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三堂課

觀修輪迴中所有眾生的痛苦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時間:2016年1月16日上午
地點:菩提迦耶 德噶寺

昨天談到世俗菩提心,也講到修持大乘法的必要條件是具有菩提心,而判定是否為大乘行者的標準也在於菩提心。今天接著我會談到菩提心的修持方法。其實在很多修心的教言當中,都會講到菩提心的修持方法。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的《百段引導文》中,有傳承自阿底峽尊者的世俗菩提心教授,由於這個跟《解脫莊嚴寶論》中的世俗菩提心有關,所以接著我想簡略講解《百段引導文》當中的世俗菩提心觀修方法。

觀想的次第有二種,一種是以整體輪迴作為觀修,第二種是以個別的對境作為觀修。第一種方式,主要是以整體輪迴眾生的痛苦為對境而生起大悲心,進而生起菩提心。龍樹菩薩在一部發菩提心儀軌中比喻:就像是地、水、火、風、樹木、森林等等,是眾多生命的依處和資源,自己也以深心發願如同這些資源一般,成為一切眾生利樂的泉源。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祈願。地、水、火、風、樹木、森林等的特點,就是它們沒有遠近親疏之分,所有生命都能享用。同樣地,我們的慈悲和菩提心也應該沒有分別,而應該將一切利樂平等地與所有生命共享。不僅如此,就像山明水秀的景色令人賞心悅目,又像林間溪流能解眾生飢渴,我們也要發願:只要聽聞、憶念、接觸到我的身口意的任何生命,都能得到利益、快樂。

這個觀修的重點在於平等觀,也就是沒有分別地利益輪迴當中所有的眾生。現代人的問題就是分別心太強,「這是我喜歡的」、「這是我不喜歡的」,然後拼命去幫助自己喜歡、在乎的人得到快樂,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就不管他們的死活。這時這樣的觀修就很有用,因為藉由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能夠幫助我們消弭分別心。就像俗話所說的「整體沒了,個體也將無法存活」一樣,如果不具備對整體眾生的菩提心,對個別眾生的菩提心也將無法真正生起。

總而言之,第一個方法就是一種平等觀。首先你要對眾生有平等心,藉由了解一切生命的苦樂和自己是一樣的,然後從這個基礎點生起菩提心。

在這裡提醒一個重點:那就是在面對敵人時的心態。雖然我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敵人,但是生活當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傷害自己的人。當這些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生氣、心情低落;然後當這些敵人遇難時,一般人多會幸災樂禍。但身為一個大乘菩薩行者,我們不應該有這樣的反應,我們的心量要大一些。

那麼在面對傷害時,我們應該如何回應呢?例如你可能被別人誣告,一般情況下,你還是需要做一些回應,不能傻愣在那裡什麼都不做。但在回應的過程中,你不應該帶著怨恨心或是詛咒對方,而是應該保有一個同理心。同理心的意思是從想要離苦得樂的角度而言,我們都是平等的:你想要離苦得樂,傷害你的人也想要離苦得樂。所以,當你在做回應時,心中應該具備同理、包容、尊重的心,這種心態就是一個菩薩應有的心態,這就跟一般俗人不同了。

這個時候的理性處理很重要,也就是要有智慧。智慧是善能分別諸法相,而在這裡的意思是:在面對傷害的時候,能夠分清楚人和事的不同。我們常說要能對事不對人,雖然這件事情的確傷害了你,而你也應該要對這件事做回應,甚至有時態度需要強硬果斷——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應該要做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把對方認定是壞人,然後開始詛咒對方。這是不對的。佛法告訴我們要有智慧,我們應該多動動腦,不要過於情緒化。其實靜下來想一想,對方也許身不由己,可能是起了強烈的煩惱,也可能是在環境或他人的驅使之下才對你做出各種的傷害。總之,試著理性地去面對和釐清問題背後的原因,這是修行人該有的智慧。

為了深切體會一切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以生起對整體輪迴眾的大悲心,我們首先要去思維眾生苦多樂少的狀況。透過這樣的觀修,我們會生起一種想要承擔、幫助眾生遠離痛苦的悲心,這不只是祈願眾生離苦,還包括了強烈地想要以實際的行動幫助眾生遠離痛苦的願望。

此外,我覺得比起消除眾生暫時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幫助眾生究竟消除痛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悲心的理解過於膚淺,例如看到一個人在救濟窮人,或者給予醫療、教育等等,我們就說他是一個有悲心的人。雖然濟貧,義診,救災等等行為也很好,但這些只是悲心的一部分,都還只是減緩眾生暫時的痛苦而已,然而真正的悲心不只如此。

悲心不應該淪為只是幫助眾生消除暫時的痛苦而已。悲心所關切的是更深切的問題,悲心思維的是:「什麼是更深切、更嚴重的痛苦?而造成這些痛苦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幫助眾生去消除這根本的問題?」這才是我們應該去想的。剛剛上面提到的貧窮、失學、缺少醫療救護等等的確是痛苦,但是那些只是今生暫時的痛苦而已。悲心關切的是更深切、更嚴重的痛苦之因,那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無明」。無始以來,眾生就是在無明煩惱的驅使下,顛倒取捨,顛倒善惡因果,因此受著根本不必要的痛苦。

同時菩薩的悲心是生生世世一直延續的。對於一個真正的菩薩來說,他的善心、菩提心,他的承擔力、願心、願力,是多生多世都不會捨離的,他的悲心是廣大、是長遠的。同時,菩薩的悲心也不只是針對一、兩個人,而是希望盡虛空的一切眾生都能究竟地離開痛苦。

我們說小乘的別解脫戒的時間是比較短暫的,也就是一般說的五戒、居士戒這些別解脫戒,是我們在一生當中要持守的,也就是盡形壽要奉持的。菩薩戒的時間卻是很長的,是直到未成菩提果位之前,在未成佛前都要領受奉行的。因此如果沒有打好基礎,而要堅持持守菩薩戒是相當困難的。所以菩薩戒不是隨口說說:「好好好,我來受戒」就可以受的。

像是別解脫戒,這些一生當中持守的戒,或許還勉強得來,但是菩薩戒你卻沒有辦法說忍就忍下來的,因為對菩薩戒的形容是:「眾生再多、時間再長、再困難都無所畏懼。」領受菩薩戒的準備標準是很高的,因為如果沒有想好就隨便受戒的話,菩薩戒是很容易毀壞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關菩提心的修心法門非常多,重點都是在幫助我們發起菩提心之前,能有更好的準備,修心的基礎穩固之後,菩提心才會修得比較好。
菩薩的善心和一般的善心是不同的。我們一般會說某某人是一個好人,因為他很有善心,他一生當中幫助了許多人。這也很好,但是再好,他也只是一生當中的幫助而已,但是菩薩的善心是長遠的,是多生多世直至未成佛前都不停歇地利益他人究竟遠離痛苦,成就佛果。

以上談到的,是生起菩提心的第一種方法,也就是觀修整體輪迴的眾生。傳統上有九個次第,這次沒有辦法全說,但今天大致上講到了第一個次第,也就是專注思維眾生苦多樂少的情況。第二個次第是知母,要知道一切眾生如母,這部分留到明天再說。
編按:法王接著談到籌備佛學院標準教程的過程,詳細內容請見下列報導:

法王噶瑪巴談制定佛學院標準教程的籌備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