:「大悲心啊!祈求您在我心中生起!」然後口唸:「嗡邊札薩瑪雅」,外加吹打一些法器,這樣是不會生起悲心的。

 

悲心是指平時生活中的一種態度,就是當你看到周遭有人在受苦時,自然就會生起希望他們離開痛苦的心願。痛苦的生命,不在遠處,就在我們的周圍。

 

菩提迦耶這裡,到處都是貧困、殘疾的人,他們無衣、無食,很多人因此冷死、餓死,這其實就是我們生起悲心很好的機會。有的時候,其實你可能不方便馬上給予 食物或金錢,因為那樣可能很危險。然而你可以生起一念關懷的心,祝福他們遠離痛苦。悲心可以從各個角度,在各種情況當中去生起。

 

《大乘莊嚴經論》中提到十種悲心的觀想,其中「熾然及怨勝。」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的怨敵是誰?就是煩惱、我執、無明等等。煩惱怨敵,永遠不會帶來安樂,只會造成問題。因此,被如此怨敵掌控的眾生,不會擁有任何快樂。

 

再來是:「苦逼亦闇覆。」有些人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本來想要解脫的心,也都會消失,他們一開始還有一些希望,但是痛苦實在太強烈,這時就連想要解脫的心,都會帶來壓力,因此他只好捨棄一切,甚至以自殺來結束生命。這些都是眾生的痛苦。

 

「闇覆」的意思是,不明白善惡取捨的眾生。現代家家戶戶都有電燈了,有時突然停電,我們會一下子矇掉,不知該怎麼辦。我們只是經歷幾秒鐘的黑暗之苦,就這麼難以忍受,那麼,長時間、生生世世沈淪在惡道黑暗的眾生,完全沒有能夠指引他們的光明,苦痛一定更為強烈。

 

所以,悲心可以從各種角度去觀察而生起。重點是: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要從心底生起大悲心。這時,才算步上了大乘的修持之道。

 

一念捨棄眾生,就破了菩薩戒

三種士夫的名稱,最先出自於《瑜伽師地論》中的〈攝抉擇分〉,這部論在藏傳佛教認為是無著菩薩所寫,漢傳佛教則說是彌勒菩薩所撰寫;另外在《俱舍論》的疏論和其他論典當中,也有提到三士夫的名稱。

 

雖然分成三種士夫,但是有一種說法是:下、中士道,可以歸類到上士道當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下、中士道是大乘的支分,也可以說是大乘的前行。修行人分 為漸修者和頓修者,過去祖師說,頓修的人,並非不需要圓滿學習各種方法,頓修者是指當他領受了上師所傳授的圓滿,包含一切道法的口訣時,他就不需要漸次去 修,而是在一剎那就得到上師的指引,而有所領悟。

 

至於一般的漸修者而言,就必須先學小乘法,然後逐漸進入大乘法門,這樣是比較好的。總之,一般來說,按部就班地學習下士夫、中士夫、上士夫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而大、小士夫的差別,取決於心量的大小。這裡提到:有三種自利的心態,和一種利他的心。自利心態當中的第一個,是指只想到今生,第二種是想到自己來生的人天果位,第三種是指追求二乘解脫的果位。一種利他的心,則是指追求「遍知佛」的果位。

 

上士夫道,需要有下、中士夫的前行作為基礎。至於大乘道,也就是上士夫道的正行內容是什麼?就是修心。例如修持「轉心四思維」、「七重因果教授」等等法門,幫助我們次第地生起菩提心。

 

發菩提心時,如同《入菩薩行論》說:「生死獄繫苦有情, 若生真實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 世間人天應禮敬。」當一個人生起菩提心,他就被稱為佛子,也就是成為了菩薩,同時,也就屬於大乘的行者。

 

如果你捨棄了菩提心,所謂捨棄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指捨棄眾生。雖然菩薩戒有很多戒條,但最主要的戒,就是不要捨棄眾生。捨棄眾生,也不是指捨棄「所有的」眾生才犯,只要捨棄了「一個」眾生,就是犯了菩薩戒了。

 

什麼是捨棄一個眾生?就是當你有機會幫助某人,但你卻沒有那麼做;你有機會消除對方的痛苦,但是你卻沒有那麼做;你發自內心地不想幫助他人,這就是捨棄眾 生,這時,你的菩提心戒也就沒了,你也不算是大乘的行者了。因此,大乘的行者,要從各方面善護、修持菩提心。這真的很重要!

 

菩提心不會無因無緣而生起,也不會依靠一個不相順的因而生起。它需要依靠相順的因和條件,才能生起。所以為了要生起菩提心,要先了解發心的利益,知道菩提心對於我們的好處是什麼?

 

因此你看到佛陀的教法,首先都要我們提問題,找出原因和理由。佛教是細微和深奧的,過去印度祖師也說,或許就是因為佛法太細微、太深奧,所以修持者比較 少。現代也有許多人問:為什麼世界上的佛教徒比較少,或許是因為太深奧,所以沒有人修持佛法。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總而言之,佛教徒當中,要找到實修的 人,也比較困難。

 

為什麼佛法那麼細微?就是因為佛法要我們找出原因、說出理由。僅僅相信是不夠的。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歡動腦,而喜歡「只要伸一伸手,就可以證得成就」簡易、快速的方法。

 

發心的利益,有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首先暫時的利益,是能避免投生三惡道。所以發了心之後,過去所造作的投生惡道的因,都會被清淨,同時也斷除了未來造業的續流。

 

經典中提到淨除罪障的四種力量,依止力、對治力、拔除力、誓不再犯力。其中的依止力,指的就是發菩提心的力量。所謂斷除未來造業的延續,是指一個具備菩提 心的行者,如果他能夠好好修持的話,就不會再造作未來投生惡道的因;而發菩提心究竟的利益,即是成就圓滿的佛果。

 

準備好自己,再去領授菩薩戒

如果我們首先沒有了解菩提心的利益,也沒有生起渴求的心,那麼所謂「菩提心有利益」這句話,就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了。所以思維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思維利益,你準備好自己,然後再去領授菩薩戒的話,才會得到利益。
一件事物是否珍貴,在於自己的動機。如果具備珍貴的發心和動機,由此心而展現的一切法,也會變得殊勝。如果只是具備一個普通的心態,或者不善的發心,那麼得到的果報,就是無記或不善的。

 

在思維發心的暫時跟究竟的功德利益之前,如果思維投生善道和解脫道的功德,也會幫助我們對於菩提心生起信心,進而想要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的根本,是慈悲心,其中悲心又是一切的根源。為了生起悲心,先要從自身的情況開始思維:想想自己是如何的缺乏快樂、充滿痛苦,同時又是如何的在輪迴當中沈淪不已。認真地思維,直到寒毛直豎,痛哭流涕,生起強烈的感受為止。

 

藉由如此對於自身的深刻體悟,再去擴及思維一切眾生的苦痛,就像一句話說:「因為自身苦痛的經驗,所以知道不應傷害他人。」

 

所以什麼是悲心,就是先了解自身的情況──自己想要遠離痛苦,而且自己多麼渴求快樂。一點點的快樂還不夠,自己想要的是更多、更殊勝、更無量的快樂;就如同自己的體會一樣,每個眾生都跟自己的想法一樣,都想要離苦得樂。

 

這種同理心很重要。悲心不是說我在這裏,那些人在那裏。你好像在做大布施,心中想:「哎呀!你好可憐喔!所以我要把我的悲心給你呀!」不是這樣的。而是你深切體悟到:那個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

 

如果,我也跟他一樣在那種情況裡,我會有什麼感覺?當這樣一想的時候,你生起的悲心才是真實的。要不然你好像在那看戲一樣說:「哇,你看那個人他沒手耶,眼睛也瞎了,好可憐喔!」這樣是不對的。

 

所以重點是,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地球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也有不同的種族和文化歷史,雖然有許多差異,但是共同點就是,我們全都生活在同一個大地 之上,同樣呼吸著氧氣。由於我們就像是一家人,如果能夠同甘共苦的互相關懷、照顧,我想這樣才不枉費投生在這個世界上。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一起面對;快 樂的時候,不要只想到自己,而要和大家分享。

 

曾經有一群阿富汗的朋友來看我,他們來自被摧毀的巴米楊大佛那個地區,跟我說很多他們的痛苦回憶。當時我說:「佛像被毀,這當然是不好的一件事,但是, 如果從光明正面來說,這或許是件好事呢!」

 

為什麼我會這樣解釋?因為以回教徒來說,他們會覺得,神是沒有外相的;但我們卻塑造了一個有外相的佛像,這就是佛教跟回教之間的隔閡。所以佛像被摧毀,或許也就把我們之間的隔閡、妄念給打破,可能雙方會更加融洽。

 

從佛教徒來說,那當然是件難過的事。但是從一個大悲心、更開闊的菩提心的角度來說,你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當然每個人自身都有一些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社會環 境,也有很多差異,雪域藏地的不同宗派,也充滿了傳承、修法的差別;但是這一切差異,到了慈悲心、菩提心的面前,全都不是問題了。

 

所以,請各位一定要以慈悲心、菩提心來消弭世界各種的紛爭、各種的問題。那麼,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菩薩,行持菩薩行。早上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一切佛教法,都是解脫法

一切佛經,都是口訣,經中任何一字,都和解脫有關,都能幫助我們調伏自心。

我們這次所講說和聽聞的《菩提道燈論》,是一部圓滿的論典,它具備了許多特質,例如了悟一切佛教不相違背,一切佛語皆為教授、口訣,防護落入罪業淵藪,輕易了解佛陀密意等等。這四個特點,是廣、略等所有道次第都具備的特質。

其中了悟一切佛教不相違背這部分,早上沒有說明,這裡要做一下解釋。

第一個功德:了悟「一切佛教法,皆不相違背」

什麼是佛教,世親菩薩說:「佛正法有二,教證之體性。」佛教,指的就是「教法」跟「證法」。

什麼是「教法」?就是三藏、四續等等的經典教法。典籍當中的許多字面敘述會有一些出入,例如顯密的經續、大小乘的典籍當中,一些小地方會有相異的敘述。

同樣的,證法當中的上、下部的戒律,在戒條上、開遮持犯上,說法不盡相同,例如對下部戒法方面未開許的,在上部戒法中卻有開許。雖然教、證二法當中,有以上談到的這些差異,但是對於一位通曉佛陀法教精髓的人來說,每一個法門,都是證得究竟菩提果位的法門。

如果能對這部道次第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將會知道佛陀的教言、顯密的法教、解釋經教的論典──包括印度和西藏大師的著作,這一切都是必要的,不會有 「這部論典沒有用,那部論典有錯誤,所以我要捨棄」的分別念,因為一切口訣教授,都是幫助眾生成就圓滿佛果的方法。知道如何修持、有能力修持的人,會有以 上的認知;然而不做任何修持的人,是不會明瞭的。例如一些喜歡咬文嚼字而不重實義的學者,當他們解釋經典的時候,會說顯密二法的密意是互相違背的。

再以藏傳佛教的各教派來說,為了各自教派的興盛,都會說自宗法教的殊勝,這無可厚非;針對這一部分,我想做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似乎有些不尊敬,但是 為了說明法要,應該沒有關係。就像推銷商品時,會不斷地宣傳、強調商品的好處和特色,然後讓顧客願意去買。同樣,為了讓大家了解佛法的好處,所以需要講解 佛法的功德利益。對於佛法利益的了解,將幫助一個人踏上解脫之道。因此,講說佛法的利益,對我們是有好處的,是能夠幫助一個人證得解脫的方法。

然而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在延續傳承、弘揚法教的時候,並沒有按照弟子的程度和根器來說法,只是一昧地強調法門的殊勝,結果弟子帶著世俗的心來聽聞,得意自己的法門有多殊勝,比其他法門都厲害,因而輕視他人,生起極大的傲慢。

大班智達洛桑卻堅大師在大手印的一個典籍中[1]提到,大意是:「對於實修者而言,四大教派的意趣都是一樣的。」對於那些有實修經驗、真正將法用在心上的 智者、行者而言,各教派的意旨都是相同的,不會有「這是噶舉,所以要修持;那個不是噶舉,所以不用理會」的分別。所謂佛教,不是指寺院、殿宇,或者佛像、 經卷;教法和證法,才是真正的佛教。我們要了解:教法和證法才是幫助一個人能夠得到究竟解脫的勝緣。

雖然一切意趣無有差別,是否代表我們也要把佛陀說「實有」和「實無」的字面意義也看成不相違背呢?並不是的。那麼所謂法教無違的意思是什麼呢?並不是指佛 陀所說的「實有」和「實無」的字面意義不相違背,也不是指「實有」和「實無」的意義上不相違背;而是佛陀因為觀察眾生內心成熟度的不同,所以開示出不同的 法教;由此亦可證明佛陀是遍知的。當我們閱讀經典中各種了義、不了義的論述的時候,要知道這些是佛陀依眾生不同根器而應機的開示。例如佛陀說有我的時候, 我們會馬上以為:「喔,佛陀說有我,因此真的有我。」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首先了解,佛陀當時說法的對象是誰?因為對象有所不同,所以佛陀開示 出不同的內容,佛陀不是在傳揚祂個人的主見或想法,佛陀是隨順眾生不同的興趣、類別和根器而開演佛法。

由此可知,佛陀真的是一位具備大悲心的人。平常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強調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並且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固執地想要說服他人。但是具備大悲 心和善巧方便的佛陀不是這樣,佛陀會以眾生容易理解的方法,引導對方次第修持,最終證得究竟的佛果。就像一句話說:「佛教的精華在於悲心。」法教都因弟子 的需要而宣說,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感恩。

我們如果不了解佛陀的法教為什麼會有差別,分不清佛陀是在什麼情況下說有我、無我、了義、不了義的,就會誤以為經論互相矛盾,修持時也會覺得不適,疑心重 重。因此,在整部道次第當中,完整清晰地告訴我們,從最開始的小乘的下士道,或者說從皈依開始,直到最後成就雙運身的果位,每一個修持次第的方法和原因。 尤其,此論清楚地針對每一個弟子的興趣、類別和根器的不同而宣說。因此,注釋中說,這部典籍能夠幫助學習者,通曉佛陀意趣的無違。

然而,通曉佛陀意趣的不相違背,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合理、不合理」或者「可以、不可以」的理性判斷,也並不是盲信地說:「皈依三寶呀!反正都是佛陀的話 語、都是大成就者的教言呀!所以都是正確的。」這是正確理解「所有佛教不相違背」的態度嗎?不是的,僅只是一種信仰還不夠,需要清楚知道不相違背的原因和 道理。

第二個功德:了知「一切佛語,皆是口訣」

接著談到第二個殊勝:將一切佛語視為口訣。

過去宗喀巴大師,曾向一位很有學識的善知識,請問噶當派的意思;因為噶當派,就是阿底峽尊者傳下的法脈。這位善知識回答說:「了知佛語不遺一字,皆為口訣 而實修,這就是噶當的意思。」大師歡喜地說:「善哉!大善哉!」之後在說法時還提起這位善知識說:「今天有一位善知識讓我大大增長了智識。」

因此,所謂阿底峽尊者的噶當派,意思是了知浩瀚的佛語,皆為口訣、教授而修持的教派。如果我們能夠對道次第,例如《菩提道燈論》有確切的理解,將會知道顯 密、三藏、四續當中,沒有一個字能夠捨棄,全部都是自己修持的口訣。噶當派的格西敦巴瓦也曾說:「《菩提道燈論》,是每一個人在一天當中修持的法門。」同 時說:「每個人能夠成佛的方法,無論是主要或者支分的方法,都沒有任何的不相順,各個部分都應該被圓滿、認真地修持,因為一切法都是成佛的方法和口訣。」

格西敦巴瓦總結道:「一切佛語,不僅是幫助自身成佛的助緣,同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地去領會修行和降伏自心的次第。」這句話很有意思,譬如說話的時候, 有時不僅是口上說而已,還有手勢,或者一些身體的動作,如果對方還是不懂,可以站起身,用更清楚的姿勢來表達,或者拿出照片、錄像等等作為輔助,讓對方容 易理解。譬如以前藏地,從來沒看過美國。當時也沒有任何相機、錄影機或者網路,所以只能靠口說來介紹。每個人聽到之後的畫面其實都不同的,會是各種不同的 美國的樣子,也都不是真正美國的樣子。但是,如果有錄影畫面的話,會讓人更容易清楚的了解。

同樣,一切佛經也是如此;某個方法不行,可以換另外一個。噶當派的一些大師就說過,修持轉心四思維的方法時,例如學習第一個人身難得的思維,需要不斷地學 習、思維,直到生起領悟之前,是不可以修持第二個觀死無常的觀修的。意思是,第一個步驟沒有完成,是不能夠進入第二步驟的。因此,會一直地觀修,就算今生 當中沒有領悟,死前也會發願來生能夠領悟。

有些大師持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這樣太嚴格,因此,他們主張,有些行者雖然沒有對人身難得生起領悟,但是有可能因為領悟第二個無常的觀修之後,反而幫助領 悟第一個人生難得的觀修。或者有的行者,無法領悟死亡無常,但是因為領悟第四個輪迴的過患和苦痛,而幫助之前的觀修有所進展。總之,應該嘗試各種不同的方 法,讓一個人的心得到開展,如果死守一種方法,是無法成就善巧方便的。所以以上有不同的說法,兩種都很好。

但是,現代我們的問題是,只要有一點點不如意,就想換一個方法,依止了一位上師,結果覺得他也不怎麼樣,把他丟在一邊。這有點像東西過期了一樣,上師過期 了、沒用了,趕快換一個;一些口訣和法門不再新鮮了,就換一個。我們總是喜新厭舊,有些人說:「我以前是修觀音的,但好像沒什麼感覺了,還是修度母好 了。」感覺好像在說:「我這個觀音菩薩已經過期了、舊了,該換一個了。」還有一些修持事部、一般本尊的人,修持之後覺得太單調,開始喜歡臉、手多一些的本 尊,例如勝樂金剛。還有一些人剛開始依止寂靜尊,後來覺得忿怒尊更強壯、更厲害,就想換個忿怒尊來修一修。

我時常在想,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我們不知道佛陀當年開示的佛法,沒有一個不是成佛的法門。然而,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法門呢?某方面來說,就是因為讓我們更能 夠降伏自心,同時更容易修持而說的。就好像善巧的醫師,他們有著自己對於病情、藥方或者飲食的看法和解釋,和其他醫師所有不同。他們會試著更換藥物或治療 方式,來幫助患者。但是共同的目的,都是希望病人能夠康復。同樣,佛陀帶著強烈的悲心,思維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這個人呢?」而開示出各種法門。因 此,沒有任何一個法,不是幫助眾生的方法。

如果沒有以上的理解,就算遍覽三藏十二部經,也無法從中找到任何成佛的方法;而且以為所謂的甚深口訣,是在經續以外的其他典籍當中,例如藏地的經卷、耳傳 或者甚深伏藏裡,然後把希望寄託在它們上面。藏地著名的伏藏、經卷、耳傳口訣等等,都是佛陀所傳下的經、論教法的精髓,然而,以為這當中還有比佛經更殊勝 奧妙的口訣,這樣的想法就不正確了。其實,某個法門是否對於某個眾生有用,是取決於這個人是否相應。

我們噶舉派近來更注重聞思經論,因此各地成立佛學院,廣大推行聞思的學習。這時有人會說:「噶舉派不是實修派嗎?辯經有點不像樣。」甚至還引經據典地說: 「噶舉無可辯駁,調伏兇殘之力,無與倫比事業。」一時之間要回答這個問題,也不太容易。但是就像之前提到的,一切的佛法,一切的佛教論典,都是實修的方 法,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字不是在開示修持的方法,例如五部大論當中,律典所開示的別解脫戒的修持方式、《俱舍論》的四聖諦的取捨、《現觀》的六度等等的 廣大修持法道、中觀的甚深空性的道次第,還有佛教因明學,例如《釋量論》透過正理來成立四諦、解脫和遍知佛果的方式,並且開示出甚深皈依的口訣。

一切的典籍,我們都應該要去修持,雖然我們不見得有這樣的能力,能夠修持全部的典籍。因此,只有修學一些經論是不夠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皈依和聞思修的對 境,沒有一個典籍是我們不需要去聞思修的。如果只是明明知道,那是佛陀所傳下來的教法,卻不實際修持的話,想要成佛,會是很困難的。如剛才所說,因為一個 人想要成佛的話,就應該要圓滿佛陀所傳下的所有經典內容和道次第。

郭倉巴大師曾說,大意是:我們這些沒什麼修持的禪修者,應該恭敬一切的知識。甚至對於鐵匠的知識也應該學習,並且手握著鐵匠的鐵槌發願道:「未來,我要精通這門學問,利益無量的眾生。」

第十三世法王噶瑪巴堆督多傑也說:「由於我們實修傳承的一些行者,近來經常受到毀謗,被比喻成驢子、傻子一般,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為了避免這樣的毀 謗,行者應該多少學習一些五明的知識,例如學習「聲明」到第五結的內容、「工巧明」的佛像製作、「因明」的《攝類學》等等。進階的內容來說,應該學習「戒 律」當中的《三律儀》,《俱舍論》方面,就算無法完整學習整部《俱舍論》,也應該要學習薩迦班智達著作的《智者啟蒙》或者文殊怙主米滂仁波切的《智者入 門》等等。」

總之,對於十明的學問,我們應該多少有所涉獵,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應該學修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讓炯多傑所撰寫的《甚深內義》、《喜金剛大疏》和《明示如來 藏論》等等典籍。同時也要學習彌勒菩薩所撰寫的《寶性論》,岡波巴大師曾說:「《寶性論》是大手印法門的主要的依據。因此,應該好好學修此部論典。」因 此,一個因為專注於實修而沒有時間學習的禪修者,也應該發願:「希望有一天能夠精通以上各種的明處。」更何況是有時間的禪修者,更應該好好地學習經論。

總而言之,佛教的經典或論典,沒有一個不是實修的法門。只要你知道如何修持,一切經典都是修持的法門;如果不懂如何實修,就算是大手印、大圓滿的經典放在 手中、寶瓶放在頭上,或者接受各種耳傳、直引心性,也都不會有任何用處,甚至連金剛總持來到面前開示,也不見得有什麼用的。因此,重點是自己要實修、知道 如何實修,並且如是去實踐。如此我們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教。

第三個功德:了知佛密意,易證佛果位

接著第三個特點,是容易證得佛果。

什麼叫做「容易」呢?意思是不用經歷太大的困難,就能夠得到佛的果位,並且如是知道、如是證得佛的密意。這裡所指的佛的密意,就是從依止善知識開始,一直 到最後的成就佛果之間,整個的過程和次第,或者說從初學,到最後無謬的佛果之間的所有五道、十地,這一切就是佛陀的密意。

一切佛陀的密意,是以隱藏、亂序和分散的方式,存在於各個顯密的典籍當中,次第並不明顯。因此這部道次第論,針對每種士夫的不同情況,開示出實修的方法, 並且依照下、中、上的心力不同的情況,開示出對我們最有幫助的方法,讓我們得以輕鬆地修持。因此說,這部典籍可以幫助我們容易地領會佛陀的密意。

第四個功德:能防止謗法的大惡行

第四個是遮斷極大罪行。罪行是指所犯的錯誤,所以說大罪行或大錯誤,這裡的極大罪行,主要指的是「謗法」;所以,如法地修持道次第,就能遮斷、清淨謗法的 罪行。什麼叫做謗法呢?我的學問和經驗都有限,但是我曾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為什麼會被毀滅?被毀滅的原因是什麼?我發現,毀滅的原因 就是謗法,就是持守法教的大師們、或者佛弟子們的相互毀謗和闘諍。經典說,過去迦葉佛的教法壞滅的原因是懈怠,也就是弟子們太懶惰,不好好修持而造成。釋 迦牟尼佛的教法壞滅的因是什麼呢?就是紛爭,不是外在的紛爭,而是佛教內部,如僧團之間、弟子之間的內鬨與爭執。

佛經將這種情況比喻為獅子的屍體。萬獸之王的獅子,就算死了,別的動物也不敢吃牠,因為牠看起來還有獅子威猛的樣子。因此,終究還是獅子肚子裡面的蛆蟲,把獅子吃掉了;這是我們應該要好好省思的。

現代人很容易違犯謗法的罪業,例如將一個不是聖者的人,說成是聖者,這就是謗法;同樣,將一個聖者說成不是聖者,也是謗法。以下說一個故事,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的故事。

過去有兩個比丘,一個叫「正命」,一個叫「法」。釋迦牟尼的無量過去生當中,有一世投生為這位「法」比丘,當時「正命」比丘則是阿彌陀佛的過去生。「正 命」比丘會隨順眾生的不同根器,宣說各種法門,「法」比丘則總是開示甚深空性的法教。由於「正命」比丘知道眾生的需要而說法,因此他身邊的徒眾很多, 「法」比丘因為說的是甚深空性法教,的確有些弟子因此而證悟解脫,但是因為內容太深奧,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所以周圍的弟子並不多。所以「法」比丘生起就 嫉妒之心,到處毀謗「正命」比丘說:「『正命』比丘不是正命,而是邪命;他總是在騙人,不像是我,我在說的是真正的甚深空性實相。他總是聰明的說些好聽的 話,來欺騙眾生,所以他不是正命,是邪命。」

「法」比丘就因為這樣毀謗,之後落入地獄,受盡無量劫的苦痛,之後投生為人,也是充滿了痛苦。最後成佛的時候,正命比丘是在淨土成佛,但是,釋迦牟尼佛 ──「法」比丘,卻是在不淨的國土,也就是在我們現在的娑婆世間成佛,這就是因為過去的造作謗法惡業的果報。這段故事應該是出自《攝解脫經》。

所以我們真的要戒慎恐懼,不要造謗法的罪業。過去有一位善知識說:「我們的口,會讓我們落入地獄。若有辦法,應該把嘴巴鎖起來,並且把鑰匙給別人。真有該 講的話要說的時候,才開鎖說話。」所以我們的嘴巴,動不動就在造業,老實說並不是嘴巴的問題,因為一句話說:「嘴巴講的話,源自於我們的動機。」不是沒理 由動嘴唇的,就是因為想說話才會動。因此,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想說話的心態到底是什麼?可能不一定是善的喔,例如口說粗話,內心也一定是粗暴的,而不會是溫 柔的動機。因此,我們動不動就說一些毀謗上師、分別宗派的話語,實在是很危險的,這些都是毀滅佛教的作為。

從佛教歷史看,釋迦牟尼佛的法教,之後分成聲聞四部,四部內起了很多爭議,之後又分裂成十八部,紛爭又更大了。最後在旨旨國王的傳記當中,有部分是金色女 的傳記,當中有一段授記,就是金色女作了一個夢,有十八個人在拉扯一塊布,結果被撕成了十八塊的布。另外一部經典記載,過去頻婆梭羅王夢到一個金杖,被截 成十八段。總之最後,由於這些授記,聲聞十八部的爭議就結束了;不然,當時的分裂可是非常嚴重的,各教派都不承認他人的教義,或者毀謗他宗非佛法,強調自 己的佛法正統性。

以西藏來說,過去祖師大德輩出,他們為了佛法的興盛和眾生的利益,有時會興起許多辯論或撰寫許多駁斥的文章,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某個地區或時節當 中,式微的教法和傳承得以延續。或者某個宗派、傳承在某個地區或時節中太過興盛,因而障礙他宗的弘揚的話,祖師們也會和那個宗派興起辯論。總之,過去的祖 師,都是為了一些特殊的因緣和目的,才會興起辯論。然而在世俗人自我、貪瞋煩惱的眼光看來,就會誤以為祖師們的行誼是一般世間的爭論,是在製造紛爭,這是 一種很危險的誤解。我們身為佛弟子,而且都是修行人,我們不能成為一個毀壞佛教的人,不能丟佛教的臉,我希望大家特別留意這一點。

過去那洛巴大師對阿底峽尊者說,我不記得確切的原文,應該是:「自宗毀損無有事,佛陀教法非如是。意思是:只要整體的佛教完好,就算自宗的傳承有所缺損, 也沒有關係。這當中還有一句說:「智者作為乃善巧。」所謂的智者,一定要具備方便善巧,智者不是一個死腦筋的人,也不是一個不懂社會規範的人,智者是要具 備方便善巧的。所以我們應該以善巧方便來持守、守護和弘揚佛教,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有緣的、相應的法門或宗派,你當然必須盡心盡力去持守、弘揚自宗的教 法;自己不做還有誰會做呢?但是,這麼做的時候,不要忘記同時弘揚整體的佛教,這是很重要的。

在現代的社會當中,僅僅是能說出「佛教」兩字,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過去有人請求一位寧瑪派的上師,撰寫一篇祈願寧瑪教派興盛的願文,那位大師說:「我不 知道什麼是噶舉、寧瑪教法興盛的祈願文,只要佛教興盛就好;最好的佛教興盛祈願文,就是佛陀的經典和論典,你們好好地去讀誦吧!」

經典說:謗法的罪業比五無間罪更重。因為它等同於邪見,是會斷我們的善根的,會讓我們無法得到究竟的成佛的果位,讓我們成為暫時的一種斷滅種性,意思是,暫時的階段來說,將沒有機會成佛。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有基督教、回教、猶太教、印度教,有很多的宗教,但是我們的佛教呢,是第三大,還是第四大宗教啊?沒關係,因為信仰「三」寶,我們暫且 就說佛教是第三大的宗教好了。總之,佛教不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然而,就在這不太多的佛教徒當中,又分成三類的弟子,例如密乘弟子、大乘弟子,譬 如說漢傳佛教的弟子,還有南傳的,或者說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問題在於,彼此之間並沒有真正的了解跟尊重。會說:「啊!那些大乘的和尚啊,只會唸唸阿彌陀 佛而已。」南傳的行者看到大乘或密乘的人的時,口頭會說:「啊,真高興你們成為佛教徒。」但是心中卻並不是真正覺得大乘和密乘是佛教。再以藏傳的密乘來 說,藏密的人會說其他教派:「喔!他們好像不怎麼圓滿。」這麼說實在不好,首先對方是否圓滿、是否具德,我們怎麼知道?如果具備了法眼,或者善能分別法相 的圓滿智慧的話,還有可能說對。不然以現在的情況,連自己都管不好了,還想去評斷他人,那也真是有點過分了。

我再三強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毀壞佛教的因是什麼?就是佛教徒自己的鬥爭和不合,並不是說佛法上的辯論不好,並不是說拍手跺腳的這樣的因明辯論不好,這 裡的紛爭是指帶著嗔恨、貪欲之心而做的辯論;口中說的是佛法,心中卻被煩惱腐蝕,這樣是沒救的;外表裝著好像是在辯論佛法,好像是在弘揚自宗,但是只要夾 雜著貪瞋的煩惱,就都是在毀壞佛教。後果會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

我們現在都是佛弟子,都是修持佛陀正法的人,我們有緣相聚在這個聖地──佛陀成道的金剛座下,藉此難得的機會,我們應該好好思維,好好的來發願:「未來, 就算我沒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至少,我不要成為一個毀壞佛教的人,也不要成為一個有宗派偏見的人。」我相信這樣的發願是很重要的。我想這時候如果引據一些經 證的話,可能可以增加些力量吧!《三摩地王經》曾說:「比起毀壞全世界的佛塔,毀謗正法的罪業是更大的。」

以上談到了這部論具備的四個特點,也就是這部論典能幫助我們:領悟一切佛教無有違背,領悟一切佛語皆是口訣,輕易地領會佛陀的密意,並且保護我們不要落入極大惡行的淵藪。

感同身受,即是大悲心

接續早上提到的部分,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慈心和悲心,為了要生起慈悲心,首先,我們要在自身上思維:我為什麼缺少快樂?我為什麼感受痛苦?自己是如何在輪迴當中流轉的?要認真地去想,直到內心生起強烈的感受。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也就不可能深刻去感受他人的痛苦。

《入菩薩行論》說:「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就算為了自利,也沒有認真的去想過,甚至連做夢都沒有夢到,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 輪迴,為何受苦,為何受我執煩惱的牽引而不得自在。自己的慘況,連自己都不關心、連做夢都沒有夢到過,還妄想能夠體會他人、幫助眾生,真的是天方夜譚了。 所以首先自己要好好地作個夢,好好的了解一下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試著快快樂樂的過日子,也希望有好的生活品質;以我自己來說,愈多人的時候,我就會感到愈傷心,因為我會看到每個人對我都有很多的相信和期 望,而我就是這個樣子,沒什麼能力,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所以有時候會對自己蠻失望,蠻難過的。然而,這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說:「等著瞧啊!看我明天就把 門窗封上,好好來個一年的閉關!」但是到了明天,這些想法「呸」的一聲都不見了,忘的一乾二淨。所以我想,需要一種強烈的感受,那才是真實的,不會忘的。

首先,從「下士道」起修,了知三惡道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說要學習共同道、基礎道,也就是小乘的教法。因為要先了解自己,才有可能真實體會他人。如果自己毫無感覺,卻口說在對眾生修持大悲心,那是完 全沒用的,悲心是不可能生起的。經典中將大悲心比喻為一個兩面的鏡子,向外照向別人的是悲心,照向自己的是出離心;換句話說,思維自己的痛苦是出離心,思 維別人的痛苦是悲心。就像是鏡子,同時有兩種作用,我們的心,也可以有兩個面向;所緣的對象有所不同,但是所緣的相一樣,都是痛苦。

所以,我們要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就必須從下士道,也就是小乘法開始觀修,思維身在惡道的痛苦。講到三惡道的痛苦時,可以觀想自己變成一個動物,我的腳變成 蹄,頭上長了角,身上也長毛了等等去體會,當然我們並沒有真正變成動物;然而,其實我們的很多想法,已經快把我們變成「外表像人的動物」了。我時常觀察周 圍的小動物,例如我看到那些小鳥,只要是牠們能夠做到的,幾乎都能做到,反觀我們人類,有能力卻沒有盡力去做到。就像早上提到過的,人類的潛能是什麼?就 是能夠得到此生跟來世的究竟快樂,我們擁有這樣的潛能,但是卻沒有好好使用。吃的方面,如果只是餵飽肚子,動物也做得到;穿的方面,動物當然不會穿,不 過,現在國外很多小狗、小豬都有穿衣服了,當然是人類幫牠們穿上的,另外還有動物旅館,還是五星級的,聽說一晚就要上千美金咧!總之花樣可多了。總之可以 說,動物穿戴的衣服,是天生就披掛在身上的。

人類有時看起來挺聰明,但是有的時候,又是無法形容的愚蠢。現在很多先進國家都在製造核子武器,事實上,人類自己也怕核武,會擔心核爆炸,或者核武被人偷 走等等,自己都把自己嚇得半死。但是,就因為它是一個強國的象徵;然而還沒嚇到別人,就把自己嚇死了,這實在是蠻愚蠢的情況。其實,做了核子彈到底是要打 誰呢?想想也蠻蠢的。

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各種好壞、大小的事情,都可以透過網路看到了。但是,我們是不是變得更聰明了呢?並沒有。我們看到了世界發生的事情,但是並沒有真正放 在心上,並沒有深刻的體會。我們只是被過多的資訊淹沒而已。某方面來說,我們好像知道更多,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又好像一無所知。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落入三惡 道,看起來還是一個健健康康的人,但是實際上,似乎已經身在惡道當中了。總之,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維苦痛,這是下士道的部分。

接著,從「中士道」觀修,感受輪迴苦

接著談到中士道。中士道的時候,是要看到連人天善趣,也沒有真正的快樂;總之,因為業和煩惱而導致的整個輪迴,都是痛苦。這裡思維痛苦的時候,不只是想到 自己,而且要想到和自己有關連的、無量劫以來的父母、親人、朋友為主的一切眾生,藉由自身對於苦痛的理解,而去感受所有眾生的苦痛。

在下的次第,都是成就其上階次的因和助緣。我常想,密乘很殊勝,可以即身成佛,但是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能夠讓密乘變得這麼殊勝,能夠即身成佛呢?就是甚 深空性跟菩提心。要了悟甚深空性,就要先了悟共同乘中提到的人無我;要先領悟五蘊的無我性,才可能了悟法無我。因此,如果沒有無我的智慧和大乘的菩提心, 就好像一部沒有引擎的車子一樣,修持密乘是不會起任何作用的。所以基礎的階次非常重要,一句話說:「前行法比正行法還重要。」就是這個意思。

第一,皈依

接著《燈論》談到,在下、中士夫的道次第時,要帶著「皈依」、相信因果的心來積聚資糧和淨除罪障。為了讓菩提心能夠生起,因此需要積聚廣大的資糧。為了積 聚廣大資糧,首先要做七支供養,還有皈依,這些方法是積聚資糧的所依。總而言之,下、中士夫的一切法門,都是生起菩提心的支分。但是光聽沒有用,無論是聽 我說或者佛說,或是聽過去智者、祖師們說也沒有用,重點是我們自己要認真體會,真切了解這些法門,清楚知道基礎法門的重要性。不然,下、中、上士道會變成 毫無關聯的獨立個體,如果變成這樣,真實菩提心將無法生起。就好像如果不了解自身的痛苦,不了解自己的現況,怎麼可能了解他人的痛苦呢?是不可能的。

第二,持守「願行菩提心」學處

接著,皈依之後是學習願菩提心的儀軌和學處。之後發自內心想要行持六度、四攝的行者,要好好學習行菩提心戒。

第三,止的禪修

之後,為了使自心能夠自在用於善法上,因此要學習止的禪修。這部典籍認為,學習止的目的,是為了成就神通,成就神通的目的,則是為了成就特殊的利他事業,例如他心通,能夠知道他人的心念和需要等等。

這部分我有許多經驗,因為很多朋友會來找我卜卦,詢問問題,例如某件事該不該做?並且和我分享許多痛苦、快樂的經驗,然後詢問我的看法。然而我發現,只是 知道對方的痛苦還不夠,因為如果在不了解整件事情的原委下,要馬上給予可或否的確切答案,這樣是不行的。所以為了要知道詳情,就需要講很多話問清楚,但是 時間並不夠,因為來看我的人太多,能說話的時間太少,所以我只能說:「好吧!我會為你祈願祝福的。」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

如果是一個有神通的人,他不用等那個人進來,之前就可以透過神通了解情況,準備好如何回答,等對方一進來,就能說出一些預言般的答案。可是我沒有什麼神通,所以不知道如何預言。因此,如果不了解對方整個痛苦的原因的話,是很難卜卦的。

尤其藏族的問題,和外國人的問題,截然不同。以前我在藏地的時候,很多商人來見我,他們的問題都很單純,例如「法王啊!今年作羊毛的生意好不好?」之類 的,有時我的回答是:「不好、不好。」有時是:「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總之,問題很單純,都是問一些東西或物品。但是外國人很不一樣,他們會從小時候 說起,例如:「我從小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痛苦,這些陰影一直跟隨著我,快要讓我瘋掉了,請問應該怎麼辦?」感覺上,現代人多是精神、情緒上的痛苦。

要回答這些問題很不容易,因為不是「賣或不賣」那樣簡單的生意問題,再者,我也不懂醫學,所以也沒辦法給他什麼藥吃。因此,我只能告訴他一些讓他的心平靜 下來的方法,然而想要幫助對方的心靜下來,如果不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裡,根本不知從何說起。因此,由於自己沒有成就止或神通,就只能放鬆自心,靜下來,然 後慢慢地深入觀察,再做卜卦。

還有一種說法是,修止的目的,是為了成就觀;觀禪的所依、基礎,就是止的禪修。
接著談到,為了斷除兩種執著──人我執和法我執──的束縛,要徹底了解空性的見解,再加上正確無誤的禪修方式,而成就觀的智慧。以上是顯乘道的部分。

第四,智慧方便雙運
第五,修持大乘密法

接著是密乘道方面,主要談到的內容是,為了進入密乘道,一定要對佛教當中依師的方法,尤其是密乘典籍中提到的特殊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所了解。密乘非常強 調上師;因此,要正確地了解如何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方法。接著,還要接受不同續典的灌頂,使自心成熟。透過灌頂使心成熟之後,不要傲慢 ,應該更加謙虛, 按照偈文「如同主尊所示囑,如是一切我隨行」所說的一樣,好好地持守戒律和誓言,不然是很難得到成就的。雖然密乘是善巧方便的,就算犯了密乘的根本墮罪, 還是可以復戒,但是,因為壞損了清淨之心,之後很難生起功德了,有些人說,如果今生犯了密乘的根本戒,將無法在今生證得金剛持的果位。

無論如何,只要違犯密乘的根本戒,自心有所壞損,之後想要生起功德,是很困難的。因此,雖然密乘戒條有千萬之多,我們至少要知道根本戒是什麼。過去的祖師 曾說:「愈高階次的道法,不善業會愈重。」剛開始我並不明瞭這句話的意思,心想怎麼會惡業愈重呢?祖師們解釋說,愈高階次的戒法,惡業愈重,這是因為五道 十地愈深入,造作、戲論也會更多,因此惡業就愈重。剛開始聽到這樣的說法,會覺得奇怪,但後來知道所謂的戲論,以凡夫來說,就是我們肉眼等等五根所能感受 的對境,但是對於具有五眼六通的登地菩薩來說,他所感知、顯現的境界範圍,可是大大超越我們凡夫的想像的,例如三千大千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的所知等等,這 些都是凡夫無法想像的。所以說菩薩的戲論更加廣大。

所謂惡業愈重,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別解脫戒時,主要是戒除身、口方面的七種惡行。到了菩薩戒,和別解脫戒不同的地方在於,菩薩戒更強調的是心戒,例如一個 菩薩連一剎那的瞋心,都不能夠生起。到了密乘戒,更加嚴格,連一剎那的凡夫心,都不能夠生起。所以,持守的戒律愈來愈細微,要好好持守並不容易。但是我們 時常輕忽隨便,不在乎次第,喜歡一下就跳到高深的法去,誤以為高深的法比較容易修持。這是錯誤的想法。我想說個故事,不然很多人都快睡著了。

有幾個人去找竹巴昆列大師,想邀請他去參加一個灌頂,就問他:「有位上師要給予灌頂呢,你不去嗎?」。竹巴昆列說:「如果接受灌頂,之後不用持守誓言戒,也可以得到解脫的話,我就去;如果要持戒的話,那我會害怕,我就不去。」

大師接著說:「密乘戒條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違背上師的身口意呀!將密乘所有的根本和支分的戒法歸納起來,只有一個戒,就是不要違背上師的身口意。這也非常難做到。」

大師又說:「看看當今的灌頂,它不會讓你證得金剛總持,也不會讓你落入金剛地獄,因為現今的上師,給予的灌頂都不如法、不圓滿,不算真正的灌頂。因此,也 不會有違犯根本墮罪的問題。如果由一位具德上師,給予如法具德的灌頂,弟子得到後,如法圓滿地修持,將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如果違犯,也會有不可思議的 罪業。」這段話說的很實在 。

總而言之,道次第的法,是要按部就班地去修持開展的。《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將之比喻為尋寶者次第地洗淨珠寶一樣,或者如同冶煉黃金一般,要經過燒、切、洗淨等等步驟,才能得到珠寶或真金。修行也是如此,需要有次第地修持,逐步開發自己的心性。

前行結論

以上是一個概說。主要提到了五個部分:
第一個是皈依:皈依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佛教徒的標準。
第二個是持守願、行菩提心學處。
第三個是止的禪修:藉由止禪,能夠成就神通而行持特殊的利他事業。
第四個是智慧方便雙運:以方便和智慧的雙運,來積聚廣大資糧;只有方便不夠,要結合智慧來修持,因此要學習觀禪的學處。
第五個是修大乘密法:為能速疾成辦自他二利,因此要修持大乘的密法。以上五點,就是整部論的綱要。

正行:這是我當下就要修的法

接下來要講解燈論的正行部分。

梵文曰:菩提 巴特 巴帝邦
藏文曰:強曲 朗吉 准瑪(中文譯為:菩提道燈論)
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這一次我主要依據的釋論,是楚布寺的第四世的嘉察仁波切──札巴敦珠的著作。他本身即是一位實修噶當派教法,具德的噶當派善知識,因此,各個教派都會閱讀 這一部釋論。但是後來,這個經典很難找到,有一段時間,甚至很多人以為這本書已經失傳,但是有一位名叫阿古雪樂的人,他編輯了一個珍本典籍的目錄,當中就 有記載這部釋論,後來依循這項記錄,慢慢找到了這個法本。

這部釋論,主要傳承自噶當經論派的夏惹瓦大師。夏惹瓦大師曾說:「以仲敦巴大師的主張來講,這部《菩提道燈論》,從最開始的梵文曰,一直到最後的吉祥文 (薩瓦芒嘎朗)的所有內容,全部都是每一個眾生今天、當下就要做的修持,都是應該用在心上去體證的。」所以,就算是開頭的梵文曰,也是我們要修持的。不 然,很多人都會想跳過這一段,或者趕快唸過去而已,這是不行的,就連這段梵文,也應該用心體會。

開頭有梵文經名的傳統,是由過去藏王所欽定下來的規矩。原因有三個;今天說這麼多,明天可能就可以賽馬了吧(意思是可以放假慶祝去)!說多一些也好,因為 這次是九百年的紀念,是我們應該感恩的日子,所以應該多說一些。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知恩、報恩,第二個原因是說明法脈的清淨,第三個原因,是為了熟悉語 言。

首先是感恩。西藏在有佛法之前,藏族可以說是蠻荒之地的野人 ,個性凶悍,四處爭戰,但是佛法興盛之後,心性得到了調伏。總之,我們凡夫是無明的,我們不 知道自己的過去生,也不知道來生會如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得到快樂,或者只是得到痛苦;不知道什麼是三界輪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機會,從這個輪迴中解 脫;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無苦的涅槃,甚至想都沒想過,一點也沒有懷疑過;我們完全的無明,不知道如何取捨善惡,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是什麼。這個時候, 之所以能夠稍微想到來世的利益,能夠知道有一個能夠成就自利利他的佛果,這都是正法的恩德。
佛陀正法傳自印度,教主佛陀本身就是印度人;現在尼泊爾人自稱佛陀是尼泊爾人,但是一般都認為佛陀是印度人。所以為了感念佛恩,典籍開始都有梵文。過去西 藏有一種傳統,只要是從印度前來的人,甚至是乞丐,藏族都會尊稱他們為「阿闍黎」。現在的很多藏人說成「阿紮惹」,似乎成為一種貶抑詞,用來取笑那些高 鼻、長髮、束髮髻的印度行者。其實過去是一種尊稱,阿闍黎就是經師的意思,現在來說就是博士、教授。而且過去藏地的傳統,不只是尊稱印度人而已,還會禮讓 他們坐在上座。
第二個原因是,梵文象徵了法源的清淨。夏惹瓦大師說:「佛法的源頭,不是西藏,也不是其他地方,而是傳自印度。」所以梵文能夠起到讓人安心的作用,讓讀者了解這部論典傳自印度,因而生起信心,也能讓人生起難得恭敬之心。

為什麼印度的典籍讓人生信呢?因為過去在印度,智者和愚人,有很明顯的分別,如果是一部邪論,會被大眾綁在狗尾巴上,帶到大街上亂跑。所以當時的印度,只 有智者能夠撰寫典籍,一般人是不敢隨便寫的。但是現在,好像只要手會寫字,誰都能出書。這或許是件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或許只是墨水和紙張太多而 已,過去藏地曾有一些祖師,為了節省墨水和紙張,所以少寫的記載。

第三個是熟悉語言,什麼意思是熟悉語言呢?例如梵文的「菩提」,藏文是「強曲」(中文譯為覺),「巴特」就是道,「巴帝巴」是燈。經由如此梵藏的對照,學習梵文,種下梵文的習氣。這是很有用的,因為之後閱覽梵文典籍時,例如看到「菩提」,就會知道它的意思是覺。

禮敬三世一切佛,及彼正法與眾僧,

這兩句是禮供文。為什麼要禮敬三寶?有兩個原因,一是消除障礙,讓著作圓滿,二是符合賢者的行為。首先第一個,是透過禮敬三寶,幫助作者阿底峽尊者寫作無 礙而圓滿。同時,為了後世的弟子,透過禮敬三寶,能夠得到圓滿修持此論的加持。第二個符合賢者的行為,意思是尊敬比自己有學問者、年長者,這是一個有良善 品性的賢者會有的行為。

應賢弟子菩提光,勸請而善顯覺道燈。

阿底峽尊者撰寫此論的因緣是什麼?是應他的弟子──菩提光的勸請而賺撰寫的,菩提光是當時西藏阿里地區的一位國王。這部論被比喻為燈,如果手提一盞明燈, 我們可以無礙、輕鬆地走在黑暗的道路上,同樣,雖然有佛法,但因為不知如何正確修持,所以需要一部如同明燈的論典來指引我們。

由下中及上,應知有三士,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
這個偈文是整部論所討論的主題──三種士夫的攝義。
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
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

這三個偈文簡略說明了三種士夫的定義。

接下來的內容是皈依,我想明天早上再做解釋。剛好有法友求授皈依戒。所以,明天想要領受皈依戒的法友,請你們準備好。同時,有些人想要領受居士戒,我會一 併傳授。不然他們也沒時間,我也沒時間,結果兩方都沒時間的話,什麼事都做不成的。所以,明天一起給予會比較好。

後天是課程的最後一天,我有計畫給予菩薩戒,但是目前為止還沒人來請求授戒,所以可能沒人要受戒,因此還不一定。

今天,我們談到了三種士夫的內容。大乘的行者,應該有次第地從基礎開始修起;同樣二乘的行者,也應該先做完前行,才進入正行的修持。尤其我們身為大乘,或 者說密乘的行者,若是能夠深入了解佛教根本的義理,對於個人的修持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你將能夠利益他人,並且承侍佛教,讓佛教長久住世。

沒有什麼佛典是我們不需要去聞思修的,但是也不可能把三藏十二部經全部學完,所以重點是回到心上,利益到自心,讓自己的心有所轉變,更加成熟。方法唯有實修,透過實修,我們就能有所進展。謝謝大家。
 



中譯註:
出自《甘丹耳傳大手印頌》。內容是:「俱生契合噶屋瑪,五具等味四文字,息解决境大圓滿,中觀見地導引等,各安名稱雖紛歧,善解了義教理論,及具覺受瑜伽士,思察即判同密意。」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