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朵瑪

第30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焦點報導

時間:2012年12月21日至28日
地點:噶舉大祈願舞台

    十二大朵瑪,詮釋顯密四法源     

    每年噶舉大祈願法會能成功舉辦,眾多無名英雄的心力付出功不可沒,其中一群就是朵瑪雕塑的製作組。

    這些被稱為「朵瑪藝術家」的僧尼,都是遴選自各噶舉寺院的菁英,他們工作的地方不在德噶寺,而是遠離人潮的一個僻靜空間,每天從早到晚長時間工作,製作出最精緻華麗的朵瑪藝術品以及食子,為法會壇城增添無比莊嚴。

    法會前一個月就開工

    今年,由64位出家眾所組成的朵瑪製作小組,早在大祈願法會開始前一個月就抵達製作現場,開始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他們先將雕塑朵瑪與供養食子所需的工具準備妥當,前面幾天的主要工作是蠟油色盤的調製。蠟油是由石蠟、人造奶油、進口的鮮奶油、以及油漆混合調製而成。

    供養朵瑪的塑型材料是麵粉和人造奶油,光是將二者揉和均勻就必須花很長時間,揉勻後再徒手捏塑基座與形狀,之後用刀子切出線條,接著用湯匙將凸出的那一面磨平表面,讓表面看起來更柔滑,最後再漆上人造奶油。這些供養本尊的朵瑪,每座高約20英吋,立於圓形的基板上,周圍則飾以雕塑好的八吉祥物和七政寶等,完成後的每座朵瑪看起來都光燦無比。

    一般而言,法會的大朵瑪均由經驗豐富的出家眾負責,今年也不例外。而這些經驗豐富的資深製作者,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每人約可製作出二至三座大朵瑪。因為每尊大朵瑪由主尊與副尊以及各種供品組合在木板上而成,因此新進者或資淺者,便負責製作小尊的雕塑,朵瑪基座周圍與各區塊中間部分的華麗花飾,或者負責製作供養朵瑪的裝飾品與各色供養品。

    64位僧眾的朵瑪團隊

    今年的朵瑪製作工作,從11月16日起開始進行,64位僧尼是從全印度、尼泊爾、不丹和錫金的僧院和尼寺中平均各遴選出兩名,整個製作過程歷時約三個半星期。今年被選中的僧眾,多數已身經百戰,他們多半是過去曾經參與大祈願法會的朵瑪製作者;有些則是新人,必須在現場接受訓練。西藏朵瑪的傳統藝術,在法王噶瑪巴大力的振興下,已開展為一項微妙而精緻的藝術,也因此每年朵瑪的主題由法王指定,並親自審查朵瑪的製作過程,以確保朵瑪製作師無誤地依循指示來製作。

    6位資深朵瑪藝術家

    在這群製作小組中,有6位是資深製作師,他們每年都會重返團隊,擔負起過程指導以及訓練新進者的任務。他們分別是:

        喇嘛桑傑(Lama Sangye):他來自錫金的大吉祥寺(Ralang Monastery),曾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普拉哈里寺(Pullahari Monastery)完成三年三個月的噶舉傳統閉關修持,少年時期曾在不丹追隨兩位備受推崇的雕刻師學習佛像雕塑多年。

        喇嘛格列 (Lama Gelek) :也完成過三年三個月傳統閉關,在印度大吉嶺米律(Mirik) 的波卡寺(波卡仁波切的主寺)擔任香燈師,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唐卡和壁畫師。

        歐瑟寧波(Özer Nyingpo):法王的香燈師,是一位才華洋溢的雕刻師。

        噶瑪桑登(Karma Samten) :也是一位專業的雕刻師,以及唐卡畫家。

        札西策令(Tashi Tsering) :是一位才華洋溢的新銳雕刻師,每年都參與朵瑪的製作。

        噶瑪汪秋(Karma Wangchuk):則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從小便展現過人天賦,不但自學繪畫,青年時期對雕塑的學習表現更是優異,每年除了負責佛像雕塑外,也為完成的朵瑪做最後妝點,譬如為佛像嘴唇上色,以及為佛像、噶舉傳承上師、各本尊塑像點睛,讓朵瑪人物變得更鮮活。

    大祈願舞台四大朵瑪

    與上一屆不同的是,此次有12尊大朵瑪,比上一屆多出4尊,另外還有32個供養朵瑪。其中四尊大朵瑪,莊嚴地安置在大祈願舞台的壇城中;另外八尊則是在12月24日起後三天的噶舉大祈願法會中,安置在菩提樹下的正覺塔前壇城中。

    位於大祈願法會舞台內的壇城,是在舞台的最上層,羅列在金色佛陀雕像兩側的供桌上,供養本尊的朵瑪和花飾分置兩側,下方的圓筒內則是韓式擺設的供養品。

    法王今年將每座大朵瑪預設為上中下三大區塊,在大祈願舞台的四座朵瑪標示的是佛教顯密的四個主要法源,在上方和中央的人物塑像以供養雲來連接,下方基座的人物雕塑則是佛教護法。由左至右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座朵瑪:上方,為印度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薩惹哈(Saraha),中間區塊是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下方是噶舉傳承的護法長壽五姊妹(Tseringma)。噶瑪巴的傳承與薩惹哈有密切的關聯,因為第一世噶瑪巴被視為是薩惹哈的化現。

    第二座朵瑪:上方形塑的是釋迦牟尼佛,中間是佛陀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領受了佛陀所有的教法;下方則是黃財神臧巴拉 。

    第三座朵瑪:上方是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中央為西藏譯師毗盧遮那(Vairotsana),下方是頂髻佛母(Ngak Sum Ekajati)。毗盧遮那與蓮花生大士與有時代性的關聯,他與藏王赤松德贊、蓮花生大士以及寂護大師(Shantarakshita)都住世於西藏的同一個年代。當時印度大堪布寂護大師受藏王赤松德贊的邀請到西藏傳法,並成立藏傳佛教七人僧團,毗盧遮那便是西藏最早的七位比丘之一。後來藏王迎請蓮花生大士來到西藏,而毗盧遮那因為資質過人,在蓮師授意下到印度修學佛法,他除了是最偉大的西藏譯師之外,也是把大圓滿教法傳入西藏的三位主要上師之一。他諸多的化身皆是重要的伏藏師,而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便被認為是他的化身之一。

    第四座朵瑪:上方是被譽為印度佛教史上「六莊嚴」之一的龍樹菩薩,中央為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羅卓泰耶,而密乘的傳承護法則在下方。龍樹菩薩是中觀學說的創始者,也是顯密二乘的持有者,是顯密八宗之祖,被稱為「第二佛陀」。羅卓泰耶與龍樹菩薩極為相似,他編纂了著名的《五寶藏》(Five Treasuries),融合並保存了大量的重要教法。就他所編整的教法廣度與深度來看,其成就與貢獻堪比擬龍樹菩薩。2013年是第一世蔣貢仁波切的200歲誕辰,使得這尊朵瑪更具特殊的意義,而今年法會的重點之一,便是憶念歷代蔣貢仁波切與其傳承的恩德。

    正覺大塔八大朵瑪

    正覺大塔菩提樹下的壇城佈置則相當盛大華麗,羅列在菩提樹下前方整個區域。壇城上除了一般的朵瑪、供養朵瑪、香花燈燭、韓式風格的供養品如燭、果仁、水果乾、新鮮素果盤之外,中間的一座佛龕中,則供奉了怙主天噶仁波切 (Kyabje Tenga Rinpoche) 的法照,以憶念2012年初示現圓寂的仁波切。

    菩提樹下兩側的各有四座大朵瑪。面對正覺大塔的左側大朵瑪,標示的是佛陀的四項偉大行誼,右側朵瑪標示的是噶舉傳承上師以及藏傳佛教的四大傳承。

    左側四大朵瑪:分成上中下三區塊,上方為本尊,中央為佛陀的四大行誼之一,下方則塑有一位供養天女。

    由左至右起的第一座朵瑪,上方為釋迦牟尼佛,中央為表徵佛陀示現種種神變,下方為白色供養天女手持吉祥結,名為「持蓮天女」 (the One with the Lotus)。
    第二座朵瑪上方為四臂觀音,中間為表徵佛陀「成道」;下方為白色供養天女手捧金輪,名為「行懼天女」 (She Who Creates Fear)。

    第三座朵瑪上方為護法不動明王(Achala),身藍色,右手持劍;中間為表徵佛陀「轉法輪」;下方為藍色供養天女手持蓮花,名為「光明天女」 (The One of Light)。
    第四座朵瑪上方是除障的度母本尊,中間為佛陀行誼的「自兜率天降臨」,下方為藍色天女手持勝利幢,名為「勝利天女」 (the Victorious One)。

    右側四大朵瑪:上方代表的是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中間區塊為噶舉傳承的偉大上師;下方則是另外四個供養天女。

    其中第一座朵瑪上方為代表薩迦傳承的薩迦班智達(Sakya Pandita),中間為噶舉祖師大譯師馬爾巴,下方為紅色供養天女手持寶傘,名為「大光曜天女」(Dangchenma, the One of Radiance)。

    第二座朵瑪上方為代表寧瑪傳承的龍欽巴尊者(Longchenpa),中間為噶舉祖師密勒日巴,下方為淺紅色供養天女手持寶瓶,因為她身穿細薄的白裙,因此名為「白裙天女」(the One with the White Skirt)。

    第三座朵瑪上方為代表格魯派傳承的宗喀巴大師(Je Tsongkhapa),中間為噶舉祖師岡波巴,下方為綠色供養天女手持海螺,名為「無垢天女」(the Stainless One)。
    第四座朵瑪則相當特殊,上方本應製作的四大傳承之一的噶舉派,不過在此處放的卻是覺囊派傳承創始人的多波巴大師(Dolpo Sherab Gyaltsen)。覺囊派一般並不被列入藏傳佛教四大主要傳承內,噶瑪巴如此安排的理由是多波巴大師與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生於同一個年代,兩位大師有共同的法緣。據說在多波巴大師成名前,噶瑪巴讓炯多傑便預言:「你將具有非常特殊的見地。」預示了多波巴大師將發展出他空見(Shentong view)的觀點。

    另外這尊朵瑪的中間區域為帕莫竹巴尊者(Pakmo Drukpa),這是因為帕莫竹巴為岡波巴大師的弟子,而達波噶舉的四大八小中的八小源於帕莫竹巴;朵瑪下方為另一綠色供養天女手捧一對金色魚,其名為「悅意天女」(the Supremely Attractive One)
    雖然這四座朵瑪中,上方與中間區塊的人物並無特別的關聯,而此屆的大朵瑪將覺囊派多波巴以及帕莫竹巴包含在內,讓藏傳佛教所有的新舊傳承,得以完整地呈現在第30屆噶舉大祈願法會的朵瑪中。

歷年祈願法會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