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前行課程.「四念住禪修」第四堂課

受念住:單純感受,如實安住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9日上午8:00-9:3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9-1

昨天簡略講解前行、正行與結行,正行主要有止和觀的禪修次第。

止的禪修

止的禪修次第,這次主要講解的是共同乘法都提到的一般的止,依據的是《俱舍論》的觀點。止的修持提到了觀呼吸,有數息法與隨息法:數就是算數呼吸,從一次數到十次;隨就是讓心跟隨呼吸,吸進來時知道吸進來,呼出去時知道呼出去,隨就是心隨呼吸,覺知氣息在大約鼻尖前方一磔手1處,接著從鼻孔進入到喉部,再到心間,再慢慢到腳心。

一般粗略的呼吸只是到肺部,但細微的呼吸是到全身。呼出去時,是呼出去到一個磔手外的距離。

■ 安住本然,就能去除無明

當我們說念住時,就是安住於自然的呼吸上,所謂「念住」,就是安住在事物本然的狀態上。

譬如說呼吸有人比較急促、有人比較緩慢,有人呼吸比較乾淨、平順,有些人呼吸不大均勻,無論如何,都不用刻意做改變,也就是本來對境是如何就是如何,安住於上,就是智慧,如此就離觀更近,安住於境的本質上,佛教的觀呼吸,與外道的差別就在此。

佛教特點就是不在對境上做改變,不改變呼吸,直接去經驗、觀察事物的本然狀態,不去做改變調整,持續保持這樣的念、覺知,它逐漸就會成為智慧,也就開始離觀愈來愈接近。

念住於事物的本然,直觀事物的本質,這就是慧觀的基礎,這是佛教特有的,也是和外道的差別所在。

另外昨天提到,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慧觀的念,覺知呼吸的時候,即是消除貪嗔癡三毒的開始;逐漸修持,直到證悟無我,才是真正根除煩惱。

■ 如實安住呼吸,細微智慧即生起

平常我們說,三毒煩惱基礎就是無明,也就是不知道事物真實狀況,由此生起貪心、嗔心,而積聚煩惱痛苦,因此會落入輪迴。由於集諦的煩惱而造業,業感苦果,這就是在三界輪迴的情況。

1. 對治癡:

對治煩惱要靠智慧,無明的對治就是「明」,就是慧,也可稱為明慧,它的作用就是「如實觀看事物本來狀態」。換句話說,觀呼吸時,你如實地跟隨著、安住於呼吸上,不去做任何改變,此時就是對治無明的開始。

2. 對治嗔:

同時你的各種念頭,好、壞、中性的,都不去改變它、或阻止它,只要不忘記呼吸,就可以說已經開始消除你的嗔心。

這是一種刻意鍛鍊我們細微心識的方式。平時你一看到對境,馬上分別出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而生起嗔心或貪心等,這樣的貪嗔生起的很快,同時很細微,因此大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察覺。此時我們觀察呼吸時,什麼妄念生起都不試圖去改變,也不執著這一座修得是好還是不好,只要不忘記你的呼吸,你就是在刻意鍛鍊細微的心識,也是斷除嗔心的開始。

3. 對治貪:

對治貪心的意思是,想要修好、有好覺受等貪求,都不要有,總之不忘失呼吸就可以,只要如此,你細微的貪著心就由此開始斷除,這是很重要的。

如同昨天所說,妄念是無法阻斷的,越想阻斷會越多,就如同我幼年恐慌症,後來發現強化恐慌症的主因,就是我的「懼怕」。我越害怕自己的「恐慌」,反而越來越恐慌,就如同昨天舉例「不要想手機、不要想手機」,結果手機越想越具體一樣。

總之無論是焦慮或恐慌時,不要試著去改變,就只是回到你的呼吸。不僅是恐慌,任何煩惱生起,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處理。

觀的禪修

以上是昨天談到的止的禪修,我們也談到一些觀的禪修:

觀有三種次第:

1. 符合聲聞緣覺乘的觀;

2. 符合大乘的觀,也就是無我空性見;

3. 符合密乘的觀:主要強調「有境(心)的本智」,一般說空性有強調「境的空性」和強調「有境(心)的空性」兩種,密乘是後者。尤其密乘當中的大手印的觀,會透過找尋心的口訣,確認真實心性本質為何,這是密乘當中大手印不共之觀。

這種大手印的觀是殊勝不共的,必須要先完成前行的修持,接著才能接受上師經驗口訣的引導,這種大手印心性的指引,無法在大眾之間講解,因此這次不會講解。

身念住禪修

觀無常

這次主要講共同乘之觀,也就是從總的定義——苦,空,無常,無我這四個方面做觀,下午或者明天,會談到大乘無我空性的觀。

符合聲聞緣覺乘之觀,主要是談到無常,透過觀呼吸從呼吸上觀察無常、剎那的變化性,就是觀的開始。

依據二乘的傳統,一秒鐘、一剎那可分為64分,其中64分中的一分才是現在,是被認為時有存在的。而所謂得年、月、星期、日等等事實上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概念中,都實際上都不真實存在。過去已經消逝,未來還未發生,現在有的是什麼呢?只有64分的其中一分,這非常短暫,我們的呼吸是如此,身體也是如此,祈願會場,甚至地球、日月星辰整個宇宙都是如此,都在改變中,就如同呼吸瞬息之間,宇宙也在剎那改變中。我們不散亂的安住在此無常上,就是二乘的觀的修持。好,我們一起來練習。

■ 緣呼吸,觀無常

請大家坐直,我們要先念誦皈依、發心,因為皈依發心非常重要。

首先是「皈依」:

觀想金剛總持出現在你前方,

一切智慧護法都在前方,都總集於金剛總持,

只要心中所想,佛陀就會出現在眼前,

這時我們觀想聖眾出現在前方,我們皈依發心並祈請。

接下來「發心」:

禪修目的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

但我現在沒有這樣能力,因此我要多做練習。

請大家合掌坐好,回想皈依發心的意義,接著念誦〈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永皈依,以我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三次)

我今天禪修目的,是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成就圓滿佛果。

現在觀呼吸。呼吸的本質就是無常,

你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瞬間改變,觀察此點。

呼吸剎那變化同時,你也感覺肺部慢慢充滿,呼出去時感覺肺部收縮,

接下來觀察你的胸口、肺部,肺部不斷收縮的運作著,這也是無常本質。

同時你的氣息充滿全身、甚至毛孔,剎那充滿著,

然後感覺著你的氣息充滿全身,同時你的心臟在跳動,

感受到你的心跳也是剎那改變,感覺你的心跳,觀察心跳的本質也是無常性。

心跳同時,你的血液也在輸送到全身,到每一個末端,

觀察這一點:血液隨心臟跳動而輸送到全身。

氣息吸入時,氣息充滿全身,同時血液、心跳,剎那在運作著,

同時你的肌肉、骨骼、身體中每個細胞,都得到養分而改變。

全身都在運作者,這就是細微的無常性,觀察這一點。

接著,張開眼睛,放輕鬆,坐著就好。

好,大家覺得如何?很容易或困難?就是這樣,你觀察無常,同時會有很多念頭,本來你就很難專注於一個對境上,這是自然的,因此你稍微觀察一點、同時會有很多念頭生起,還是要試著不忘失,一點一點去觀察各部分的無常,這種觀察無常,是非常有力量的。

因此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

「就算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連做七天供養,

這樣的福德,還不如剎那間去觀察思維無常。

就如同所有足跡當中,最殊勝的是大象足跡;

所有思維當中,最殊勝的是思維無常。」

觀無常能清除業障、累積福德,是非常重要的觀修方式。

當你修觀無常時,貪嗔癡等無明煩惱就慢慢消除,因為煩惱有恆常、單一、獨立的顛倒執著,只要有無常觀察,種種的執著就會消除,痛苦也會隨之消除。

聲聞乘的觀

接著觀察受念住或聲聞乘的觀呢?或昨天功課考試?三選一。

就二乘共同乘觀的見解,昨天有談到無常,有粗的續流無常以及剎那的無常:

1. 粗分續流無常:例如一朵花出生後慢慢枯萎,然後續流就停止,枯萎消失。
2. 細微剎那無常:剎那細微的無常,是指現在就是無常,出生當下就是在毀滅當中,這是細微剎那的無常。
這是共同乘的見解,是從二諦角度來講,是《俱舎論》當中談到的。

■ 緣寶瓶,觀察空

先給大家看一個東西:這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有人說是金缽,認為這是金缽請舉手,認為只是一個缽的請舉手,不然它是什麼?

或者,它是杯子還是碗嗎?覺得是碗的請舉手,這樣又是什麼?這樣看起來不怎麼樣,是寶瓶?是寶瓶對嗎?這個東西叫做寶瓶,是由很多東西聚合的,只要這些部位分離,拿掉這部分、也拿掉那部分,這還是寶瓶嗎?覺得是的請舉手,覺得不是請舉手?

《俱舎論》中提到,就像是寶瓶一樣,只要能被分離、拆散,譬如用其他事物去拆解,寶瓶的概念就不在其上了。只要能夠被拆解,就都是世俗諦。昨天談到年月日等,這些都是心的概念,拆解後,就知道只是概念,實際上並無此事物存在,寶瓶只是聚合體,並不是恆常、單一、獨立,是因為暫時因緣聚合而產生。

這樣的寶瓶就是所謂世俗諦,拆解後原有概念不存在,就是世俗諦。

例如年原來是12個月,12個月份合起來是一年,覺得是單一、恆常、獨立,但實際上一拆解會發現,過去的月份已經沒有,未來的月份還未發生,所以「年」只是概念。不要說年了,連「天」也是可拆解的世俗諦,一天有24小時,但這24小時也不是都有著,所以連所謂「天」也只是個概念。

再細分、再細分,就會發覺什麼都找不到了。就如同昨天所談到,從時間上去拆解分析,或像今天從東西事物上去拆解分析,譬如寶瓶慢慢拆解後,拆掉瓶嘴,寶瓶還算寶瓶嗎?不算。就連所謂「瓶嘴」,也有上、中、下、前、後、左、右等不同部分,如果一部分一部分拔斷、拔掉後,這還是瓶嘴嗎?覺得是的請舉手,覺得不是請舉手。

因為已經被拆解,因此就連瓶嘴也只是概念,如果再將拆下來的局部再拆解下去,就只剩下微塵,最後微塵還有粗細的八質或九質的微塵,八質微塵是指所依四種和能依四種微塵,另外加上偶爾存在的聲微塵就是九質。最後會細到無法被拆解的無方分微塵,這樣無法再被拆解者,火也無法燒,錘子無法摧毀。粗分的花被火燒後會成煙、成塵,粗的部分可以被燒掉,從一個物質被改變為另外一個物質,但花的無方分微塵是不會改變、無法被拆解的。

聲聞乘認為,無法被拆解者,無論是實際物體上的拆解,或者思維概念上的分析拆解,例如物質上的無方分微塵,或時間上的無時分剎那,這就是勝義諦。安住在此,就是二乘的觀。我們做身念住練習時,觀察身體可被拆解,是各種物質的聚合,身體從時間上來看,也是剎那在改變。

受念住禪修

接下來是修持受念住,同樣可以從「自」定義和「總」定義兩方面做觀察:

1.「自」定義:經驗本身

受念住的修持,就是如實知道這「體驗、經驗本身」;

2.「總」定義:苦的本質

觀察受的無常或苦的本質,尤其是苦的本質。

要從個別定義上去修,或從總定義上去觀察苦呢?哪一種呢?好,我們一起來練習個別定義的受念住,就是如實安住在「感受、經驗本身」:

手舉起來,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冷暖,

感受一下兩手間的感覺,安住在這之上。

如果感覺到冷,就經驗、安住於冷上;

如果感受到熱,就經驗、感受熱;

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就安住在無感覺上。

或感覺兩手麻麻的、顫抖,都可以安住於這感受上。

慢慢的兩手合掌,會感覺到碰觸的觸覺,就安住於此接觸感覺上。

好,接著摩擦雙掌,不論什麼感受都安住於上。

現在手打開,不論任何感覺都安住於上。

慢慢地請再合掌,再摩擦,心安住於上,

現在打開,不論什麼感受,你就念住在此感受上,

不需要刻意消除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等,只是如實安住在經驗上,就是念住。

「感受為何就安住」,就是念住。

慢慢的手變涼,可能不舒服、痛苦,就安住於上。

好,一隻手放在額前,好像快要碰觸到額頭,一隻手放下,

感受額頭,冷熱或各種感覺都可以,

現在手放下,心持續感覺額頭的任何感覺。

接著把焦點放到頭頂上,不需要刻意改變或消除感覺,這就是受念住。

有感覺就專注於上,沒感覺就安住於沒感覺上。

頭頂不需要刻意緊繃,只是一念放在其上,

這樣做本身就是智慧,這樣就好,

把念和覺知放在頭頂,感受它的感受就好。

接著把焦點移到後腦杓,看一下有什麼感覺。

接著是臉部,你的整個臉部有什麼感覺,都感受一下,

去感覺正在經驗的感受就可以。

再來到喉部,感覺喉部。

接著到肩膀,不需要緊繃肩膀,放輕鬆,感受肩膀現在感覺到什麼,

接著感覺一下背部,從上而下,然後感覺沿著脊椎從上而下,

坐很久背部會緊繃,感受一下背部。

再來感受一下胸部。

再來到胃部,胃部有什麼樣的感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放鬆不用緊繃,去感受它。

「不知道怎麼去做」,也是一種感受,安住於上也可以,

放鬆不放鬆都可以,安住在上面。

再來是腳,感覺一下腳的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

接著左腿、右腿,然後專注全身,從頭頂到腳底,

有什麼感受就去感受一下,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從頭到腳。

感受你全身的感受,

你並沒有要去造作舒服感受、消除不舒服感受,只是單純感受,

有好壞真假等感受,重點就是去經驗它、感受它。

請慢慢張開眼睛、放輕鬆,現在不需要專注於對境上,完全放鬆就好。

■ 覺知感受,不修整造作安住

好,大家覺得如何?找到感受了嗎?有感受但找不到嗎,平常感受很多,現在要找卻找不到的,請舉手,這樣也很好,代表剎那間安住於無所緣當中,你如果找不到感受,就安住於上,不用去造作,這樣也很好。樂受、苦受都很好。

平常我們感受很多,眼睛一睜開就是感受,煩惱痛苦與此息息相關,一到某地就馬上覺得不喜歡、不舒服,就是感受,心中喜歡與否來自於你的感受,奠基於其上而作判斷,例如食物,可樂喝多了對身體不好,但喝的當下很舒服,有人為了這樣的感受而不停的喝,因為你的心貪著身體感受,因此一喝身體感受好,心也會想繼續感受。

抽煙也是這樣,上癮就是喜歡這感受,因此無法戒煙。很多時候當感受很強烈,你會以為那是對境問題,仔細觀察是你對於煙的感受。譬如手機,大家可喜歡了,那種滑手機的感覺,收到一個讚就很開心,有人讀也很開心,如果有人寫好評更高興,有不好的負評就傷心難過。

■ 觀察身體感受,有恆常、單一、獨立的執著?

如果你觀察身體感受,會發覺常有著恆常、單一、獨立的執著。譬如年月日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概念,身體感受也一樣,如果你常觀察,這些單一、恆常、獨立的概念就會消失,大家懂嗎?

有一個想法想和大家說的,該不該說呢?「我覺得大家可能沒有聽得太懂,好像各位沒聽進去的感覺」──現在感覺怎麼樣?我開玩笑的,為了讓大家有感覺才這樣說的,我一說大家都傻掉,「仁波切在說什麼啊?」胃都收縮一下了,你是不是有這樣感覺?剛剛是開玩笑,不是真的喔。

看到大家修得很好、坐得很直,這樣很好,我很高興──大家聽到我這樣說,又有什麼感受?「仁波切說得對,我們就是這麼好!」是嗎?就像是大家上了好久的課、終於可以回看手機的感受是嗎?「啊,現在手機放在後面充電,等一下回到後面帳棚,趕快趕回去看誰有什麼回應」;或者想像去外面吃餃子,一想到口水就流出來;或者等一下到廁所門口排隊等時,會想說:「法會快開始了,前面的人在幹嘛啊?」……你看,感覺這麼多,你根本不需要去造作,只要去覺知、感受你的感受,自然經驗你的感受,如此這樣智慧就會開啟。好,請大家繼續修持。

接下來有半小時休息,要觀察自己的感受,喝茶時有舒服的感受,上廁所時有輕鬆的感受,請大家專注在感受上。下一堂課回來時要考試,謝謝!

註:1一磔手:印度的尺制,伸中指與大指所量的尺度。相當於十二指寬。

 

歷年祈願法會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