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概述

佛教始祖 

釋迦牟尼佛建立了佛教的修行傳統,此傳統被稱為「佛法」,或「覺者的的法教」。

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悉達多太子修苦行多年後,發覺修苦行不能令他完成修行目標。於是他放棄了苦行,決心在菩提樹下靜坐思惟。49天後,他終於圓滿地證得諸法實相。因此,他被稱為「佛陀」,亦即是「覺者」的意思。 

佛教 

歷史上的佛陀開始根據他的證悟說法,是在印度北部沙爾納特(Sarnath)的鹿野苑。一開始,他只是教導幾個弟子。他的法教被稱為「法」,意即「真理」。它是佛陀教導弟子的哲理見地、如何安身立命及降伏自心的實際修習方法。這些法教綜合起來,便成為今天的佛教。

佛陀的法教闡釋了修門之道與各種法門,讓修行者能藉此從輪迴中解脫,獲得完全的證悟。佛陀在他的法教中,說明眾生皆有本具的覺性。透過修持法門,眾生可以 讓本具的覺性完全顯現。覺醒的過程,主要是福德與智慧兩種資糧的積聚。行者先要培養正確的哲理見地,再修習襌定開發本具的智慧。這依佛陀法教的修習方法世 代相傳,在金剛乘被稱為「傳承」。

法教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據西方資料,佛陀是在公元前486或483年涅槃,但根據巴利文記載,佛陀應該在公元前544年涅槃),他的代表迦葉尊者(Mahakasyapa),召集了所有證得阿羅漢果(Arhat)的比丘(bikshus)舉行會議。

由於佛陀曾委派迦葉尊者領導僧團,他便與五百阿羅漢在王舍城(Rajagriha)進行佛法結集。當時馬加達國王阿闍世王(Ājatasatu)提供了結集比丘的起居飲食所需。而結集時間則適逢僧團平日雨季閉關(結夏安居)的日子。僧團進行這歷史性的首次結集,目的是要記錄、澄清和綜合佛陀的法教。結集就如是收集及保存了佛教的正法。

在結集中,阿難陀(Ānanda)背誦經典,優婆離(Upali)背誦律典,迦葉尊者(Kashyapa)則背誦論典(此後發展成阿毗達磨藏)。此三者,就是很多人都可能聽過的佛法三藏法教---經藏、律藏和論藏。

根據大乘中觀學始祖龍樹菩薩的看法,諸菩薩亦在王舍城附近的鐵圍山(Vimalasvahava)中結集佛法。在這次結集中,金剛手菩薩背誦經典、彌勒菩薩背誦律典、文殊菩薩則背誦論典。這是大乘三藏的結集,由普賢王菩薩領導。這結集保存了大乘法教。

隨後還進行過另外兩次結集。有賴這些結集,佛法的全部法教得以保存下來。結集的佛法在不同文字中記載下來,這些文字包括梵文、巴利文、藏文、緬甸文、中文、日文及多種其他亞洲文字。很多佛法經論亦已被翻譯為各種西方的文字,如英文、法文和德文等。

佛法三乘法教   

佛陀的全部開示綜合起來,便成為現在的三乘法教。一般而言,三乘佛法是指聲聞乘、辟支佛乘(緣覺乘)和菩薩乘 (大乘)。

但是現在的西藏佛法修行者,一般卻視三乘佛法為南傳(基本乘),大乘和金剛乘(不可破壞乘)。在佛法流傳的歷史過程中,不同的乘曾在不同的時期興盛。 

南傳法教

佛陀入滅後的第一次結集強調南傳法教,南傳佛法最初在印度興盛。在公元前一世紀偉大的阿育王時代,南傳法教已發展成18個部派。在這個時候,佛法開始在亞洲其他地方流佈。南傳佛法並且在斯里蘭卡牢牢札根。

大乘法教

在其後的一千年,大乘佛法興起。在公元一世紀,大乘佛法已傳到亞洲其他國家。在其後的數個世紀,大乘佛法在多個亞洲國家建立了強大的根基,其中包括西藏。佛法傳播的路線,是沿著通商的路線,譬如絲路。

在印度及其鄰近國家,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大乘師,如龍樹菩薩(Nagarjuna)、清辨(Bhavya)、嘉拿噶巴(Janagarbha)、提婆(Aryadeva聖天)、無著(Asanga)、世親(Vasubandhu)、陳那(Dignaga)、法稱論師(Dharmakirti)、帝洛巴(Tilopa)和那洛巴(Naropa)等。在四世紀時,佛法在中國的發展到達了顛峰階段。

金剛乘法教

雖然佛陀較後期曾挑選了一些有根器的弟子傳授金剛乘,但是金剛乘法教卻要等到公元六世紀才開始興盛。在這期間,有很多偉大的大乘學者在修行的較後期,毅然離開他們學術性的寺院,在體制之外修習金剛乘。