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噶舉大祈願法會.開幕日報導 -1

如法懺悔之必要,七支供養之必要

積聚資糧、淨除罪障,是修持很重要的部分。大家以為念誦「七支供養」是很容易的,但它真的是很深的一個法,很重要的一種修持。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時間:2014年12月29日,上午6:00-下午5: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今天清晨,菩提迦耶氣溫只有攝氏6度,人人呵氣成白煙,因為太冷了,大家還以為0度了。當大地還在一片黑暗當中,5:00多,通往德噶寺旁大祈願會場的小路上,交通已經十分熱絡,引擎轟轟作響的柴油嘟嘟車、今年新出現的安靜電動車、想快也快不了的三輪車,和三三兩兩、行色匆匆的行人,已經絡驛不絕地前往大祈願會場。

法會序幕在黎明前展開,當第一階段的念誦告一段落,7:00,法會為大眾奉上早茶的時候,天光才剛亮起,濃濃的大霧飄進會場,遠處的僧眾彷彿坐在雲端。

第一座法(6:00-9:30):《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開示
6:05,法王噶瑪巴禮佛三拜,陞主法上師法座。
大眾唱頌〈皈依發心〉〈獻曼達〉〈請轉法輪〉。

接著,是噶舉大祈願法會傳統,每天第一座法,主法上師會授「八關齋戒」。法王帶領大眾念誦〈大乘布薩律儀〉(漢傳稱〈八關齋戒〉)三遍。在念完第一遍時,法王特別叮囑:我們要像過去的聖者菩薩、過去的祖師領受〈大乘菩薩律儀〉一般,發起為利眾生的大乘心而領受。

在傳授〈大乘布薩律儀〉圓滿之後,法王開示:

首先向以蔣貢康楚仁波切暨嘉察仁波切兩位仁波切為首的噶舉傳承各大仁波切、祖古,暨各寺院堪布、善知識與僧伽大眾,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友表示歡迎,歡迎大家來參加這次祈願法會。

這個「金剛座」菩提迦耶,是佛教徒最重要的聖地,我們有這樣的因緣聚集在這裡,要帶著憶念佛陀的心,希望讓善心、善行更加增長。平時我們都盡了自己的力量,努力的發起善心、善行,每年年底,我們會聚在這兒,為一年的善根做一次總迴向;也為一年所造作的罪業,做一次總的懺悔淨罪。

■修行要有計畫,不能「看心情」

祈願法會才這幾天,我們應該盡力發心,參與課誦。修行是要盡力的,如果不努力,修行想要有成就、想要成辦自他利是不可能的。所謂的法,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調整、改變自己的心。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是要有計畫性、有次第性進行的,如果用英文說,就是要有plan,要做好計畫,我今天要做這樣的修持,有這樣的計畫,按照這樣的計畫去修持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只是看心情、隨意要修不修是不行的。這幾天,我們就要這樣跟隨著法會的計畫,一起念誦修持。

這次噶舉祈願法會,有五十多國的法友聚在這裡(有近一萬兩千人辦理報到),四眾弟子都齊備了,僧俗二眾都聚集在一起,這實在是很難得的機會,從現在起,我們要帶著善的動機,帶著特殊廣大的發心而來念誦。

(梵文三常誦等「祈願儀軌二十支」,新《大祈願課誦本》P21起)

■違犯菩薩誓戒,必修〈三十五佛懺悔文〉

在第一座法中間短暫的休息用茶時間過後,法王接著開示:

接下來想介紹《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的懺罪法門,這是菩薩行最基本的修持,也是最重要的。

我們無始以來,在得到人身之前,過去生中投生過無量不同的生命,遍滿整個大地,沒有一個像針尖一樣小的地方我們沒投生過,也造作了無量的善業和惡業,但我們是以惡業為主,我們造作了無量惡業,如果不即時懺除,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很難還淨,想回復清淨就困難了,所以要常觀修懺罪法門。

相較於一般的罪業,違背誓戒的罪業是更重的,例如一般殺一隻雞、一隻牛,那當然是罪業,但違犯自己許下的誓言,是更嚴重的。在大乘傳統中,如果違犯誓戒,就要念誦《三蘊經》,這在印度的先賢都是這樣做的,這樣的懺罪法門傳到藏地之後,還成為日常課誦,就是每天都要念誦觀修。印度賢哲聽到了大概會笑,怎麼藏地的佛弟子每天都要念《三蘊經》,罪業這麼多嗎?其實大乘修行人如果在菩薩戒上有所違犯,最好的還淨之道,就是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這樣做是很好的。

在念誦的時候,我們要憶持「四力懺悔」的觀點。經論中說,我們要以「四力」懺悔。

首先,第一個是「悔罪力」或「出罪力」,就是後悔之心,對自己造作的惡業,知道自己錯了,深深覺得懺悔。

第二是「依止力」,因為我們是凡夫,之前做過什麼都不記得了,要懺除「無始以來」的罪業,因為不記得就很困難。但因為諸佛菩薩有遍知之力,他們知道往昔我們造作了什麼罪業,所以我們要請諸佛菩薩作證,在他們面前做懺悔,不管我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加以懺悔。

第三是「誓不再犯力」,就是我發誓以後不再犯了。有人覺得,我們常常懺悔之後馬上又再犯了,就不敢發誓。但我們現在懺悔還是要這樣發心,以後若有違犯以後再懺悔,不能因為未來可能會再犯,所以現在就不敢發誓,這樣是不對的。

第四是「對治力」,就是依止一個法門來懺除罪業,譬如修誦《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總之我們要在尊貴的佛菩薩面前,對無始以來的罪業,都加以懺悔。要以這樣的發心來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

(大眾念誦《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100頁)

第二座法(9:00-10:30):「離四貪執修心法」開示

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離四貪執修心法」,請另見開示系列報導。

第三座法(1:30-3:00):〈普賢行願品〉開示
法王噶瑪巴開示:

噶舉大祈願法會中,最早是前世怙主卡盧仁波切先提出念誦〈普賢行願品〉十萬遍的想法,後來就成為祈願法會的主要念誦內容,成為一個傳統,我們這次也會以念誦〈普賢行願品〉為主。所以,接下來我要簡單講解一下〈普賢行願品〉。

為了要讓我們自心生起法道、真正開始修持佛法,就要積聚資糧和淨除罪障,如果沒有積資淨障帶來的順緣,僅只是有發心是無法生起證悟的。所以藉由〈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以積資淨障是必要的。過去的大師都說,七支供養是大乘特殊的法門,小乘是沒有的,同時提到〈普賢行願品〉是七支供養法門最清楚的來源。

■《般若經》記載,十方世界菩薩勤修七支供養

由於七支供養圓滿具備了積聚資糧、淨除罪障這兩個部分,因此可說是修持的綱要和核心。大家以為念誦「七支供養」是很容易的,但它真的是很深的一個法,很重要的一種修持。

佛說法時,各個世界的菩薩都會前來聞法,《般若經》緣起中就這樣記載:菩薩以神通力來到佛前,作禮拜、繞佛,並向佛陀獻供各個世界諸佛託付的各種珍寶禮物、花朵,接著淨除罪障,並祈請佛陀說法,祈請佛陀住世不入涅槃,最後將善根迴向菩提果位。《般若經》這樣清楚記載著,因此沒有比「七支供養」更殊勝的修持了。

■以七支供養對治五毒

禮拜支、供養支、請轉法輪支和請佛住世支這四支,能夠積聚資糧。懺悔支即是懺悔罪障。隨喜讚嘆支能夠增長善業,迴向支能使善業不浪費並且不斷開展。可以說「七支供養」圓滿包括了「積資淨障」兩個部分。

同時,「七支供養」也可以對治五種煩惱:譬如我慢,可以用禮拜支來對治;吝嗇可以用供養支來對治;嗔心等三毒熾盛的墮罪,可以用懺悔來對治;愚癡無明和謗法的惡業,可以用「請轉法輪」來對治;嫉妒,可以用隨喜讚嘆支來對治;一切讓諸佛不歡喜和無法見到佛陀的惡業,可以用祈不入涅(請佛住世支)來清淨;最後迴向善根支,能夠對治顛倒、不信因果的邪見。

■心口如一,隨文入觀,法才能入心

過去論師常說要「隨文入觀」,要「心口如一」,跟著念誦內容觀修是很重要的。

我小時候背了很多儀軌,但還沒有讀過經書,因此不懂意思,老師就提醒我:要試著去想它的意思,我那時年紀雖小,但讀到「悲心」時,就想這應該是指關心別人或給別人東西,「佛」就是很重要的人,「法」就是經書的樣子。總之念誦時不能有口無心,一定要有一些想法,但不是胡思亂想,不是人在這裡、但心在百貨公司,或者嘴巴一邊念、但心裡一邊想去哪裡玩樂;而是隨文入觀,去思維經文的意思,譬如念誦到「諸佛正法聖僧眾」,要想「佛」是怎樣、「法」是怎樣、「僧」是怎樣。如果嘴裡所念的,和心裡所想的差個十萬八千里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法就幫不了念誦的這個人,這個人也無法修持這個法教。

我們藏族有很多老先生、老太太常常繞塔念誦「嗡嘛尼唄美吽」,但嘴巴一邊念,心裡想的卻是生意賺錢等等,雜念紛飛,然後愈念愈快變成「嘛尼唄美吽」,連「嗡」都忘了,這樣是不行的。

藏族有句諺語說:「與其惡心念誦六字大明咒,不如用善心唱一首歌。」就是這樣,我們要帶著一念善心念誦〈普賢行願品〉,這比什麼都重要。

(大眾念誦〈普賢行願品〉,新《大祈願課誦本》P139)
(〈慈氏願文〉P153)
(《入行論》〈迴向品〉P159)

第四座法(3:30-5:00):
(祈願儀軌二十支)
(〈黑袍護法兄妹簡略祈請文〉P494)
(〈事業迴向──多瑪迴向〉P498)
(〈雪域安樂願文〉P447)
(〈天子所問吉祥偈〉P225)

第一天法會的四座法,法王幾乎每一分鐘都坐在法座上,帶領著大眾一遍遍地念誦《大祈願課誦本》裡的〈祈願二十支〉、〈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等內容,以行動帶領大家「好好念誦,老實觀修」。

下午第四座法,最後法王帶著大眾修持法王所著作的噶舉第一護法〈二臂瑪哈嘠拉〉簡軌,並唱頌幾首吉祥願文,最後在〈吉祥偈〉中,法王邊念誦、邊撒花為供養,表示吉祥圓滿。4:55,在馬爾巴大師所著〈吉祥靈燃〉的祈願中,維那師帶領大眾以緩慢而莊嚴的旋律為這全心祈願的一天畫下句點,天色漸漸暗下,第一天法會四座的念誦、開示暨觀修就這樣圓滿了。

歷年祈願法會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