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課程:解脫莊嚴論第六堂課

解脫莊嚴論第六堂課

時間:2014年1月25日上午8:30至11:00
地點:德噶寺大殿、第一屆谶摩比丘尼辯經法會會場
授課上師: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中文翻譯:倫多祖古

大家早安!因為今天是週末,也祝各位週末愉快。也有很多法友在同步觀看網路直播,今天大家也是在休息著,所以,也祝大家週末愉快。

繼續解脫莊嚴論課程,第三節「依止善知識之理」,首先進入正文:

助緣即是善知識,如是雖然具足了圓滿的所依,但如果沒有助緣之善知識的策勵,由於以前數數串行惡行和習氣增盛之力故,將難以趨入菩提道。因此應依止善知識。

攝頌:理由已極其類別,分別各自之法相,依止方便與功德,五攝宣說善知識。

其中首先需要依止善知識的理由有三種:

即教證、理證和譬喻:
♦教證:<<聖般若攝頌>>云:賢善弟子應恭敬上師,恆時依止諸智者上師,何以故?由此出生智者之功德。

<<般若八千頌>>云:如是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正覺故,應先於諸善知識親近依止供養奉侍。

♦理證:
有法:欲證得遍知果位的樸特伽羅
立宗:你必須要依止善知識
因:自己不知積資淨障故
同品喻:如三世諸佛
異品喻:如緣覺佛。

宣說其義:我們要獲得圓滿佛果,就需要積極一切福德和智慧所攝資糧,彼積集方法要依止善知識故,需要斷除一切煩惱和所知所攝之障,彼斷除方法要依賴善知識故。

♦譬喻:善知識由於行於陌生路途時的嚮導,或猶如前往危險地域時的護送者,或猶如度越大河時的船夫。

宣說第一個譬喻:行於陌生路途時如果沒有嚮導,就會有迷路、誤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若與嚮導結伴,就不會有迷路、誤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而不虛耗一步的抵達目的地。如是趨入菩提道而前往圓滿佛地,如果沒有嚮導般的大乘知識,就會有迷於外道之道、誤入聲聞歧途或漂泊於緣覺道之虞,若與如嚮導般的大乘知識結伴,將無有迷路、誤入歧途或漂泊之虞而抵達遍知之城。

<<德生傳>>云:善知識者,能令入波羅蜜多之道故猶如嚮導。

宣說第二個譬喻:在危險的地域有盜匪、猛獸等種種的傷害,若前往彼處時沒有護送者,就會有身命和受用出現意外之虞。若與強大的護送者結伴,將無有意外安然抵達。如是,趨入菩提道後,積集福德與智慧資糧並前往遍知之城,若沒有如護送者般的善知識,、則如盜匪般的內外分別、煩惱與外在魔眾、導協等,將有劫掠善法財寶和斬斷善趣命根之虞。

此亦如云:「此煩惱匪眾,得逞劫奪善,亦斷善趣命。」如未遠離如護送者之善知識,則不會失壞善法財寶,也不會斷絕善趣命根而抵達遍知之城。

<<德生傳>>亦云:菩薩之一切福德皆為善知識所守護。

<<不動優婆夷本事品>>云:諸善知識護送我等前往遍知處故,猶如護送者。

宣說第三個譬喻:在渡越大河時,若無有船夫,即便登上舟筏也不能抵達彼岸而將沒於水中或被水沖走。如果有船夫,以彼精勤則可以達彼岸。如是在越過輪迴大海時,如果沒有如船夫般的善知識,即便登上正法舟筏而行,也將沒於輪迴或被輪迴之流沖走。此亦如云:若無執槳者,船不至彼岸,雖圓妙功德,無師無解脫。

因此若依止如船夫般的善知識,就將抵達輪迴大海彼岸之涅槃陸地。此亦如<<聖華樹莊嚴經>>云:善知識於輪迴大河中做救度故,猶如船夫。

因此,應當依止猶如嚮導、護送者和船夫般之善知識。

善知識有四種:凡夫善知識、住地上菩薩善知識、化身佛善知識、報身佛善知識。這些也要與自己的階位相結合,當自己是初業者時,無有依止佛陀或住在地上菩薩諸善知識之能力故,應依止凡夫善知識,當自己的業障基本上得到清淨時,就可以依止住地上菩薩善知識,當自己處於善品資糧道以上時,就可以依止化身佛善知識,當自己住於地上位時,就可以依止報身佛善知識了。如是四者之中何者恩德最大呢?我等最初住於業於煩惱的暗室中時,上位的諸善知識尊顏亦不能得見,遑論依止,由值遇凡夫善知識,以彼語言明燈照亮道路後,將可值遇上位的諸善知識,因此其中恩德最大者即是凡夫善知識。

宣說彼四種善知識的法相:

佛陀:由斷除二障故即是斷圓滿,由證得二智故即是智圓滿。諸住地上菩薩,從一地至十地之間有種種斷和智,特別是住八地以上的菩薩,具有十種純熟攝受他眾的自在力,即命自在、如是心、資具、業、受生、解、願、神力、智和法自在。
其中:
◊命自在:即可以隨意住世,
◊心自在:即能隨己所願入於平等三摩地,
◊資具自在:即可以為諸有情降下無量資具珍寶雨,
◊業自在:即可以將諸界、地、眾生、生處其餘分位感受業轉作其餘,
◊受生自在:即可以住於禪定中不退轉,能於欲界受生,於彼處受生後,比之過患亦不能沾染。
◊解自在:則可以隨勝轉變地大和水大等。
◊願自在:即可以隨所欲樂而發圓滿自他二利之願,並且現前成就。
◊神力自在:即可以因眾生發願故而示現無量的神變
◊智自在:即可以究竟通達法、義、言詞和辯才等,
◊法自在:即可以於任何眾生前,以其餘或諸餘名身、句身和文身安立經等法已,一時以同一音聲演法而令相應各自言語之心皆得滿足。

凡夫善知識的法相,可以具備八種功德,也可以具備四種或兩種功德。
◊其中第一種,如<<菩薩地>>云:若具足彼八相,應知極為圓滿具足一切相之樸薩善知識,云何為八?即具足菩薩律儀、廣聞菩薩法藏、具有證悟、具足悲心、無有畏懼、具足安忍、意無疲厭、善於言詞。

◊第二種,如<<莊嚴經論>>云:廣大及斷疑,持顯二性,如是之菩薩,謂說法圓滿。由多聞故而廣大宣講,由智慧大故而斷除他人的疑惑,由作善丈夫業故而堪持詞句,並開顯染污和清淨兩種法相之真實。

◊第三種,如<<入行論>>云:捨命亦不離,善巧大乘義,安住淨律儀,珍貴善知識。即精通大乘法義和具足菩薩律儀。

得到這樣的善知識後,依止的方法有三:
◊由恭敬承侍而如何依止
◊由虔敬信受而如何依止
◊由修行與勤勉之門而如何依止。

◊初分者二:由恭敬而如何依止者,即要做頂禮、迅速起立、鞠躬、轉繞、以眷戀心適時而語,以無厭足心一再瞻仰等等。譬如商主之子善財如何依止善知識一般。

<<聖華樹莊嚴經>>亦云:瞻仰善知識,應無有厭足。彼何以故?諸善知識者,乃難以得見、難以出現,難以值遇故!

由承侍而如何依止者,即以與法相隨順的食品、衣物、臥具、坐墊、醫藥、珍寶等,亦不顧身命地去承侍善知識,譬如常啼菩薩如何依止善知識一般。

<<德生傳>>亦云:
佛菩提由承侍善知識而獲得。

◊以虔誠信受而依止,即於善知識作佛想,對所宣教言無有違背、生起仰慕、恭敬和淨信,譬如大學者那洛巴如何依止善知識一般。

<<般若經>>亦云:應於善知識勤勉地生起恭敬、珍視和淨信。

◊此外,對於善知識方便善巧的行為亦應如是,譬如火王的傳記一般。由修行和勤勉之門而如何依止者,即于彼善知識之法由聞思修三門而修行、勤勉而為,這將令善知識極為歡喜。

此亦如<<莊嚴經論>>云:依所教修習,彼令心歡喜。

若善知識歡喜則將獲得佛果。

<<德生傳>>亦云:由善知識歡喜故則可獲得一切佛菩提。

向善知識求法時,也要具足加行、正行和結行的方式而請求。復次加行,即有菩提心而請求;正行,即于自己生起病人想,於法生起藥想,於善知識生起醫生想,於勤勉修行生起療病想而請求。結行,即應斷除如同覆器、漏器或毒器的過患。

依止善知識之利益,德生傳亦云:善男子,善知識清淨攝受之菩薩,不會墮於惡趣,善知識圓滿守護之菩薩,不落惡友之手,善知識圓滿護佑之菩薩,不會於大乘法中退轉,善知識清淨攝受之菩薩,將超越異生地。

<<般若經>>亦云:善知識圓滿授受之菩薩摩訶薩,能速疾證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妙法如意寶解脫莊嚴論>> 【第三節 依止善知識之理】

這一部分,針對「善知識」的「法相」、「特性」及「如何依止善知識」等,做了較為詳細的解釋。

■  解脫不能靠自學

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對佛教有很大興趣,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會這樣說,「我對佛教很有興趣,我對於佛教的真理很感興趣,我也對此表示歡喜,但我不想皈依佛門,因為我覺得「皈依」只是一種傳統、一種儀軌而已,因此,我也不想去依止上師」。

有這樣想法的人只是對佛教表達敬佩之情、只是對佛教心生歡喜之心,他們只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去學習,不想依靠任何人,他們會說,「我只要能守護一份善心,就會比那些口說皈依佛門者更為殊勝,這樣不是更好?」很多人會這樣說,或說「三寶之中,我只想依止法寶,不想依止上師,也不想做任何的皈依。」

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們無法去評論對或錯,但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維一下,譬如當我們得感冒這樣小病時,我們會在網路或書中去搜索資訊,例如該吃什麼藥?等,遇到這些小病時,我們可以自行去醫治、解決這些小病小災。

但一旦得到重病時,譬如像是心病等疑難雜症時,是即使在網路、書中也找尋不到解決之道的了,此時就必須要投奔醫生,因為這些疑難雜症超乎我們的能力範圍,因此我們不得不去尋找專業人士、一位懂得醫治疾病的醫生,一定要具足這樣助緣時,我們才能從大病中得到解脫,病情才能有所好轉。

同理,修法時,有時我們也會覺得自己藉由看書來修行或學習時,會有一些效果,自己有時也覺得有一些感應等等,但佛法的所有利益,是無法通過自學就能呈現在我們心中、我們也無法依靠自學來打下紮實的基礎。

當然我們最終目標都是為了獲得解脫,但這最終目標,並非只是像是我們得到暫時性的快樂一樣,只是一種感受,「獲得解脫」並非只是一種感受,而是心的究竟果位、心的本性和真理,因此這些真理、究竟、本性,是不能透過自學就能了知的,更別提獲得佛陀的果位了。

因此一定依止有經驗的上師、善知識,並與善友同行,這樣自己才能夠成就最終獲得佛果的大目標、大願望,要將這道理記在心裡,這是非常重要的。

■  太過於相信自己有時很危險

以「不依止善知識」的觀點來講,我們當然會說,「相信自己」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太過於相信自己,有時會因此心生傲慢,而出現一種自閉狀態,也就是心中只容得下自己。

例如有人說他在聽自己的聲音、「心語」,也就是心中會出現某種聲音,來告訴他該如何作為,若老是想從心中內心深處發出聲音,很容易被它控制,然後就會自言自語,我覺得這樣慢慢下去,會精神失常,也可能會面臨發瘋的危險。

因此我們一定要依止外在的一些因緣,才能讓自己心中生起真實佛法。

當然在外在因緣中,最重要就是「緣起」理論,因為生活中,要讓我們能繼續生存下去時,就需要不同的內和外的因素,才能讓我們順利的去修法,因此我們一定要具足這樣的因緣和合的條件,並尊重如此的緣起和內外所有的因緣,才能讓修行更加圓滿。

如同之前所講,我們要懂得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在善知識段落來講,主要分為四個段落:(一)性相,(二)依止的功德、(三)不依止的過患,及(四)如何依止善知識。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並沒有太多講解弟子的性相,為何不做過多闡述呢?因為在前論中已提及,譬如「因如來藏和依人身寶」兩篇中也已講到了弟子的性相因此在前兩篇的內容中,「弟子性相」已被歸納入其中,譬如「透過十八種暇滿難得人身、最次也要對大乘和三寶有很深的信心」等等,這些都是弟子的性相。

首先講到「上師的性相」,一般在經教乘中,會稱為「善知識」,密咒乘就會尊稱為「上師」,「上師」一詞在社會中,也被普遍使用。印度梵文稱「上師」為「guru」,也就是「重」之意。


■  「善知識」就是心靈的摯友

所謂「上師之重」,是說上師「功德」與「恩德」非常深重,並且「善知識」是讓弟子的善心增長,所不可或缺的因緣條件,所以,僅僅在「上師」這兩字的名相上,就可大致瞭解上師的意思。

梵文中的「guru 」「重」,代表「功德與恩德深重」,並不是說上師體型肥胖、有幾百公斤只之重,而是說上師的功德與恩德非常深重。藏文中的「喇嘛」便是「上師」一詞,意思也是「至高無上」、「在其之上無有更大功德者」,比自己功德高尚的士夫。

所謂的「善知識」的「知識」,在藏文之中念「些涅」意指和自己非常靠近,和自己的心非常親近,和睦如同親人一般者,雖然並無血肉關係,但心的距離非常親近,因此稱為「知識」。

「善」就是將你的心帶到善的地方者,比一般朋友更值得信任的至交,因為這是在修持佛法上,有助於提升自己佛學造詣的善友。

當然我們可以在「善知識」名稱上,瞭解到如何去依止一位上師。平常在社會之中朋友如何相處,以這種相處、相互信賴的方式去依止,同時上師還具足另一項功德:將你的心「帶到善處」的功德。

雖然經典之中會講,「要將上師當成佛」,我常說,即便你做不到這一點,也要將善知識當成至關重要、極為信任的朋友,如同人與人關係中,最摯親的朋友一般。

當然我們不會稱一般人為「這是我的至交、摯友」,一定是要對跟自己相知相惜、走的很近的朋友,才叫「朋友」,「善知識」也是如此,若不懂這樣道理,就會衍生出很多麻煩。

有時我們也會用另外一個名稱稱呼「善知識」,就是「師長」,在學校之中也有叫「老師」,總之「師長」是在善業方面經驗豐富,稱為「師」,並為一位「長者」,因此稱為「師長」。

在「師長」之中,也有「惡師」和「善師」之別,「惡師」是在造惡業上經驗老到,惡業講的頭頭之道,並促使你去做的這類人,我們就會叫他「惡師」。

不論善師、老師、師長、善知識,都要比自己更為殊勝,可以引導自己了知不曾懂得的一些知識,並為自己開示、教導,讓自己的學習從而增高、增盛。

再講「上師性相」時,我們曾提及,從聲聞戒律到密乘,講了很多關於「上師的性相」, 在「三士夫道次第」或「大乘次第」階段,也都提及很多上師性相,而現階段講解<<脫莊嚴寶論>>時,是以總體佛教而言,來闡述上師性相,需要何種上師,而並非指僅限於戒律或密乘階段之中的上師性相。

■  「調柔」將心控制好

講解「善知識」的八種功德時,最主要是以上師性相的功德,首先會講到「寂靜調柔」。講到「調柔身心」時,也就是「將一切身心不好狀態,都轉變為好的狀態」,稱為「調柔」。

「身心調柔」並不只是「身」寂靜就可,而是「心」也要同樣的安住在寂靜狀態,藏人有句俗話說,「要說身口調柔,沒有比貓更調柔的了」。並不是說此俗語可以廣泛和其他說法相比,但講到「調柔」,我們可以看到貓總是很溫柔、很柔和的,發出喵喵的聲音。

初學者在修學戒定慧三學之中的「戒學」時,比方說,當我們出現一個非常細微、例如想要殺害小蟲的殺念,或想要說一個微弱謊話時,要即時將心念定住,將其拉回,或當眼耳鼻舌等五根將進入顛倒行時,控制自己去強制收回,就像是拉馬的韁繩一樣,當馬要走到另一個方向時,猛烈將其拉回,我們也要將言行都如是拉回。

講到「寂靜」時,會在三學之中說到「定學」。所謂「定學」就是「三摩地學」或「禪定學」,主要是壓制煩惱,讓自己的心處於一種安住狀態、制止以使五根不落入顛倒行為。

當我們謹慎身口意時,心就可以去控制其它,並且相較於之前更為寂靜,就像是馬被圈養在馬棚之中,不讓他到處亂跑,可以透過定學,讓我們隨處亂跑得心被壓制住,讓我們的心可以向內收回,並更為安住。

雖然心的狀態比之前更為寂靜,但只有在安住時才能靜的下來,其它時段,例如後得時又會再次散亂,或者入定觀修時狀態非常之好,出定後就散亂不已,此時就需要三學之中的「慧學」來斷除六種煩惱。

三學之中的「戒學」主要是為了修持「止觀」,「慧學」主要是為了修持「勝觀」,但現階段的我們無法圓滿達成止觀和勝觀,但若以相似方式去修持,也未嘗不可。

講到「功德殊勝」方面,佛經中有這樣說法:若依止比自己功德更為低下的士夫的話,則無法清淨自己的自相續,別說增長功德了,還會退步。而若依止一位與己不相上下者,你也不可能獲得進步,因為沒有任何出入、因此也無法藉此增益。

■  「上師」是讓你心服口服者

若依止比自己更高深者,我們平日都說「眼往上觀」「取法於上」的話,依止一位「心服口服」的上師的話(法王用中文說「心服口服」),就可將這位上師視為好的榜樣、好的典範,如此才能死心塌地地去依止一位功德高深者、功德殊勝者,讓這位上師滿足自己對於解脫和佛法上的需求。

總之一定要找一位自己可以心服口服、挑不出任何毛病者,必如說兩人打架,如果一方打輸了、那麼只能對另一方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也不敢去滋事挑戰,就是要像這樣的心態去尊重他。

我們一定要找到比自己功德更為殊勝的上師,但即使找不到可依止的殊勝上師,那我們依止上師的的方式也要是殊勝的,也就是說依止的上師雖然不殊勝,但依止方法一定要殊勝。

譬如往昔阿底峽尊者也曾依止比自己功德知識相平等的上師,而蔣貢康楚仁波切、蔣楊欽哲旺秋仁波切等殊勝大德,在求受很殊勝稀有口傳灌頂時,也會向很多老態龍鍾的老者、農夫處,求受灌頂口傳,這些老農夫沒有學問、甚至不識字,但仁波切們仍會向他們求受,並先將這些口傳上的文字念給老者,再由老者重新轉述一遍,藉此來得到口傳灌頂。

這樣說法並不是說瞧不起這些老者,主要是在闡述若上師並無功德時,若依止他會有很大利益的話,也同樣可以依止一位功德不如你的上師。

講到「功德殊勝」時,上師也要具足精進。所謂「精進」,其中一個含意就是「歡喜之心」,也就是對於利他和弟子之事業,有一份堅定不移的歡喜心,同時懂得經教教導,可以透過講、辯、著,來傳達經教要理,同時有多聞多學等功德,這都是上師需要具足的功德特徵。

上等德上師是要證得真理、證得空性者。其次是證得相似的空性,所謂「證得相似空性」的概念,是說,具備藉由直接、間接、或以邏輯、信心,或通過經典等證得相似的空性,以及對空性有相當德了知等功德。

當然若要教導止觀以下的修學時,證得相似空性的上師還算可以依止,但若要教導勝觀修持的話,若上師沒有真實證得空性,是不知如何正確教導弟子、傳授修法之道的。

「善說功德」,上師在說法時,所有一切教法都恰到其處,忠言良藥般的開示,可以讓弟子感受到是一份無私的教導,且讓弟子受益良多,且弟子有所感應,上師透過宣說方式以及通過文字表達,讓弟子有所認知,並且讓弟子的心為之觸動和感動。

之後講到「悲心」或「愛心」,就是說上師不為八風所動,不為錢財地位所動搖,一心一意只想著讓弟子從痛苦中解脫,去救度弟子,也就是說,當上師在攝受弟子、教導弟子時,會克服萬難,讓弟子解脫。

上等上師是具備自利的六種功德、和攝受他人的四種功德,基本上要具足這十種功德。這是相對於上等上師的性相來宣說的,必須具備十種功德。中等上師至少也要具足一半、五種功德。

提到的這些十種功德、或五種功德,並非是在說上師一定要是人中獅子,或說一定要是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而是弟子能看到上師功德、或弟子覺察到上師具足這樣功德時,並且覺得這位上師值得依止的話,就可以去依止他。

大概就講這麼多吧。就此打住。

 


 

 

附註:

本段課文引用於《妙法如意寶解脫莊嚴論:大乘道次第》
著作者:岡波巴
拉杰索南仁欽
翻譯:希惹群培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7第一版。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